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骅是我们整个扶贫队伍中的一位,如果不是有这件事,他或许也只是一个平凡得几乎让人想不起的人……”来接替杨骅工作的董世军站在柑子树下,想念着这位曾经的同事、朋友。
杨骅的同事、朋友董世军接过了“第一书记”担子。
重庆忠县金鸡镇傅坝村,一个跟着导航都容易“迷路”的地方,一路问询、一路颠簸,想要到达实在是不容易,596户人家生活在这个小山村。在杨骅去世的2个月后,记者再次探访了他最后工作生活的地方。
贫困户张启斌家的鸡苗送到了、刘兴国家的危房建好了、傅坝村的公众号也开通了、8公里长的公路扩宽项目正顺利推进……杨骅生前惦念的那些事,接力的扶贫干部们都帮他一件件完成了。
杨骅生前最后工作的地方,金鸡镇傅坝村服务中心。
大山深处,千千万万个“傅坝村”,因为“杨骅”的到来,正变得不一样。
接力:杨骅未完成的心愿 他们接着来实现
“前往傅坝村五组贫困户刘兴国家查看D级危房改造前期工作……”这是杨骅去世前一天晚上的驻村工作日记,也是他生前最惦记的事之一。
现如今,让杨骅曾担心得睡不着觉的烂房子,已经变成了一栋崭新的砖瓦房。
忠县安监局联系到了金鸡镇祥庆建材公司的老板钟建祥,对方一听是杨骅的遗愿,一分钱不收,直接便将砖拉到了刘兴国的屋门口。不仅如此,村里的施工队也分文不赚,帮刘兴国把房子修了起来。
“如果不是杨书记的坚持,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把房子建起来。现在房子修好了,杨书记却来不了了……”刘兴国说着说着哽咽了。
刘兴国已经住上了新房子。
去世前一天,杨骅还走访了贫困户张启斌家,帮张家出主意养点鸡苗。8月底,扶贫驻村工作队员黄建国和傅坝村村主任张安善把这群小鸡苗送去了,村里还给张启斌的妻子郑京淑安排了一个公益性的岗位工作。
“我一定要帮这两个崽崽脱贫,过上好日子!”这是杨骅生前曾对家人说过的话。杨骅走了,资助张家两个孩子读书的事儿,妹妹杨琴说要继续完成。他生前在安监局的同事秦大金也主动承接了张启斌家的帮扶责任,为张家两个女儿送去了床上用品,并分别每年资助1000元、200元。
董世军是杨骅的同事,也是很好的朋友,9月7日,他主动接过了“第一书记”担子,就着杨骅的办公桌、睡铺,在傅坝“扎营”,开始一段新的工作历程:“我想接着干他没有干完的事。”
董世军想起,杨骅生前一直惦记的事,除了帮扶产业上的贫困,还有怎么去“扶智”。
就在9月18日,一个名为“我们的傅坝村”的公众号上线了,这也是杨骅的“遗愿”之一。公众号发出的第一篇消息就是《精准扶贫政策宣传栏》,对教育扶贫、金融扶贫、就业创业等政策一一作了详解。不少在外的傅坝村村民也通过手机的另一端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变化。
“我们的傅坝村”微信号上线了。
董世军也是到了傅坝村才渐渐明白,这只是杨骅关于智慧乡村建设的第一步。他想通过公众号,把村民团结起来,传递扶贫政策,产业信息、就业信息,用现代化手段让傅坝村更快的脱贫。
令人欣慰的消息一个个传来,傅坝村69个贫困户182个贫困人口,加上今年新增的1个贫困户,目前只有5户14人没脱贫。村里发展起了1000亩柑橘果园,8公里长的公路扩宽项目顺利推进……
延续:1.9万人驻扎农村 建一片崭新天地
不仅是傅坝村,在重庆的大山深处,一个个穷山村,因为千千万万个“杨骅”的到来变了样。
城口,重庆东北部,地处渝川陕三省(市)交界处。秦巴山脉横贯全境,沟壑纵横,是全市最难啃的一块贫困“硬骨头”。
2017年初,59岁的复兴街道督查室主任何国权接到通知,去柿坪村当“第一书记”。此时的他离退休仅剩8个月,而接下“第一书记”这个担子,至少要服务3年,这意味着他可能无法按时退休。但何国权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好,我服从组织安排。
大山深处的柿坪村,自然条件恶劣,每次出行都是生死考验。何国权和村干部们却天天翻山越岭,奔走在悬崖边的小路上。有的贫困户居住在不通公路的高山上,最远的步行往返两三个小时,还要防范落石和近在咫尺的悬崖。
为了让贫困户任登春尽早搬出危房、住进新房,何国权和扶贫干部们为危房改造筹资、为建新房选址选材料,不知跑了多少趟。
何国权(左)。
何国权是一个言出必行的人,然而,说好要去贫困户龚庭润家尝尝蜂蜜的他,却失了约。
去年6月29日上午,何国权等4位扶贫干部在去往贫苦户家的路上,汽车在半山腰一个急弯处发生侧翻,坠落悬崖。26岁的扶贫专干王英是唯一的幸存者,她苏醒后第一句话是:“我不后悔,等我伤好了还要去做扶贫工作……”
扶贫这条路虽难走,却不孤单。
现任巫山县当阳乡党政办主任、玉灵村第一书记的严克美是当阳乡红槽村第一个大学生。2008年大学毕业已在上海工作的她,听说原村支书不干了,便辞职回乡毛遂自荐,得到试用期。
而后,为解决饮水问题,她攀悬崖、钻山林,找到了6处干净水源;为带动村民养羊,她自己先喂养100只种羊摸索经验,俨然成了女羊倌,没了“书生气”;为修出一条“致富路”,她在工地上带头挥舞锄头挖土方,挽起袖子抱石头,双手打满了水泡也不吭一声……
大山“骑手” 女书记严克美。
扎根农村这9年,严克美也坦言,“你说我不向往大城市的繁华生活,那是假话。但我看到通过我的努力,山中这一片崭新的天地,山更青、水更绿、花更香、果更甜、人更美了,我又浑身是干劲儿。”
还有那甘当“媒婆”,让土特产飞出山窝窝的丰都县廖家坝社区第一书记乔亚军;在奉节发展脐橙产业,立志做农业现代化耕耘者的剑桥女博士彭阳;大学毕业回到彭水发展旅游业,将荒地变成美丽生态农场的彭水小伙晏洲……
截至目前,全市选派了驻村工作队2915个、驻村工作队员1.9万人驻扎在农村,20余万帮扶干部结对帮扶大山里的“亲戚”,他们把乡村振兴的种子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
新生:贫困发生率降至1.27% 农村生活变了样
一个个生动、鲜活、感人的脱贫故事在巴渝大地上演,从交通到水利、从文化到金融、从科技到环境……贫困村庄的生活着实变了样。
要致富,先修路。奉节县平安乡位于该县西北角,与云阳、巫溪接界,曾是交通死角,也是当地最贫穷的乡镇之一。深度贫困攻坚战打响后,平安乡“借道”在巫溪县古路镇境内修通了一条15公里长的高速公路连接道,将其到奉节县城的时间缩短到一个半小时。而对内,则实施撤并村油化路116公里,入社泥结石路57公里,人行路236公里,实现户户通人行便道,社社通泥结石道路。
水泥路通到家门口,方便村民出行。
不止是平安乡的道路通了,今年前8月,重庆“四好农村路”已经开工1.6万公里,为年计划的66.7%。未来三年,重庆市将着力完善路网体系,建设6.26万公里村民小组公路,预计到2020年,全市村民小组公路通达率将达到100%,通畅率达到80%。
修通了路,家家户户还住上了新屋。今年9月,王喜财终于在古稀之时,和身患残疾妻子搬进了新房。琉璃瓦屋顶、水泥刷过的墙面、干净平整的过道、屋后修了排水沟、屋旁是硬化过的乡村公路……在此之前,他们一直住在大足区龙水镇盐河社区7组的老旧砖瓦房。这个建了40年的老房子屋顶瓦片稀疏,下雨的时候,水滴到床上,根本没法睡觉,还存在安全隐患。
王喜财住进了新房子。
像王喜财这样住进新家的贫困户还有很多。2015年11月以来,全市已累计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14.43万户。到今年底,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存量危房和9个未脱贫区县三类重点对象存量危房将动态消除。
有了新路和新房,村民们“干事业”的热情也更足了。富裕村位于秀山县隘口镇西南部,过去以传统农耕和外出务工维持生计,如今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今年52岁的富裕村千盖牛组村民杨树全如今已完成脱贫,家里发展的140株、9.5亩核桃产业,让他心里充满了展望更美好生活的底气。“新的一年,我家的核桃产业还要扩大,收入还会增加,生活还要更好!”杨树全说。
万盛凉风村位于渝黔边界,是典型的“以煤养村、依矿吃饭、煤枯而衰”。如今,凉风村依靠依山傍水、水资源丰富的特点,分海拔打造了休闲度假区、水果种植区和生态鱼养殖区,实现了“摸鱼戏水钓鱼渔乐无限、赏花品果裸心曼妙自在”的乡村游体验。35岁的黄世钢和妻子在山上开了个避暑的农家乐,又修了个柴火鸡餐馆加农家乐,眼看客人太多住不下,今年又加盖了三层。“现在面积是1200平米,全部修好后,预计年收入能有四五十万。”黄世钢说。
凉风村打造得像公园一样美丽,看不到曾经“煤炭村”的影子。
在重庆,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党的十九大以来,重庆吹响脱贫攻坚的冲锋号,聚焦深度贫困,把脱贫质量放在首位。贫困人口从165.9万人降至25.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7.1%降至1.27%,两者的减幅均达到80%以上。
根据重庆因地制宜编制的18个深度贫困乡镇精准脱贫三年规划,累计规划项目2372个,预计投入162亿元。目前,已启动项目建设1514个,完成投资32亿元。
新建改建通村通组公路805公里、人畜饮水池1141口、通讯网络基站235座;引进培育龙头企业118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97个,股权化改革带动贫困群众6000余户;开展农村实用技能培训9926人次,实现转移就业2.2万人,发放扶贫小额信贷资金2.13亿元,惠及贫困户2191户……农村生活从方方面面变了样。
当前,脱贫攻坚进入最为关键的阶段。这条路虽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
华龙网记者周晓雪 余春兰/文 石涛/摄影 部分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