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李健:青海荒山上种出“绿色银行”

2018-10-12 14:27:59  来源:青海日报

看着丰收的果实李健内心无比喜悦。

每日上山巡查已成为李健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然而在生活中能够将梦想变为现实的人却是凤毛麟角。就因为难以实现,它才值得人们为之奋斗终生。

——题记

越野车沿着陡峭的山坡喘息爬行,斜坡边沿一排排树木挺拔而立,不时“直立”爬行的汽车让乘客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行至半山腰,驾车的李健忽然停下车来,他走到一棵一指粗细的杏树前,随手刨了几下,裸露的根系下竟然出现了一个洞口,他连忙用泥土将洞埋上,并用脚踩实。“别小看这个洞口,遇上雨天泥土都顺着洞口冲跑了。”他边拍尘土边说。

现年55岁的李健,不惑之年开始了人生的第二次创业。15年来,每栽下一棵树苗他都像养下一个孩子,仔细地培土、细心地修剪,幼苗生长期再细微的变化都逃不过他的眼睛,“生命力旺盛的树摇起来沉甸甸的,而有的树苗摇起来就像婀娜多姿的少女,特别有韵味。”听到这个比喻大家忍不住笑了起来。

心中有梦 脚下有路

虽然父母都是教师,但因为李健自小出生在农村,对村庄的一草一木他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16岁他考上大学走出乡村,面对都市的繁华,他感到自己内心深处始终向往的是家乡那沁人心脾的绿色。那时他就想,如果能将家乡的荒山上都栽满果树那该有多好。

大学毕业,李健回到乐都进入机关单位工作。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16年过去了。2002年由于职务上的变动,工作一下轻松下来。恰好此时有政策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县处级以下工作人员投资或入股兴办个体私营企业,此时,埋藏在心底已久的绿化荒山梦又浮现了出来。

但这时家乡大路村的荒山已被别人承包,他选中了与之相邻的新盛村的荒山。2003年,他花费4万多元,通过拍卖的方式取得了新盛村北山286.67公顷 “四荒地”50年的土地使用权。

他首先选定了一处占地10公顷的荒山荒坡,在这里他要建成一个以种植杂果经济林为主的百果园,他给果园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双龙山庄。而这里就是他未来的“绿色银行”——以短期的绿化成果养长期的绿化项目,即俗话说的以山养山,他要在荒山绿化中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不经风雨 怎见彩虹

万事开头难。单枪匹马的李健扛着行李到了山上,这里曾经是农科所的实验基地,如今只有枯死的杨树和满地荒草。每天陪伴他的除了两台雇来的推土机,就是火辣辣的太阳和漫天尘土,3个月的披星戴月、废寝忘食,伴随着轰隆隆的机器声,他将山包修成阶梯式的平台,在这里栽下了第一批寄托着他梦想的树苗。

李健心里清楚,剩下的数千亩荒山治理才是硬骨头。进山通道布置图、水资源利用布置图、草皮植被图、树木栽种情况布置图,手里的每一份图纸都密密麻麻画满了符号。

开山之路,可谓崎岖——数千亩的山地绝大多数都在25度的陡坡上,大型机械根本上不去,他借用人力一铲铲、一镐镐地硬是挖出一条条便道,接着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轮番上山作业。

当他劳心费力从东边沟里修筑起一条宽6米、长1.5公里的道路时,却因附近农民浇地,不时地将新修的道路冲毁,两年间反复修了十几次,耗资3万元,最终只能忍痛放弃。之后他又借用西边一条宽2米,长1.3公里的便道作为上山的路,但只要遭逢雨天,便道就湿滑泥泞不堪,作业车辆无法上山,工期延误的同时还有大量人力和资金的消耗……而变压器开关被人为砸毁,村民上坟引发山火等人为造成的损坏也让他伤透了脑筋。

那时的他每天仅靠两条腿山上山下处理各种问题,饿了啃几口馍,渴了喝几口水。12年间,他共分三期终于修成了宽3-5米,总长12公里的盘山路。

青海多山,且多荒山。在严苛的自然条件中,干旱曾困扰了几代绿化人。新盛村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全年降水量300多毫米,蒸发量达到1000毫米以上,山坡种树蒸发面积大,蓄水量保证率低。

有着数十年水利工作经验的李健清楚地知道,青海高原荒山的土质多为湿隐性黄土,如果使用传统的沟灌,不仅保水性差,遇水还极易造成塌陷,如果采用先进的滴灌系统,不仅能保证树苗吸收足够的水分,还能节约用水。从2003年到2015年的12年间,他共分三个阶段建成了扬程300米的三级灌溉系统,灌溉面积达到286.67公顷,仅用于滴灌的各种管道总长就达到了260公里。此项技术直到2014年才在乐都地区的荒山绿化中得以推广应用。

他还利用泥沙沉淀涝池兼作4000立方米的养鱼池,此举不仅精细化过滤了灌溉用水,池中饲养的 “会游泳的艺术品”——锦鲤,也让整个山庄灵动活跃了起来。

高品质的生活离不开优美的环境。正所谓人类靠环境生存,环境靠人类保护,始终将环保和生态放在首位的李健,一口气投资36万元修建了24个高档水厕,而化粪池的排泄物经过沼气池发酵后,可用于浇灌花草树木。

完备的基础设施只是为绿化做前期准备,科学种植才是关键所在。受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影响,当地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选择什么样的树种才能长期兼顾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

他将在乐都普遍种植的三十多种树苗全部进行了试种——最终适应性强、抗旱性能好的杏树脱颖而出,如今133.33公顷的一个以杏树为主的经济林已初具规模。而以柠条为主的66.67公顷的生态防护林体系,也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绿化了荒山。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金秋十月,双龙山庄果树繁茂、鲜花盛开。十几年前栽下的槐树、柽柳、垂柳、沙枣、柠条、油松等各种树木有的直径已达到30厘米,丁香、玫瑰、金针花、大丽花、格桑花等各色花卉竞相开放,杏树、梨树、桃树、樱桃等名目繁多的果树结满果实。

这里已初步建成了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为辅,集采摘观光、餐饮住宿、文体娱乐及旅游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庄。自2015年投入使用以来,每年的净利润都保持在30万元左右,他将这笔资金全部投入到了后期的荒山绿化中。

退休后,他和妻子直接搬到山脚下。“朝伴鸟鹊林间唱,暮随蛙虫池边鸣”,每天清晨,李健早早就上山巡查,如今站在熟悉的山顶,望着满坡绿色,他依然不敢松一口气。

15年来用于荒山绿化的资金已超过1500万元,这笔钱除了国家投入,其他都是一家老小从牙缝中硬挤出来的;15年的绿化实践让他认识到,荒山绿化不仅仅能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还能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新盛村共有630户2800多口人,全村80%的家庭以培植树苗为生,然而受市场波动的影响,村民的收入很不稳定。如何培育出管护费用低、成活率高、节水效果好且具有观赏效果和经济效益的苗木,一直是李健努力的方向。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他偶然在荒山上发现了一棵直径约10厘米长势良好的文冠果,他急忙咨询了有关专家,并在网上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到文冠果不仅仅是防风固沙、治理荒漠化土地的优良树种,其果品还可提取工业用油。他如获至宝,两年前迅速从陕西购买了300株文冠果并试种成功,后期的荒山绿化,他将以文冠果作为主打树种。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艰。李健说,他愿意把自己积累的种植经验全部传授给新盛村的村民,指导大家种植那些收益高、见效快的苗木。同时,也想让人们看到荒山治理的经济效益,以此改变荒山绿化仅仅靠政府投资的旧观念,以期带动更多有财力、有远见的社会人士从事这一宏图伟业,造福后世子孙。(文/薛军 何汀 李兴发 图/罗连军)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