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龙门县拥有适合进行农业种植的多重优良自然禀赋,同时由于地处增江上游,承担着对下游珠三角多个城市的供水重任,需要保障水源地生态优良,因此,发展农业等低污染产业是较为合理的选择。据此,自“十二五”以来,龙门县围绕建设“生态特色农业强县”目标,大米逐步成为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而大米属粮食作物,本身的附加值较低。如何让本地区这一产业及其中的各类生产经营主体获得更高效益?在当地政府部门和金融系统的扶持下,龙门县水稻种植产业龙头聚力,展开了多重尝试和创新。
龙门县水稻种植产业的高效发展更是离不开当地金融贯穿全产业链的服务。从种植过程中的种子培育、专业合作社种植和技术服务,到后续的稻谷加工、大米品牌创建及销售的全流程,龙门的金融机构从多节点、多主体入手,形成了对水稻种植产业全链条的支持。
2017年底,“龙门大米”被原农业部授予“农业原产地”国家地理标志,广东省龙门县的多个水稻合作社的品牌大米也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在龙门县云鹏双丰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俊鹏看来,这是对当地水稻种植业过去生产方式的认可,由此带来的品牌知名度提升和质量认证更是为下一步的水稻产业链延伸提供了更多可能。
金融在其中自然也不曾缺位。当地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龙门支行的引导下从多点切入产业,有效提升了水稻种植的质效和知名度,也被期待着能在后期产业转型过程中提供更多契合需求的金融产品。
以高质量种植要求开拓市场
龙门县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和区域定位决定了其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特征。“不同于另外两大农业支柱——柑桔和蔬菜,区域内能够进行水稻种植的地方并不少。因此,让当地大米最大程度地获得区域认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课题。”顺喜来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集云说。
“统一的高种植标准是我们的破题之道。在统一种植标准时,合作社照顾到了生产中的各环节以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据张集云介绍,顺喜来水稻专业合作社从租借土地、参与农户的生产过程等多角度进行统一管理。合作社不仅统一派发优质谷种、设备、肥料等农用物资,对入社农户的水稻按市场价格上浮10%进行统一收购,在种植中,合作社还对农户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和组织统一收割,并在种植后运用自有设备分类加工多种生态米。全程统一的高标准及其经济收益帮助这一合作社在持续保持高水准产品质量的同时,生产经营规模也在逐步扩大。顺喜来水稻专业合作社目前的水稻种植面积逾5000亩,现有社员202人,并已成为市级农业信息采集点。
在此带动下,当地其他主要水稻种植经营主体或是引入全自动化生产线,或是打通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从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的角度出发,尝试以统一的高质量累积市场口碑,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截至2017年末,龙门县100亩以上的龙门大米生产基地已有149个,并成功培育出2家国家级示范合作社。与此同时,水稻高质量和品牌效应带来的经济效益也逐步凸显。2017年龙门县水稻种植面积27.52万亩,平均亩产343.8公斤,实现大米主导产业产值19.89亿元,其中大米加工产值5.11亿元。水稻种植产业在龙门县初步立稳了脚跟。
金融多节点切入产业链全流程
“这些年,惠州中支一直在运用窗口指导和支农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支持龙门县发展特色农业。”人民银行惠龙门支行行长温国彬告诉《金融时报》记者。而龙门县水稻种植产业的高效发展更是离不开当地金融贯穿全产业链的服务。“从种植过程中的种子培育、专业合作社种植和技术服务,到后续的稻谷加工、大米品牌创建及销售的全流程,龙门的金融机构从多节点、多主体入手,形成了对水稻种植产业全链条的支持。”
像龙门农商行这样的县级法人机构在选择服务方式时就会更多地考量风险因素。龙门农商行在总结了过去资产质量后发现,他们更擅于管理个人信贷,“我们在服务专业合作社的种植环节时,更多地还是选择合作社作担保,向社员发放小额低息信贷,以分散贷款确保分散风险。”该农商行董事长缪东良介绍说。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至2018年,龙门农商行累计向水稻合作社社员农户发放贷款530万元。而针对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截至今年8月底,在人行龙门中支窗口指导下,当地银行机构共进行了862万元的信贷投放,更多地是针对其加工环节的发展。
“随着对标准化种植要求的提升和人力成本的上升,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对农资服务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针对广东这边农田病虫害防治的特殊性,公司尝试购入无人机进行农药喷洒服务,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据子轩农资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2016年在公司初次购入6架单价在25万元的农业无人机时,公司就获得了来自龙门农商行90万元贷款,覆盖了大部分成本。而如今,用无人机进行农药喷洒在龙门县的水稻种植中已较为常见,农商行以资金注入农资服务,在帮助农户节约人力和农资成本、深化产业链分工的同时,也更清楚地了解到各主体对病虫害这一当地农业生产重要影响因素的控制力度。
另外,龙门大米“线上”知名度的提升也有当地金融系统的贡献。作为县域机构,龙门农商行向广东农信系统“鲜特汇”电商平台,推荐了龙门县的优惠农产品。到今年八月份,龙门县共有45家商户的84件农产品上架——这进一步支持龙门大米打通了区域市场。
产业链升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随着龙门大米的市场和社会影响力被打开,当地政府、行业参与者以及各类机构对于水稻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新的规划。
“目前,龙门县出产的大米在珠三角地区已经拥有了相当的市场占有率,我们行业内部认为,下一阶段更重要的工作是在产业升级和产品增值方面。”刘俊鹏在谈起水稻产业的未来中长期发展时,颇有想法。“一方面,大米这种主食的口味偏好是有一定的地域属性在里面的,其产品市场拓展到达一定程度后,对市场过度投入的边际收益必定会下降,另一方面,大米的精加工产品并不能带来太多的附加值。因此,我们必须在保证农业质量的前提下大胆创新,用差异带来更强的竞争力,要素生产率也才能获得进一步提高。”
全行业合作的龙门丝苗米现代产业园由此成立。对于丝苗米产业园的建设,当地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2018年8月,该产业园被列入广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获得5000万元的省级财政支持。在各级政府的联络下,龙门县水稻产业也与多个高校、技术部门达成了紧密的技术、规划合作关系。
该产业园在未来将被打造成为一项休闲农业的区域品牌。“龙门县本身就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因此只要能够做出特色,我们就不缺少休闲农业的市场。”刘俊鹏同时兼职丝苗米产业园负责人,据他介绍,产业园除了将坚持从选种到收割的高要求、引进智能化加工设备,以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之外,还将在园区内设置农耕博物馆、信息化中心等区域,并从全流程尝试产品及后续烹饪流程的标准化,让产品附加值能够再上升一个台阶。“当然,这其中还需要更多的、同时持续时间更长的资金支持。”多位合作社负责人在采访结束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