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国家发改委:确保老百姓温暖过冬

2018-11-17 12:46:13  来源:光明日报

当前,我国北方地区已陆续开始供暖,冬季天然气供应如何保障?“汽车购置税减至5%”的传闻是否属实?在补短板过程中,如何避免造成新的债务风险?11月15日,国家发改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围绕热点问题进行回应。

已落实的天然气资源量能保障民生用气需求

针对社会关注的天然气供应问题,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目前,已落实的天然气资源量能够足额保障民生用气的需求。

为及时应对供暖期间可能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从11月1日开始,国家发改委牵头建立并启动了“日调度、日报告”工作机制。“我们每日与相关部门、地方和主要供气企业进行对接,汇总天然气供需、价格、安全等方面信息,及时指导和督促各地处置个案问题;同时,我们也将加强价格监测,切实维护民生用气价格稳定。”孟玮说。孟玮表示,今后在已落实民生用气需求量的前提下,重点要做到责任落实到位,预案准备到位。一方面,要压实各方责任。地方政府是保障民生用气的责任主体,各地要根据合同确定的资源,严格以供定需,科学调度资源,优先保障民生用气需求;供气企业是保障天然气安全、足量稳定供应的责任主体,要严格按照已经签订的合同供气。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将会同有关方面,加强合同监管,严肃追责合同履行不到位的企业。

“另一方面,要做好需求侧管理。”孟玮说,各地和有关企业按照要求,在已有每日2亿立方米调峰能力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定量的调峰能力,以应对极端情况的发生。同时,各地要根据本地区供用气特点,针对管道安全等突发事件做好应急预案,一旦出现供应紧张情况,要及时组织有关方面有序实施“压非保民”。国家发改委将密切跟进,督促有关方面第一时间协调处置,确保老百姓温暖过冬。

我国汽车产业未来仍有广阔发展空间

今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汽车产业下行压力有所加大。据统计,10月份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10.1%和11.7%,延续了7、8、9月同比下降的态势。有消息称,“国家发改委计划将汽车购置税减至5%”。

对此,孟玮回应称,目前,国家发改委没有研究或提出过“将汽车购置税减半至5%”的建议。

孟玮认为,近期汽车产销增速下降受多方面因素综合叠加影响。从总体面上看,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为2.35亿辆,居世界第二,我国汽车产销规模已近3000万辆,居世界首位,持续快速增长有一定难度。从近期情况看,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前期实施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导致部分消费需求提前释放,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预期等原因,都对近期汽车产销形成了一定影响。

“但应该看到,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不乏亮点,汽车出口保持较高增速,新能源汽车表现抢眼,体现了产业主动转型升级的良好势头。”孟玮说,目前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汽车消费更新替代的潜在需求仍然较大,我国汽车产业未来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孟玮表示,虽然当前汽车产业销量增速下滑短期内对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一定压力,但客观上也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增强骨干企业竞争力,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国家发改委将密切跟踪汽车行业运行态势,加强综合分析研判,聚焦长期制约产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完善相关政策,在进口关税降低、外资股比放开的大背景下,推动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促进我国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投资应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今年10月份,国家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9个,总投资918亿元,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能源等领域。

孟玮表示,“十三五”后期,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仍然艰巨。国家发改委将会同各地方、各部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既不过度依赖投资也不能不要投资、防止大起大落”的原则,加强重大项目储备,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加大资金筹措力度,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聚焦精准补短板,不断提高投资效益,确保有限资金投向关键领域。

当前,扩大有效投资的重点要放在补短板上,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出现新的债务风险。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地方政府建设投资应当量力而行,加大财政约束力度,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充分论证资金筹措方案。严格项目建设条件审核,区分轻重缓急,科学有序推进。严禁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严禁以政府投资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购买服务等名义变相举债。

孟玮表示,各地方、各部门要严格按照《意见》要求,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合理安排工程项目建设,坚决避免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同时,管控好新增项目融资的金融“闸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记者 刘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