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生命定格在脱贫攻坚第一线

2018-10-18 10:38:50  来源:光明日报

新学期返校第一天,重庆忠县马灌中学初一女生宿舍,12岁的张琼听到几位同学和家长夸自己的床单和被套很漂亮,她的眼泪很快就落下来了:“杨骅叔叔前一阵就说过,开学前要来给我送新被套和新床单,他的同事陈小平伯伯和秦大金伯伯前天把这些东西送到我家,还给刚考上大学的姐姐送来了1000块钱学费。我还以为杨叔叔太忙没时间过来,没想到他突然就不在了。”

10多天来让张琼和姐姐张荣梅想起来就流泪的“杨叔叔”杨骅,是忠县安监局帮扶集团驻金鸡镇傅坝村扶贫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队长。今年8月21日上午8点左右,正召集村干部商量危房改造的杨骅突发疾病。不到20分钟,这个贫困户的好“亲戚”、驻村队员的好同事、村干部的好“老师”的48岁生命就永远定格在了他始终坚守着的脱贫攻坚第一线。

生命的最后时光

8月20日,星期一,下午与金鸡镇党委书记张小平,傅坝村村支书陈廷虎、村主任张浩等人在村委会办公室研究完几项紧要工作后,杨骅5点多钟与陈廷虎一道赶往五组贫困户刘兴国家落实D类危房改造的事。

刘兴国家的危房改造按政策可以享受2.1万元补助,但由于家里拿不出拆房和搬迁的费用,刘兴国不太愿意动工改造。和刘兴国推心置腹交流后,杨骅当面给他家的帮扶责任人打电话,商量一起想办法帮助刘兴国一家。“这个周末要是有时间回单位,我专门去给领导汇报一下,看看能不能为你家找到便宜一点的砖。”杨骅说。

刘兴国答应改造危房后,杨骅马上动身往三组贫困户张启斌家赶。张启斌今年被严重摔伤,虽然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治疗,手仍然落下了残疾,他家也成了动态调整后的新增贫困户。6月底到傅坝村担任扶贫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队长后,杨骅主动申请做张家的帮扶责任人。8月20日是他第3次到张启斌家走访。

正赶上傅坝村稻谷收割,杨骅帮张启斌家背完稻谷,又提出自己出钱给他家买些鸭苗喂养。张启斌的妻子觉得养鸡比喂鸭好,杨骅马上联系村里的社保协管员江代森,请他帮忙尽快买回一些鸡苗。

张启斌的大女儿张荣梅今年考上了大学,小女儿张琼新学期读初一。杨骅当天特意留在张家吃晚饭,叮嘱姐妹俩好好读书,将来好好回报父母和社会。

8月21日早上7点47分,杨骅打电话让陈廷虎通知村干部尽量早点赶到村委会办公室。“危房改造,我们得一户一户上门督促。”杨骅在电话里说。大家正在商量怎样分工做好入户督促时,杨骅突然间大汗淋漓,衣服很快就湿透了。陈廷虎等人催促他赶紧去看医生,杨骅说先回房间换件衣服。过了一会儿还没看见他出来,大家进去一看,只见仰躺着的杨骅脸色苍白。急救车赶到时,已经回天无力。

贫困户永远的亲人

张荣梅还记着杨叔叔在她家吃晚饭时说的话。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学习是主要的。在大学里要多接触人,但也一定要多留一个心眼,你们两姐妹都还小,不要让甜蜜话儿把自己迷住了,让自己迷茫了。”

“你年龄还小,别人喊你一起出去玩要特别小心,歌城、舞厅、洗脚城千万不能去,别人说带你长长见识也不要去。有些事情是不能先试一试的。我说这些你懂噻?”

坐在饭桌上的杨骅,穿着一身被汗水湿透的衣服,有些地方还沾着稻草和谷子。张荣梅和张琼发现,絮絮叨叨的杨叔叔,这顿饭其实很少动筷子。临走时,又特意回过头对姐妹俩交代:“今后有什么事,都给杨叔叔讲。”

很晚的时候,似乎放心不下的杨骅又给张荣梅发了一条微信:“你到大学后一定要好好读书,记着要用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还要回报社会。”

张启斌一家8月21日下午3点才知道杨骅去世的消息。“我们昨天下午打的谷子都是他帮着背的啊!好好的杨叔叔,怎么能说没就没了呢?”张荣梅哽咽着问。

2017年3月,杨骅前往忠县金鸡镇蜂水村驻村扶贫。2018年6月底,他到金鸡镇傅坝村担任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队长。“平时就穿二三十元一件的衣服,一双凉拖鞋,被子和枕头都有点破损起毛。经常不开荤,基本上就是馒头和小面。”这个“城里来的干部”,让陈廷虎印象深刻。

这个“一碗牛肉面都舍不得吃”的“节俭哥”,却总是喜欢自己买点东西去走访贫困户。8月20日他又取出1000元买了些肉和水果,这才“回村走亲戚”。听说张荣梅考上了大学,杨骅马上开始为她准备材料落实帮扶政策。准备材料时,他发现张荣梅的名字在扶贫系统中被误录为张蓉梅,他担心张荣梅因此无法享受相关政策,马上一级一级反映沟通,直到系统改正为止。“他是真心实意将贫困户当亲人一样,真心实意想为他们解决问题。”曾经与杨骅一起工作的蜂水村驻村队员秦学莲说。

在蜂水村驻村扶贫时,杨骅教一组的贫困户蒋道华种南瓜土豆。5月份收土豆时,他不请自来,几个电话就帮着推销了250公斤。杨骅教蜂水村二组的贫困户唐安禄养鸡技术,唐安禄手头没钱,杨骅就一边教一边掏钱为他买鸡苗。傅坝村五组的陈义国一家在妻子受伤后因病致贫,杨骅和队友黄建国入户走访后,马上为陈义国联系了每天能挣120元的渠务工岗位。

“昨天吃晚饭时他还反复问我到底想喂鸡还是想养鸭。他说:‘不管鸡还是鸭,你们都放宽心尽管养,我来帮你们找销路。’”8月21日,张荣梅的妈妈郑京淑流着泪回忆。

最喜欢下乡的第一书记

今年5月11日,杨骅发了一条朋友圈:“驻村工作是一门新课题,也是我人生中又一个新的起点,我很热爱这份工作。”

到傅坝村一个多月,杨骅没闲过一天。

今年夏天,重庆连续多日最高气温超过40度。村里的“四好公路”项目获批后,杨骅和村干部每天早上6点半一起到野外测量,顶着烈日掌标杆、扯皮尺、撒石灰放线,一干就是一整天。张启斌摔伤后长期用膏药,8月20日去他家走访前,杨骅算着上次送的膏药快用完了,还特意去药店买了几盒带过去。“张启斌的大女儿张荣梅今年考上大学后,杨书记就一直惦记着想办法给她凑点学费。”驻村队员熊芮说。“杨书记的儿子杨涛宁今年也参加高考,但那一阵村里的‘四好公路’正在赶进度,他一天也没有回城陪儿子。”队友黄建国说,“这个人敬业、踏实、认真,跟同事、村民关系都很好,跟贫困户关系尤其好。”

蜂水村村委会还有杨骅写的驻村日记。上面工工整整记录了每一天的工作:有扶贫档案整理、查看扶贫项目进展、产业调研、贫困户危房改造。这样的驻村工作日志,杨骅一年记了5大本。蜂水村的63个贫困户,杨骅每家都走访过好几次。“刚到傅坝村时,他总是逮着机会就问,一有时间就去走访,每个贫困户家庭情况怎么样,各项政策兑现得怎么样,都详细记录下来,记完了还要仔细核对,生怕哪里有遗漏。”和杨骅一起驻村的金鸡镇干部钟华琼说,“不到一个月,他对村里的情况已经了如指掌。”

“杨骅在哪里都是这样。”忠县安监局局长岳中华说。在安监局工作8年,杨骅已经连续5年放弃公休假,也凭着出色的成绩连续5年被评为全市安全生产统计先进个人。他驻村扶贫的蜂水村,5个脱贫攻坚项目已全部完成,全村发展了1000多亩竹笋、300多亩核桃和300多亩矮晚柚,原来的63个贫困户目前只有6户10人尚未脱贫。傅坝村已经发展了1000亩柑橘园,正在扩宽8公里公路。村里原来有69个贫困户182个贫困人口,张启斌今年受伤致贫后,全村还有5户14人没脱贫。

为贫困户刘兴国危房改造寻找更便宜的砖块,给贫困户张启斌家送一些鸡苗,为张启斌的大女儿张荣梅凑一些学费。这是杨骅去世前正在加紧办的几件事。料理完杨骅丧事后,忠县安监帮扶集团8月28日上午在傅坝村现场研究如何落实他生前的承诺。扶贫驻村工作队员黄建国和傅坝村村主任张安善一起为张启斌家送去了一群小鸡苗,村里还给张启斌的妻子郑京淑安排了一个公益性岗位。在附近砖块老板表示愿意按成本价供砖后,刘兴国一家8月29日从危房中搬出,房屋8月30日开始拆除重建。除了抓紧落实帮扶对接,驻村工作组还承诺大学期间每年为张荣梅提供一定资助。

“不奋斗,你的才华如何配得上你的任性;不奋斗,你的脚步如何赶得上父母老去的速度;不奋斗,世界那么大你靠什么去看看。”这是杨骅发在朋友圈里的感言,也是他送给儿子杨涛宁的座右铭。

杨涛宁今年也考上了大学,杨骅曾经一再保证,不管怎么忙也要送儿子去大学报到。杨涛宁离家去学校前,反复念叨着爸爸当时的承诺。但他知道,一贯信守诺言的爸爸,这次是真的要失约了。

(本报记者 张国圣 本报通讯员 毛金权)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