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黔江 由高速时代迈向高铁时代

2018-11-06 10:16:03

公路、铁路、航空……这种立体交通的形式在黔江已成现实。

如今,“路”这个名词,黔江正在加速升级。正因交通的快速发展,2402平方公里的黔江区,绘就了一幅奔向富裕而和谐的画面。

立体交通

20年奋斗,综合交通枢纽已现雏形

黔江由于区位、自然环境和发展基础的原因,交通曾经一度是黔江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瓶颈,也是黔江曾经多少年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的最主要原因。

20年前,黔江区仅有各种等级公路1512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仅有62.9公里,“养儿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这一形象的比喻,真实反映了当时黔江等渝东南地区落后的交通面貌。

2001年,随着铁路建设大军开进黔江,黔江拉开了交通大变脸的序幕。

2006年渝怀铁路通车,黔江实现铁路零突破。

2009年渝湘高速通车,黔江实现高速公路零突破。

2010年建成的黔江武陵山机场,这个可以起降波音737飞机的机场圆了黔江“1小时重庆”的梦想。

2015年黔张常铁路、渝怀铁路二线开工,铁路网络骨架逐步完善。

2016年黔恩高速通车、黔石高速开工。

2017年黔江东南环线高速开工,黔江“一环四射”高速公路网初显。

“酉秀黔彭走一遭”已不再是畏途。经过20年的奋斗,黔江是一个集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为一体的武陵山区综合交通枢纽已现雏形。

如今,黔江拥有运营铁路62.5公里,高速公路运营里程99公里。航线开通了北京、上海、杭州、重庆、成都、昆明、西安、海口、宁波、珠海等10个城市。公路总里程达6027公里,较2015年5088公里增长18.5%,路网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到250公里。

2018年,黔江由高速时代迈向高铁时代

黔江交通如何得到快速发展?最关键的一个字是“干”,用“干”字当头抓建设。

2018年10月,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可研获批,更是黔江交通里程碑式的跨越,标志着黔江由高速时代迈向高铁时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交通的优势是黔江作为渝东南和武陵山区中心城市的最大优势,大交通的发展是黔江进一步巩固中心城市地位的最大信心。

2018年1至10月,已完成投资22.53亿元,占全区重点建设投资的29%。铁路方面,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可行性研究报告已于10月19日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渝怀铁路二线、黔张常铁路分别完成投资3.5亿元、2.9亿元。高速公路方面,黔石高速完成投资5.9亿元,东南环线高速完成投资3.9亿元。民航方面,机场改扩建完成投资0.85亿元,飞行区场道土石方工程完成80%。普通干线方面,完成投资1.53亿元。四好农村路方面,完成投资1.8亿元;深度贫困乡镇金溪镇项目70个150公里已全面开工,完成94公里。当前,全区218个村(居)委通客率在渝东南率先达到100%,群众“出行难”问题得到极大缓解。

2020年,将基本建成武陵山区综合交通枢纽

未来3年,黔江交通如何发展?

区交委主任何福元说,未来三年,区交委围绕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区”和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战略行动的总体部署,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全区交通计划3年投资187亿元,到2020年,黔江将基本建成武陵山区综合交通枢纽,为全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跨入全面小康社会提供坚实支撑。

四好农村路建设突出“加硬度”,力争到2020年村民小组公路通畅率达到90%,建成“结构合理、因地制宜、便捷畅通”的四好农村路网络体系。

铁路建设突出“加速度”,基本建成“三干线两站场”铁路网。力争到2020年全区铁路运营总里程达148公里,铁路网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到6.2公里,基本建成“三干线两站场”铁路网。

高速公路建设突出“加密度”,全面建成“一环四射”高速公路网。力争到2020年,全区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46公里,高速公路路网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6.1公里,乡镇高速公路覆盖率由现有的33%增加到40%,全面建成“一环四射”高速公路网络。

普通干线公路建设突出“加等级”,基本建成“覆盖广泛、能力充分、便捷通畅、安全舒适”的普通干线公路网。力争到2020年,全区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比重要提高到90%,普通省道三级及以上比重要提高到60%,北部、东南部、西南部片区及主要景区基本实现通三级以上公路,路面铺装率达到100%。

民航建设突出“加规模”,基本建成武陵山区空中门户和旅游中转港。加快改扩建武陵山机场,力争到2020年新增停机位7个,航线数量达15条以上,旅客吞吐量达5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170吨。(记者 龚杰品/文 首席记者 杨敏/图)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