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民宿赋能 乡村日新

2018-10-30 09:10:01  来源:南昌新闻网

民宿吸引游客观光。

霜降过后,万物辞青。然而在安义县古村群的“花田喜地”里,波斯菊、蝶恋花、格桑花竞相绽放,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游客漫步在花海里,拍下一个个“丛中笑”的镜头后,朋友圈很快就换了“新”颜。

秋天的田野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古老的村落重现青春的活力。去年,安义千年古村群里部分青砖灰瓦的老屋被改造成了外墙是江南民居、内饰是星级酒店的客栈。与之配套,古村群里的商业街、采摘园建了起来,餐饮、酒吧开了起来……吃、住、行、游、娱、购健全后,沉寂多年的“空心村”成了旅游目的地,一天天热闹起来。

失修破败的农房涅槃重生,留守在家的农民就业有道,多年不见的手艺精彩复活……这样的变化,同样出现在湾里区大山深处的山村里和新建区仙里新支村。而这一切,都源于民宿开发。

老房子演绎新故事

安义古村群由京台、罗田、水南三个村落组成,至今较好保存着士大夫第、黄氏宗祠、闺秀楼等古建筑,这些古建筑历史长的有1400年,短的也有650年,沉淀着农耕社会的士族风范和古驿风情。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代代人远走高飞,唯有古建筑“岿然不动”。对村里的古建筑,安义县悉心修缮;对普通的砖木结构农房,安义县禁止拆除,并另辟新址给村民建房。留下这些普通老屋,是为了给古建筑“作伴”,保护古朴村落风貌。可对这些日渐破败的老屋,安义县也很久没有“想法”。直到去年启动民宿开发,这些老屋才迎来新生。

民宿开发,是将农民闲置的房子改造成住宿的客栈。在农民竞相进城创业生活、市民崇尚下乡旅游休闲的今天,农村民宿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启动古村群民宿开发后,安义采取或购或租的办法,将闲置的砖木结构老屋改造成了以赣商文化为主题的民宿酒店。

记者在罗田、水南村看到,之前破败的农房被修葺一新,以江南农房风格示人,房前的路是用条石或青砖铺的,院落中、村巷里摆放着旧时的风车、磨石等。院墙上的爬山虎、屋顶上的仙人掌,都被保留了下来。走进屋内,“穿越”千年,全是时尚新潮的宾馆布置。“外面五百年、里面五星级”,一点不假。

记者看到改造前老屋的照片,发现好点的灌风漏雨,差点的就是断壁残垣,可以利用的只有砖和瓦,是典型的“空心村”里的“空心房”。但是经过民宿开发的“金手指”“点化”,现在老屋里住进了年轻的文创团队、古村里来了写生的文艺青年。目前安义古村群共开发民宿21栋84间,有床位146个,客房销售一直火爆,“订不到房”是常态。这些川流不息的客户,给老屋、给古村带来了新的活力。

泊园茶村的民宿位于湾里区梅岭深处。在修旧如旧改造山村老宅的基础上,泊园茶村对所有建筑内部都进行了现代化装修。自今年3月试营业以来,泊园茶村每周接待游客3000人左右,尽管目前只开放了20间客房,但已售出2000多间次。

据了解,湾里区目前有岭溪谷、泊园茶村、颐源养生度假村、“半朵悠莲”等规模民宿28家。这些外观古朴典雅、内饰新潮现代的民宿,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给幽静的山村带来了新气象。统计显示,湾里区目前有民宿床位1831张,其中今年新增646张。而每一间民宿的增加,就是一间“空心房”的减少,也是一栋老房子的新生。

新业态带来新生活

民宿是乡村旅游中的新业态,它不仅激活了农村里的潜在资源,赋予老房子新生的力量,也给留守在家的农民带来了新的生活。

29岁的邓婷婷是泊园茶村民宿的茶艺师,她每天打来甘甜的梅岭山泉水,为客人泡正宗的湾里云雾茶。邓婷婷是湾里人,之前在外漂泊打工多年,干过美容师,当过服务员,一直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泊园茶村民宿开业后,她在这里当上了茶艺师,工作充实而闲适,让村里的小伙伴刮目相看。她常“以身说法”劝那些要去“远方”的小伙伴,留在村里的民宿捕捉身边的“诗意”。

同样是在家门口工作,55岁的安义古村村民刘会英的“获得感”比邓婷婷强了很多。之前刘会英在古村停车场收了6年停车费,月工资800元。去年年底到民宿客房部工作后,刘会英的月收入增加到了2200元。要知道,刘会英年纪大,没技能,去别处找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现在,刘会英的儿媳也在民宿公司工作,月收入2800元。她对记者说:“要不是村里搞民宿,我哪里有这么好的事做呢?”

民宿是古村村民增收的渠道,也是贫困户脱贫的途径。今年77岁的黄名照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与读中专的孙女共同生活。目前,黄名照有低保金和每年入股莲蓬合作社的分红收入,他还将老房子出租开发民宿,每年有4000元的租金收入。

民宿改变了农房的面貌,改善了村民的生活,也开阔了农民的眼界。今年6月,安义古村民宿开发工作人员找到村民黄家银,希望租赁他家一栋闲置了20多年的老房子。黄家银看到租期20年的合同犹豫不决。在前往贵州实地考察了当地民宿业后,黄家银不仅把自己的房子交给了民宿开发公司,还做通了弟弟和叔叔的工作,把他们的房子腾了出来。

民宿开发公司对他的房子进行改造时,黄家银时不时地跑到房子里去看,结果发现工作人员比他还爱惜他的房子,考虑事情比他还周全,这让他彻底放了心。黄家银在民宿公司做保安,每月收入2200元。他的房子租给民宿公司,每年租金收入1.1万元,以后每两年递增10%。现在没事的时候,黄家银会到被改造成“溯逸”民宿的老房子里走一走,和里面的文创青年聊聊天。他说,以前房子好多地方坏了,看都看不下去,每年还要自己去修漏。现在民宿公司把房子装修好了,里面人来人往,比空着强多了。

老手艺展现新风采

安义古村水南原乡小镇,两条村巷的店铺,一家挨一家地展示着古老的手艺活。豆腐坊、打铁铺、篾匠铺、手工米粉、安义唢呐……这些日渐消失、部分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手艺,如今重新呈现在游客面前,并通过南来北往的游客,传到“远方”。

乡村振兴是乡村的全方位振兴,既包括产业的振兴,还包括文化的振兴。在农耕社会中流传千年的老手艺,同样应该得到传承和发扬。为了完整再现农耕文明的民俗文化,安义古村一方面在民宿房前屋后的装饰中,将风车、碾子等生产生活工具点缀其中,另一方面将安义县的手工米粉、瓦灰鸡等极具地方特色的土特产品进行集中展示和销售,另外还在古村建设非遗街,布设手工作坊店面,动态展示农村的民俗和手艺。

今年5月,退休在家的黄洪柏和老伴来到古村,开起了安义“手工米粉”的现榨作坊。黄洪柏的爷爷做过手工米粉,他从小知道手工米粉与机器制作的米粉的区别。看到做传统手工米粉的人越来越少,他于是“捡”起了老手艺。黄洪柏告诉记者,水南村的手工米粉店,每天至少要做1榨8斤米,人多时一天要做3榨24斤米。他说现在手工米粉越来越好卖,很多游客吃了现榨的米粉,都说味道好。

民宿开发讲“情怀”,身在农村的民宿,最大的情怀是农村的民俗文化。安义古村民宿开发顾问凌新建告诉记者,民宿开发要充分挖掘所在地的文化底蕴。针对江西茶业历史悠久的文化特性,目前安义民宿打造了一个以“茶问”为名的茶舍,给游客提供了一个品茶和体验茶文化的空间。

凌新建说,古村民宿将打造农产品从种植到加工的一条龙农耕民俗文化体验链,让游客从瓜果、蔬菜的种植和采摘中体验农业生产,在农产品加工作坊学习酿造和发酵知识,对品尝满意的产品可以买了带回家。农民种的瓜果豆角吃不完,民宿公司收购后进行“文创包装”再销售,既增加农民的收入,也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凌新建说:“乡村振兴的二十字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民宿都能助力、赋能。”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