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不打烊”的乡镇食堂

2018-10-08 14:42:01  来源:武陵都市报

秋阳照耀下的金溪温暖而美好。

国庆节前夕,伴着金秋的阳光,记者吃过中午饭便急匆匆地往全市十八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的黔江区金溪镇赶,准备做一个深度采访。到达金溪时,已是中午1点半,因为之前通过电话,镇党委宣统委员李宁早早便迎了上来:“吃饭了吗?”边说边领着记者一行往食堂走去。

扶贫工作人员在“不打烊”食堂用餐

得知记者已吃过午饭,李宁笑了笑:“那就办公室坐?”

在路过食堂门口的瞬间,记者看到,虽然过了饭点,但陆续有人走进食堂,或三三两两,或独来独往,一问,才知道是政府工作人员刚下乡回来,早上七八点钟就出去了,现在才回来吃午饭。“我们食堂‘不打烊’,每天都是‘流水席’。”正在记者疑惑间,李宁打趣地说。

于是,记者决定蹲守在这个“不打烊”的食堂里,了解这些不能按时吃饭的人,都下乡干了啥。不知不觉,已是下午3点过,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记者收获满满。

“不打烊”食堂暖胃又暖心

下午1点半,山坳村驻村负责人余波走进金溪镇政府食堂。作为驻村负责人,余波常常带领驻村工作队,利用休息时间走访“一对一”帮扶贫困户。

9月底的清晨略带些许凉意,大家还惬意躺在床上迟迟不愿起床的时候,他已经在赶往山坳村的途中。早上8点多到了山坳村,开始一天的工作。挨家挨户走访,深入了解贫困户的贫困现状,对新一天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蚕桑产业发展规划、生产引导、落实地块,农村公路扩建,危房改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余波认真核实每一项重点工作,就这样走着、访着、记录着,并对存在的问题一一梳理,归纳在册,转眼已到了中午12点。为不耽搁群众劳动,早日完成既定的工作,余波没有吃午饭,继续工作。

因政府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会,同事提醒余波该返回了,他才放下手中的“活儿”,告别群众,踏上了返镇的途中,1点半吃上了中午饭。

“去了就是解决问题的,多走几家,多看一看,才能弄清老百姓的需求,才能帮助他们谋出路,早日实现脱贫致富。”余波说,眼下正是脱贫攻坚关键时期,山坳村贫困程度深,脱贫工作一点不能懈怠。月底前山坳村要完成1050亩桑树栽植,农村公路扩建、房屋改建等任务要“交账”;全镇12月底前要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登记颁证,全域开展农村“三变”改革,土地流转+入股达80%以上,我们不能拖了全镇的“后腿”。哪里还能休息?多争取一点时间工作,就有希望早一点脱贫。

“回到镇上不管多晚,食堂留着可口的饭菜,驻村的时候经常都是靠方便面解决温饱。我们经常开玩笑说,方便面哪里去了?当然是到扶贫干部肚子里去了。”余波笑着说,驻村工作队经常自嘲是“方便面”干部。

长春村立体农业基地一角 记者 王道 摄

大学生村官10个月瘦了20斤

下午2点,一位年轻小伙直奔食堂,中等个头,皮肤略黑。他一坐下来,身旁的同事就打开了话匣子,告诉记者这位年轻小伙叫谢辉,扶贫10个月,整整瘦了20斤。

谢辉今年二十出头,大学毕业后,报考了大学生村官,选派到金溪镇政府。2017年底,谢辉作为驻村工作队员被派往山坳村,开始扶贫之路。初到山坳村,这个深度贫困村的村民生活之艰,“山沟”条件之苦,让谢辉吃了一惊:道路狭窄、坑洼不平,村舍低矮、房屋破旧,有的贫困户家里甚至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

“大事做不了,就从小事做起。”为了尽快摸清村情民意,他挨家挨户走访,主动帮助村民干农活,与村民拉家常,只要是村民的事,他都尽心尽力帮忙。入户、核查、走访、信息录入,成了谢辉的“家常便饭”。

大半年下来,他走访了村里的每一户,成了村民的“好朋友”。哪个贫困户的房子漏水了,他都记在心里,及时主动去帮忙;大到修路、发展产业,小到帮助群众搬动一砖一瓦,他都事事冲在前面。作为村里为数不多的年轻人,而且精通电脑操作,谢辉要负责村里大量的资料录入统计,因此,白天下村走访,晚上加班到凌晨是常事。

“走到哪里就吃到哪里,没有固定的吃饭时间点。”谢辉告诉记者,在一次次的走访过程中,和村民们的心更近了。有的时候没赶上饭点,也不好意思麻烦乡亲们,长此以来,生活无节奏、无规律,自然体重就下降了。

只要是群众的事都得当回事

“快点吃,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下午3时许,伴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交谈声,陆续走进了七八位工作人员。为了节省时间,他们一边吃饭一边总结上午的工作。

他们是区文化委干部职工一行,从早上8点就到金溪镇开展文化扶贫工作。山坳村、平溪村、岔河村、桃坪村……整个上午,他们穿梭于各个村(社区),对建设群众文化大舞台进行选址、看场地,耽搁了午饭时间。

“我们不同于驻村干部,不能每天进村入户,一次能解决的事情,就坚决不遗留到第二次,耽搁吃饭时间,这都不算事。”说起自己做的工作,区文化委副主任高续进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实在没什么可说的,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随后,金溪镇蚕茧站工作人员董泽森缓缓走进食堂,忙了一上午,神态疲惫。在食堂吃过饭后,恢复了些许精气神。

董泽森一早就到长春村检查养蚕育龄工作。他告诉记者,目前蚕龄处于五龄期,通过检查,发现只有30%适合进入下一阶段,还有70%需要缓些时间,才能喂养桑叶,未来几天他要定点进行技术指导,确保实现100%的达标率。

“扶贫路上没有大事和小事的区别,只要是群众的事,那都得当回事。”对于忙碌而艰辛的扶贫工作,董泽森说,生活可以简单,吃些粗茶淡饭,但是扶贫说到底是个精细活,也就是习总书记提出的“绣花功夫”,扶贫工作必须面面俱到。

扶贫无小事,从早忙到晚,吃住都在村,金溪镇驻村干部忙碌的身影成了脱贫攻坚战线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正是有他们的艰辛付出,才有来之不易的成绩。

据了解,在党委、政府和全体扶贫工作队的努力下,今年金溪镇新建村道34公里、产业路56公里、人行便道45公里,硬化村道45公里。实施人饮安全巩固提升工程5处,完成太极水库至金溪集镇饮水管道安装20公里;完成了平溪村水生态养殖项目2个大坝浇筑。发展蚕桑15000亩、水果5000亩、蔬菜5000亩,其中重点培育5000亩亩收万元立体农业示范片,推动全镇粮经比例结构优化调整到1:9;目前已完成5000亩亩收万元立体农业,新栽蚕桑2500亩,猕猴桃、蜂糖李、脆桃等特色水果5100亩,羊肚菌、辣椒、南瓜等蔬菜5350亩。(记者 费玉琼 文/图)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