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过去,垫江县新民镇毕桥、明月两个村脏乱差几乎是一种常态,如今却焕然一新——

【看效果】村里的垃圾都去哪儿了

2018-11-01 14:58:09  来源:重庆日报

一栋一栋形态各异的小楼,房前屋后处处绽放的野花,在初冬的暖阳中显得格外明亮。

10月31日,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现场会在垫江召开。不少参会者在参观该县新民镇毕桥、明月两个示范村时,发出这样的疑问:过去农村随处可见的垃圾,都去哪儿了?

好环境让村民从城里搬了回来

过去,农村环境的脏乱差,几乎是一种常态。毕桥村村民、69岁的蒋学碧回忆说,她嫁到这个村已近50年了,日常处理垃圾的方法,就是将垃圾直接倒进附近的一条小河沟去。长此以往,整条河沟全是垃圾,遇到夏天涨洪水,垃圾将河道两边的树枝挂成白茫茫的一片。

至于农村院坝,那更是杂物和垃圾随处堆放,散养的鸡鸭四处拉粪便。有时人要进屋,经过院坝时必须选择性落脚,否则就可能踩一脚鸡屎鸭粪。

令蒋学碧没想到的是,早已习以为常的环境会迎来一场乡村卫生面貌的大改观。“出门都是水泥路,到处都扫得干干净净,基本看不到垃圾,加上我们这里早就通了水电气和公交车,和城里没啥区别。”

在明月村,村民伍宗恒说,农村卫生环境整治后,他从垫江县城的出租房里搬了回来,每天乘坐公交车去县城做工,“比城里还干净些,住家里舒服,很多村民宁肯把在县城购买的商品房闲置,也搬回家来住了。”

一套体系确保农村垃圾有去处

垃圾去哪儿了,答案是一个完备的农村垃圾收运和处置体系。

例如,在毕桥村,重庆日报记者注意到,每家每户门口都有两个垃圾桶,分别标明可回收和不可回收。

村民为啥会主动进行垃圾分类,而不是过去那样倒进河里?答案是垃圾和农业废弃物可以兑换成生活用品,有实实在在的利益。在村子的中心位置,一个名为“垃圾超市”的商铺赫然在目。蒋学碧说,她把废旧塑料、玻璃等有用的垃圾送到这里,超市会在她的卡上计分。凭借这些积分,她随时可以来“提取”相应价值的生活用品。

该超市负责人介绍,他们会鼓励村民用垃圾积分购买商品。比如,一袋大米,用现金购买要53元,但用积分兑换,折合人民币只需要48元。此举减少了农村垃圾的总量,还有助于物资的回收利用。

村民认为无用的垃圾,会被送到村口的垃圾箱。重庆环卫集团定期派车前来置换垃圾箱。在新民场镇附近的一个垃圾转运站,长安小卡正在把从各个村拖运来的垃圾倾倒进一个更大的垃圾罐中,后者经过压缩,再由更大的卡车运送至垫江县垃圾填埋场。

垫江县城管局负责人称,他们以每吨200多元的价格,从环卫集团采购服务,后者在全县26个乡镇建立了28个垃圾转运站,对各个村分散的垃圾进行收储和集中转运,通过这一体系来确保农村垃圾有去处,不乱丢。

近30亿元的财政投入让村民受益

重庆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垫江的做法在全市具有普遍性:目前,和蒋学碧家门口一样的垃圾桶,全市有49.8万余个;和毕桥村口一样的垃圾箱,全市有4.29万余个;像垫江新民垃圾中转站这样的站场,全市乡镇共设置了638座。与之相对应,全市共配置农村生活垃圾运输车辆3143台,乡镇环境卫生治理专(兼)职管理人员5370名,行政村保洁人员3.5万余名。一个完备的农村垃圾收运和处置体系,基本形成。

依靠这套体系,目前全市已经完成6.1万余处、64.6万余吨农村存量生活垃圾治理,清运处理农村日常生活垃圾282.49万余吨,7849个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行政村有效治理比例达到95%以上,受益村民1085万余人,农村居民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知晓率为96.74%、满意率为92.5%。目前,重庆38个涉农区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均已通过市级验收,基本达到国家要求的“5有标准”,提出全国验收申请。

短短几年内完成幅员辽阔的广大农村地区的脏乱差整治,源于中央部委的统一指挥和重庆市的高度重视。2014年,住建部提出,用5年时间开展全国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随即,重庆出台相关工作的实施方案。截至目前,全市各级累计共投入治理资金29.2亿余元。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