乡村

当美丽乡村遇上特色小镇:归于文化,活于产业

2018-11-19 11:33:07  来源:农民日报

特色小镇热潮火速席卷全国,其模式也早已不再局限于大城市周边,远离都市的乡村地区进行特色小镇改造的探索案例也越来越多。在建设特色小镇的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应当立足于传统文化及产业的转型升级,借助新的机遇进行创新逻辑梳理。

乡村产业是一二三产融合的产业体系。我国乡村的发展一直强调农业的核心地位。但从近几年的乡村发展来看,由于村庄的要素聚集模式、区域特色化基础等条件的差异,在某些村庄,农业早已经不是乡村发展的唯一、甚至主要产业。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的“产业兴旺”不再仅仅是农业兴旺,它是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乡村经济产业体系的兴旺。

乡村振兴,需要基于中国乡村发展的规律,找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路径和模式。一二三产的融合带动模式,既可以是以农业为主导的“一二三”产业模式,也可以是以加工业为主导的“二一三”“二三一”产业模式,以及外来消费主导的“三二一”产业模式。

产业构建上,以“乡愁”确立文化内核。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人们的需求日益升级、不断转变的当下,人们对于故土的思念逐渐成为一种普遍化的情愫,并因此促成了“返乡”这一重要的趋势。无论是乡村创客群体的壮大,还是乡村旅游需求的提升,都成为乡村产业孵化的优质土壤。因此,以特色小镇改造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应当以“乡愁”作为重要抓手,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以“乡村文化”为突破口,确立文化产业在特色小镇建镇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在此基础上关注人流导入、停留和消费的动因变化。

产业构建应当将农村原有的以种植业、养殖业等第一产业为主的基因分解,基于乡村发展现状进行全新的产业排布,重新组合成因地制宜的产业图谱。因此,聚焦“乡愁”文化在特色小镇开发模式的基础上,应将各地特有的形态、需求、文化注入不同的小镇建设中,形成各具特色的“乡愁小镇”。

功能构建上,以“乡趣”打造全新体验。根据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旅游要素早已由“食、住、行、游、购、娱”拓展为“商(商务旅游)、养(养生旅游)、学(研学旅游)、闲(休闲度假)、情(情感旅游)、奇(探奇之旅)”。以此为基础,在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将产业布局与功能落位充分融合,推动小镇有质量地规划开发。

对于乡村特色小镇同样如此,依托内蕴深厚的乡村文化,以休闲旅游导入逻辑,高举高打,增强体验,形成从核心功能、配套功能和保障功能融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趣味小镇”,才能在优质产品迭出的当下突出重围。

形态构建上,以“乡野”塑造独特风貌。空间形态的构建同样是小镇建设构成中的重要一环。乡村特色小镇的建设有别于一般特色小镇建设,需要充分考量城镇建设与生态、文化的结合。任何有过“历史”的古城乡村都有其自身的文化魅力,从公共空间形态的打造环节入手,以“乡野”氛围渲染带动乡村的更新成长,将环境资源作为特色小镇打造的重要依托,在此基础上,将资源转化为面向市场的核心吸引力,是基于乡村文化打造的特色小镇的核心指向。

文化构建是乡村特色小镇的未来发展方向。急速发展的制造业大国只有生产制造,没有产业文化,产业文化的提升是特色小镇未来发展的方向,如果能够把产业文化基因孕育出来,其中包括研发、设计、品牌、包装、大营销等,那么小镇可以实现自我生长和成长。理论上,每一个特色小镇都要有一个独特的文化定位,即形成可以让小镇常年盈利的IP。

比如《速度与激情》系列对汽车工业的推广,《星球大战》对航空航天文化的解读,《造梦空间》对心理医疗服务产业的诠释。IP对特色小镇来说就是小镇核心认知产品,这个IP可以理解为核心吸引力、细分到极致的特色产业。换言之,IP就是特色小镇的特,IP就是特色小镇的产业核心。对特色小镇而言,“特”色是小镇的核心元素,产业特色是重中之重,必须与产业规划统筹考虑。

乡村特色小镇是产业聚集的3.0版本。如果我们将各地以传统特色产业为基础形成的块状经济视作区域产业集聚的1.0,将传统特色产业在区域范围内按市场机制分工协作后形成的传统产业集群视作产业集聚的2.0,那么,以特色小镇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发展平台,则是在原有传统产业集群模式基础上的创新和升级,是区域产业集聚的3.0。

通过“乡愁”、“乡趣”、“乡野”为主要模式建立的乡村特色小镇,不能等同于景区的建设开发,其核心特色在于小镇是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创新、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新兴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在依靠乡村原有的文化基因形成的传统产业集群的基础上进行升级,融入主题性的文化要素,通过整合历史人文因素提升产业内涵优化区域发展动能,延伸产业链、创新链、要素链,才能建成优质的生态系统,将乡村价值最大化。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