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潼南以乡村产业振兴 引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2018-10-11 17:19:00  来源:潼南日报

原标题:

潼南以乡村产业振兴 引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潼南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抓手,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创新,狠抓农产品质量、品牌建设,不断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加快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区粮经比达到38:62,潼南现代农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今年上半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30.2亿元,增加值19.9亿元,增幅4%,农村常住人均可支配收入8026元,同比增长8.5%。

转方式调结构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

“哦,好壮观!”记者在潼南区柏梓镇柠檬种植基地看到,成片的柠檬树郁郁葱葱,一个个纸袋子里挂起一个个青黄色的柠檬,看得人垂涎欲滴。

如今,在潼南,小小的柠檬,已发展为了大产业。全区柠檬种植面积达30万亩,产量23万吨。凭借柠檬产业,潼南5万多农民脱贫致富,柠檬产业经营主体达到268个,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企业23家。柠檬产品行销全国,还出口德国、俄罗斯等28个国家和地区。潼南柠檬出口量已占全国柠檬出口份额一半以上。

当前,潼南正有序推进2016年—2025年《重庆市柠檬百亿级产业链发展核心区规划》,力争到2025年,实现柠檬种植基地面积50万亩,年产量100万吨,产值100亿元以上,最终将潼南打造成名副其实的“中国柠檬之都”。

柠檬产业的发展只是潼南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潼南抓住优势产业发展关键环节,突出统筹、谋划、引导,着力强化政策扶持措施,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潼南农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发展粮油、蔬菜、柠檬等7大特色产业,实现村村都有规模产业,全区蔬菜复种面积100万亩、产量200万吨。

与此同时,潼南还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组建蔬菜、柠檬、小龙虾等10个产业协会,制定蔬菜、柠檬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6套,培育新型经营主体5464家。以获批全国优先开展农业全产业链开发创新示范区为契机,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顺利举行油菜花节、玫瑰花节、桑葚节等乡村特色旅游节会,年接待游客突破7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35亿元。

此外,潼南还加快现代农业便利化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上线运营阿里巴巴“潼南绿”,搭建中国柠檬交易网、汇达柠檬电商城,镇级电商中心实现全覆盖。

豆桥社区是宝龙柚子的主产地之一,村里共种植柚子1500多亩。以往,村里的柚子销路狭窄,一靠柚子节时市民上门来采摘,二靠种植户运到马路边或镇上进行销售。如今,村里的电商服务站即将建成,今年9月前将投入运营,为此全村上下高兴不已。

贫困户冯燕说,村级电商服务站投用后,柚子就可以通过电商销售了,不用背到街上去卖了,节约人力、还省去了运费,方便得很!“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真是好呀!村级电商服务站的建立,更加坚定了我们脱贫的信心,我一定好好干,把自己的生活过好,把自家产业搞好。”冯燕坚定地说。

现代科技做支撑潼南农业【好戏连连】

“在潼南蔬菜博览园真是‘大开眼见',可以看到‘世界上最大的南瓜、最美的葫芦、最善变的瓜'……”正在潼南农业科技园区内参观的外地游客李林霖说,这里的奇蔬异果争奇斗艳,让人大饱眼福的同时,还能看到有机土栽培、水培、雾培、袋培、立式等多种新的栽培方式。

此外,潼南还在农业科技园区建有蔬菜主题公园,以特色蔬菜生产和种植资源研究为基础,打造集生产、科研示范、模式推广、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农业生态观光园。这里有集科普、教育、展示于一体的农业展览馆,以图片和文字方式,展示潼南农业新技术、新科技及先进的种养殖新模式。

近年来,潼南狠抓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致力于打造高新科技农业,与西南大学、市农科院等4家科研院校合作,建立渝西智慧农业研发中心、科光种苗集约化育苗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科研平台,引进旭田植物工厂、星洋蔬菜工厂等项目56个,培育农业科技型企业19家,“星创天地·潼南农家”成为全国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强化基础支撑,整合涉农资金11.3亿元,改造升级园区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柠檬交易中心、20万吨气调保鲜冷链物流、农业科创中心等项目。

“这些大棚都是智能化温室,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智能化控制,根本用不着人去管,实现对蔬菜苗实行全自动培育。”农业科技园区的科光种苗有限公司蔬菜集约化育苗基地技术员刘斌说,有这套系统,我们平时管理那可就省了不少心,外出时也很放心,根本不用担心苗子在棚里出问题。

“这里的茄子好大呀!”走进大棚记者不由感叹,眼前所见的茄子又大又长,再看茄苗比平常见到的长得都要高大、粗壮得多,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刘斌爽朗地笑着说:“这是经过杂交和嫁接的野生茄子,最初的幼苗是从云南采回来的,我们对其进行杂交、嫁接,它的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强,有5个月的采收时间,一株苗可采10公斤茄子,产量比一般茄子高出一倍,自然经济效益也成倍增加了。刘斌介绍,近年来,公司高度重视科技研发,借农业科技的助力,加快科研创新育苗步伐,为推动潼南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潼南还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在太安建成了低碳循环流水密集养殖技术示范基地;汇达柠檬引进无损伤高速集成自动分选系统;丙丰农业枳壳基地实现水肥一体化;润优农业使用灌溉水RO智能反渗透超精净化器、IGS肥水一体化云控制系统、IGS环境采集系统实现智能环境控制;建成科光、朴真等农业信息化基地。全区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9%以上,无人机拥有量更是占全市80%以上,土地宜机化改造、全程机械化服务等现代农业元素随处可见。

“以前从没见过这么大型的拖拉机耕田犁地,原本一整天才能耕完的地,一台大型旋耕机不到一个小时完事,太给力了。”潼南区上和镇青龙村村民刘德华告诉笔者,以前务农靠肩挑背磨,辛辛苦苦一年存不了钱;现在给大户打工,一年轻轻松松赚一万多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做了几十年老农民的我现在才真正晓得什么是农业现代化。”

由量向质转变潼南绿品牌提升竞争力

六养胜地熠熠生辉,绿色招牌不断擦亮。潼南之绿,绿在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更绿在立足长远的机制建设。围绕“绿”字做足文章,构建生态有机的绿色农业体系和空间格局,潼南加速推动农产品生产从“量”向“质”的转变。

转变,来自于思路的转变。伴随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也正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这一新常态,带来的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不能再重“量”,必须甩开“拐杖”趟新路,潼南正走出一条现代农业更可持续、更合理的发展新路径。

——狠抓农产品质量,建立区镇村三级监管网络,推行全产业链监管模式,实现监管到村社、责任到人头;

——实施全方位监督,在全市率先禁止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实施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启动“二维码”管理试点和农药废弃物回收试点;

——实行全过程监测,建立可追溯体系,落实企业自检、镇街抽检和区里复检三重检测制度,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成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

近年来,为做大做强做绿现代农业,潼南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同时,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造市级乃至国家级知名品牌、原产地保护产品和食品等级认证产品。目前,已注册了“潼南绿”集体商标,培育市级及以上名牌农产品品牌14个。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共324个,“潼南萝卜”“潼南柠檬”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汇达柠檬成为中国柠檬产业领军企业。

“现在买菜太方便快捷了,只要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就能吃到‘潼南绿'蔬菜。”近日,家住重庆渝中区的市民黄先生再次在网上下单,订购了下周一家里所需的各类蔬菜。而为之提供蔬菜配送服务的,则是建立网上农产品销售的旭源农业公司。

“随着主城市民需求的多元化,如今,农产品网上销售已经越来越受欢迎。”旭源农业负责人代莉说,企业大打绿色、有机牌,各类“潼南绿”鲜果蔬、“罗盘山生姜”等知名产品已成为市民广泛认同的网购品牌。目前,企业网上销售平台上,服务的市民就达1000多户。

着力推进农业改革乡村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

“我们梅家村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指日可待。”柏梓镇梅家村支部书记刘琪林说,随着占地300多亩的精品水果园、20亩连栋大棚和容量300吨冻库的全面建成,以及村里的产业路、人行便道和农村环境“六改六治”的全面改造建设完成,明年的梅家村又将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当前,梅家村核心区域正在广泛开展“六改六治”示范工作,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在政府帮助下,我们把厨房建得这么漂亮,谁也不愿意烧柴啊!过去的厕所比较简易,如今的厕所干干净净。”说起农村改厨改厕带来的新变化,黄文秀老人感慨不已。

2015年开始,梅家村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成立百姓种养专业合作社,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在“保底分红”的政策措施激励下,老百姓生产积极性被广泛带动起来,全村呈现出一幅改革发展欣欣向荣的景象,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蓝图从这里开始绘就。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2018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正式提上工作日程。在原有改革发展基础上,梅家村作为全市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村,也被纳入到区委、区政府规划的乡村振兴试点区域内。

山上瓜果飘香、地里玉米金黄、乡村整洁靓丽,走进柏梓镇梅家村,能明显感受到这片昔日的撂荒地而今生机勃发。如今,全村九成的村民都加入了合作社,共流转土地3560亩,初步形成了4大产业体系。其中桃子、李子、春见、砂糖橘、葡萄等水果1060亩,700亩渝佛桃和近百亩葡萄已初见效益,腊梅、花椒等经济林种植逾270亩,蔬菜100余亩,水产养殖100余亩。

梅家村的“三变”处处彰显了农业改革创新带来的活力。近年来,潼南聚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推动“三变”改革社会化,坚持“三个尊重”“三个保护”“三个调动”,鼓励农户以土地入股为个人股,村集体以四荒地、山坪塘等入股为集体股,将土地资源、闲散资金等纳入“三变”体系,逐步盘活各类资源要素。

此外,潼南还创新资金整合机制,积极推进财政农业项目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提档升级。积极推动特色优质农业保险提标扩面,试点水稻、蔬菜、柠檬等种植保险,渔业、生猪、能繁母猪等养殖保险,水稻、蔬菜、柠檬、生猪等收益保险共计12个险种,实现政策性农业保险镇街全覆盖、七大特色产业全覆盖。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围绕粮食生产代耕代收、病虫害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等,开展“菜单式”半托管式服务或“保姆式”全托管服务,新型农业社会化组织达到27家。

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随着农业改革进程的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发力,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目标将在潼南广袤的乡村变成现实。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