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人古寨 记者 杨圣泉 摄
祭祀先祖活动现场 记者 杨圣泉 摄
三幺台的茶席 记者 杨圣泉 摄
重庆商报讯 记者昨日从市旅发委获悉,中秋假日期间,全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1051.3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2.53亿元。主城片区各大商圈、景区受到市民、游客青睐,都市旅游接待火爆,其中渝中区洪崖洞景区接待游客达21.6万人次。
都市旅游热闹非凡
洪崖洞接待游客21.6万人次
小长假期间,主城片区各大商圈、景区受到市民、游客青睐,都市旅游接待火爆。据初步统计,渝中区洪崖洞景区接待游客21.6万人次,南岸区长嘉汇弹子石老街接待游客16.33万人次,江北区观音桥商圈都市旅游区接待游客19.55万人次,沙坪坝区磁器口古镇接待游客18.86万人次,渝北区龙兴古镇景区接待游客3.55万人次,九龙坡区动物园接待游客6.6万人次。
同时,我市一些精品景区接待表现不俗。纳入市旅发委统计直报点的12个“百万游客俱乐部”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49.88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819.95万元。其中,南岸区南山植物园接待游客4.2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02.54万元;武隆喀斯特旅游区接待5.78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520.2万元;云阳龙缸景区接待5.48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546.75万元。
其他重点景区人气也比较旺。其中,酉阳桃花源景区接待游客1.75万人次,万盛黑山谷景区接待2.9万人次,江津四面山景区接待2.39万人次,涪陵武陵山大裂谷景区接待1.64万人次,奉节白帝城—瞿塘峡景区接待1.14万人次。
中秋泡温泉受热捧
缙云山北温泉接待逾10万人次
节日期间气温偏低,我市温泉景区吸引了大量市内、市外游客前来泡温泉。九龙坡海兰云天温泉度假区、贝迪颐园温泉度假区、渝北统景温泉、璧山金剑山温泉和巴南东温泉、南温泉分别接待游客2.66、0.79、0.32、1.44、7.91和5.66万人次。随着“北碚—中国温泉故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持续提升,北碚温泉旅游赢得了众多游客青睐,假日期间柏联温泉、云水温泉、心景温泉等各大温泉人气火爆。据测算,缙云山—北温泉旅游度假区节日期间接待游客逾10万人次,柏联温泉酒店、悦榕庄、心景温泉酒店、海宇温泉酒店等特色温泉酒店客房平均入住率超过90%。
丰收节带火乡村游
黄瓜山接待游客15.2万人次
今年9月23日是我国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刚好在中秋小长假期间,“共庆丰收,共享丰收”成为今年中秋节各区县乡村旅游一大热门主题,各大乡村旅游景区呈现红红火火的良好态势。主城区的江北铁山坪接待游客4.1万人次,巴南云篆山接待游客4.24万人次,南岸南山接待游客23.8万人次。永川黄瓜山接待游客15.2万人次,南川区生态大观园等纳入监测的乡村旅游点接待游客6.4万人次。
东南亚游仍受青睐
亚洲旅游人数占出境游71.2%
节假日期间,全市旅行社共组接团11.98万人次。从入境游来看,组接团入境旅游2196人次。入境游客主要来自:中国香港和台湾,以及新加坡、德国、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地,香港同胞来渝过节人数居第一位,占入境人数的17.3%;外国人入渝旅游人数占比较大,达71.4%,其中欧美地区外国人占比达42.4%。
从出境游来看,组团出境旅游16933人次。出境旅游目的地排名前十位的为:泰国、越南、日本、中国香港、新加坡、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德国、美国;气候温暖的东南亚市场仍是我市居民中秋假期的主要旅游目的地,前往亚洲旅游人数占组织出境旅游人数的71.2%。
中秋陪伴
中秋佳节,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困难群众的生活备受牵挂。连日来,爱心人士和青年志愿者纷纷来到他们身边,陪他们温暖过节。
在涪陵美心红酒小镇,爱心志愿者摆出长长的餐桌,烛台鲜花、月饼糕点琳琅满目。附近养老院的上百位老人围坐在一起,吃水果,唠家常,吃了一顿热热闹闹的团圆饭。据了解,红酒小镇在中秋节举行了一系列活动,节日期间景区游客量达2万余人次。
记者 郑三波 摄影报道
仡佬族在重庆有350人 聚居在武隆一个偏远山村
走进重庆仡佬族山寨 品尝“三幺台”中秋酒宴
重庆商报-上游财经记者 杨圣泉
这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仡佬族。
在重庆,目前有350人,聚居在武隆一个被大山环抱的偏远小山村里。
人数虽少,但他们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这个神秘的民族,现在生活得如何?他们有着什么样的独特生活习俗?在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来临之际,9月21日,记者来到我市唯一的仡佬族乡镇——浩口苗族仡佬族乡,探访聚居在这里的神秘仡佬族,感受他们的别样中秋节。
中秋庆祝丰收
杀牛祭祀先祖“竹王”
据浩口乡政府统计,该乡目前有汉族、有苗族、土家族、仡佬族、仫佬族、布依族、傈族等8个民族的人们居住,其中仡佬族有350人,主要聚居点在田家寨——一个具有200多年历史的仡佬族古寨。
由于长期和汉族以及其他兄弟民族杂居共处,仡佬族在衣、食、住及婚姻、丧葬、节日等很多方面已和当地兄弟民族大同小异,但也保持着自己一些独特的文化信仰、生活习俗。
比如,农历8月15日的中秋节,这天也是他们的“八月节”第一天(八月十五至二十日)。这天,仡佬族人除了也吃月饼、赏月亮,还会在此期间举行隆重的仪式,祭祀自己的先祖“竹王”,庆祝丰收。
见记者对仡佬族人的祭祀感兴趣,当地乡干部曾艳邀请记者参加当天晚上在田家寨古寨门前举办的“仡佬族祭祖先竹王”仪式。
记者下午随曾艳来到田家寨古寨门前时,这里已经彩旗飘飘,数百名仡佬族的男女老少,齐集在寨子的地坪上,穿着具有他们民族图案的新装,神情虔诚,等待着祭祀开始。
下午5点半左右,两名仡佬族青年把一个巨大的牛头抬上祭台,祭台正中挂有巨幅竹王像,两边打有“祖先老人”的条幅。
下午6时左右,祭祀开始,寨中最长者——“族老”开始祷告,祈求五谷丰登;乐队奏起“八仙”曲,同时鸣粉枪、放鞭炮。随后,在“族老”的指导下,台下的代表先后将盛着粮食、瓜果等祭品的篮子奉送上台,叩头祭拜。
特色“三幺台”待客
客人喝醉喝尽兴主人才高兴
中秋节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仡佬族人热情而真诚。9月22日晚上,记者应邀参加了当地仡佬族朋友的特色宴请——三幺台。
赴宴前,54岁的仡佬族人老邹善意提醒我,仡佬族人在娶亲嫁女或重要节日宴请非常重要的宾客时,才会办“三幺台”酒宴款待,这天只有客人醉了主人才会最高兴。因此,这天赴宴的客人,一定把好度,一定要喝好,喝尽兴,但又不能醉得找不到回家的路。
下午6点半左右,在极具仡佬族特色的田家寨一个餐厅,伴随着主人热情的仡佬族敬酒歌,宴会开始了。
宴会第一台,称茶席,主人上了一道特别的茶汤辅以各种糖果点心(即核桃、板栗、花生、白果、葵花籽等),主客相互寒暄问候,热络感情。茶汤一般采用的是当地有名的老荫茶加肉丁以及秘制的调料熬制而成。一般的情况下,喝了这个汤,酒量会大增。
第二台称酒席,主客双方都喝白酒,菜以凉拌猪耳朵、猪肚、猪舌、香肠、盐蛋等各种凉菜为主。当天,主人拿出了他特酿的杨梅酒。而这款酒背后有一个故事:在村里有两株近300年的杨梅古树,当地称之为“杨梅王”。公树向来只开花不结果,母树则既开花又结果,个头不大,但大小均匀,属于野生杨梅,特别适合用于制作杨梅果酒。因此当地一直有取母树杨梅做酒的习惯。这一习惯沿袭下来,杨梅酒成了当地的特产。该乡近几年将杨梅作为特色产业发展,现在种植面积已近5000亩,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杨梅之乡”。
喝着香醇的杨梅酒,听着“杨梅王”的故事,不知不觉,客人有些醉了。
酒过三巡。第三台称为正席。上的菜为扣肉、酥肉等“大菜”,另有炒荤菜、素菜等招待客人。从此直至宴会结束,主人以客人喝醉为最高兴,客人不放筷,主人必须陪到底。
类似汉族人“摸秋”
仡佬族有“偷新”庆丰收习俗
吃了“三幺台”出来,朋友邀请记者去“偷新”。
“偷腥?偷什么腥?”记者不解,朋友笑弯了腰。他随后解释:在中秋节,类似一些汉族人“摸秋”的习俗,仡佬族人有“偷新”庆丰收的习俗:即在晚上你可“顺手牵羊”采摘他人的瓜果蔬菜,而主人会以此为乐,捂着嘴笑,即使看到也会装作没看见,更不会上前制止。
乘着酒兴,记者一行来到村头一棵梨树下,摘下几个就啃,虽然动静很大,主人就是不出来!
经过几天的采访,记者感受到了古老仡佬族特殊的民族魅力,度过了一个别样的中秋节。仡佬族人在重庆虽很少,但他们却在自己深爱着的家园,按自己的习俗、爱好,自由自在地生活着。
相对于其它地方,这里虽然相对封闭,但随着交通的改善,乡村旅游的兴起,无论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田家古寨,清香的老荫茶,香醇的杨梅酒,都将是这里发展的契机。
重庆商报-上游财经记者 刘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