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网11月6日讯(记者 曾思洁)满筐圆实骊珠滑,入口甘香冰玉寒。在长凼村葡萄园内,一颗颗晶莹剔透的葡萄悬挂枝头,就像是一颗颗点缀在乡间田野的玛瑙宝石。夏季是葡萄正盛的时节,随手摘一颗品尝,味道爽口甘甜,香沁心脾。
长凼村将“葡萄地”建设成“葡萄园”,又将“葡萄园”升级成“葡萄基地”,再将长凼的“葡萄特色文化”打造成一张闪亮的“金字名片”。
从产业发展到乡土特色文化挖掘,再通过乡土文化反哺产业融合。
这只是奉节长凼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文化兴村“五”字蓝图的一个缩影。
幅员面积7.1平方公里的长凼村,辖3个组616户2139人,党员47名,建卡贫困户107户456人。2017年,长凼村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示范村、脱贫攻坚模范村、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统一规划建设菇姑乐园、乐天梨园、乐情花海、乐范葡萄园、乐享垂钓园、乐福蔬菜园等六个农业小园组成的“长凼村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园”,利益连接107户贫困户;通过积极开展“五五”创建工作,引领园区发展,取得一定成绩。
村民学习“五平台”
奉节长凼村按照“因地制宜、因人施教”的原则,让村民有条件、有机会学习政策法规,学习文明礼仪,学习科技知识等,是提高人文素养的关键,长凼村结合当地实际,搭建五个平台,实现了村民学习的常态化。一是家庭学习。受“五童”的潜移默化影响,家家户户从小教育子女尊崇“勤俭持家、尊老爱幼”等家训家规,传承优良家风。二是学校学习。本村小学充分发挥与村民紧密融合的优势,不仅教育学生,而且利用教师家访、召开家长会等形式,教育和影响当地群众要顾全大局、孝敬老人、遵纪守法、勤俭持家、重信守诺等,提升大家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三是邻里学习。引导和鼓励全村群众发扬亲帮亲、邻帮邻,彼此学习、相互帮助的优良传统,确保在思想上共同进步,在致富上共同发展。四是讲堂学习。开设道德讲堂,组织干部、教师、党员以及当地致富能手,给全体村民讲时事、讲政治、讲法律、讲文化、讲技术。五是讲习所学习。开设全村乡村振兴讲习所和小组、院坝讲习点,给大家讲发展、讲变化、讲文明、讲礼仪。
文化弘扬“五载体”
长凼村在坚持社会主义核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下,着力弘扬“五个一”。一是一个典故。在长凼一直传颂着“五童中举”的典故,故事激励着长凼的青少年奋发努力,勤学上进,成为长凼人的精神支柱。二是一首村歌。结合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与长凼的发展变化,由当地村民提供素材,谱写了《美丽新长凼》歌曲,家家传唱,洋溢激情。三是一个史馆。规划建设长凼村史馆,展示传统的农耕农具与农艺,展现村名由来和百年酿造文化,反映长凼的发展变化。四是一支队伍。由诗歌、舞蹈、杂耍等文艺业余爱好者,组成了当地的群众文化活动队伍,将奉节厚重的诗词文化带进乡村,带进院坝,送进学校,送进农户。五是一系列活动。每逢重大节日或重大喜事,全村积极组织、村民主动参与庆祝活动,增强了凝聚力和感召力。
村民自治“五协会”
一是设施管护协会。设置池长、河长、路长、街长、院长,管理道路、水池等各类基础设施,确保功能正常发挥。二是文化活动协会。成立文化活动理事会,实行全村坝坝舞、节日庆贺等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管理和队伍的培训与发展。三是环卫保洁协会。成立环卫保洁协会,开展环境卫生的指导、监督、检查、评比等工作。四是产业发展协会。成立酿酒、农家乐等自治组织,加强行业的自我管理,促进产业发展。五是群众创业协会。成立自治组织,促进全村群众特别是贫困户的比学赶帮、共同致富。
模范选树“五评议”
奉节长凼村每季度在全村开展一次“清洁、孝德、诚信、守法、文明”五星户评选活动,并张榜公布和挂牌公示,对大多数群众公认、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五星户”进行表彰和奖励,为所有村民树立鲜明的导向,着力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集体经济“五份股”
奉节长凼村将村集体经济组织设置为5类股份,一是设置30%的人头股,所有村民平等分配;二是设置20%的脱贫股,由107户贫困户优先享受,脱贫后转为人头股;三是设置5%的敬老股,给予80岁以上高龄老人亲情关怀;四是设置10%的助学股,奖励和资助本村在读大学生;五是设置35%的发展股,用于新的集体产业投资,实现循环发展、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