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发出通报,以极为严厉的措辞直指当地存在的违法违规开矿、水电设施违建、偷排偷放、整改不力等行为。
随后,100余名当地党政干部因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被问责,其中包括3名副省级干部、21名厅局级干部、44名县处级干部。
祁连山被称之为“中国西部的天然生态屏障”,但长期过度开发与破坏导致这里“遍体鳞伤”。这份问责清单,问责的不仅是一时的“不作为、乱作为,监管层层失守”,而且暗含着地方政府在发展思路上的“错位”与“偏离”。
一年过去,经过深刻的反省与谋变,甘肃以十大生态产业体系开启了“转型元年”。“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主要经济指标遭遇下滑挑战的背景下,甘肃将交出怎样的答卷?
“靠山吃山”可休矣!
在甘肃省政府新闻办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政府办公厅主任滕继国表示,甘肃今后将不在祁连山这样的“母亲山”、黄河这样的“母亲河”上动心思,打主意,而是要探索一条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推动绿色发展的新路。
在正式场合将祁连山称为“母亲山”,这并不多见。以往很长一段时间,当地政府文件中的祁连山总是与“找矿、勘探、开发、经营”等关键词联系在一起。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达265.3万公顷,东西长800公里,接近北京、天津两市面积之和。在甘肃境内涉及张掖、武威、金昌3市8县区。
据了解,祁连山的生态破坏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森林砍伐为主,逐步发展为大范围的矿山开采和小水电开发。
特别是近10年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发展方式将当地引入“陷阱”。大规模的探矿、采矿活动,造成保护区局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表塌陷。在2014年10月国务院明确保护区划界后,仍有3宗涉及保护区核心区、4宗涉及缓冲区的违法违规矿产项目在延续,由此造成的污染排放现象令人触目惊心。
同时,甘肃在祁连山保护区域内的黑河、石羊河、疏勒河等流域“违规审批”“未批先建”了42座水电站,导致下游河段出现减水甚至断流,水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许多地方出现了山泉干涸、草原退化。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丁文广向甘肃省政府提交的《关于构建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型管理机制的建议》直言:如果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继续破坏下去,河西走廊的生命水将彻底断流。
中办、国办的通报公布后,甘肃省痛定思痛,全省上下深刻体会到了“猛击一掌的警醒和教训”,开始逐项研究制定祁连山整改方案。
截至目前,144宗矿业权关停143宗,另有1家天祝煤业以扣除方式退出;111个历史遗留无主矿山完成恢复治理;42座水电站完成分类处置,25个旅游项目完成整改和差别化整治。同时,筹措约50亿元财政资金,采取宜林则林、宜草则草、乔灌草结合的方式,开始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修复……
一年过去,曾被生态破坏问题困扰的祁连山逐渐恢复生机。同时,省委、省政府以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突破口”,彻底斩断 “靠山吃山”的传统发展方式,开始探寻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转型之路。
一份绿色“施工图”
站在“转型元年”,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构建十大生态产业体系的新思路。
今年1月,几经调研论证,省委出台了《关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通过培育发展清洁生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先进制造、文化旅游、通道物流、循环农业、中医中药、数据信息、军民融合等十大生态产业,坚定走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崛起之路。
随后,省政府出台《甘肃省推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划》,共确定了265个、总投资8200多亿元的绿色生态产业重点项目。
截至目前,十大生态产业专项行动计划已印发,设立了绿色生态产业发展母子基金,梳理形成了系统完善的十大生态产业政策汇编,明确了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作战图”和“施工图”。
据省财政厅介绍,为支持十大生态产业发展,甘肃省已设立总规模为2000亿元的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基金,全力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目前,政府首期出资20亿元,采用母子架构,母基金规模400亿元,撬动社会资本参股设立10支子基金。以后年度根据基金运作、资金需求及财力逐步扩大政府出资规模。
前不久,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仁健在首届甘肃祁连山高峰论坛开幕式上这样说道:“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比其他省份更加珍视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坚决不要带水的、带菌的、带灰的、带血的GDP。”
甘肃的生态地位极其重要,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黄河、长江、内陆河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然而,这里的生态基础又极其脆弱,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分别占89%和18%。
“甘肃全面转型发展的意义重大。”有分析指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统筹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仅展现出甘肃的现实选择与未来图景,而且预示着“靠山吃山”的传统发展方式已走入了终点。
“绿意满满”的新希望
事实上,对甘肃而言,“转型元年”的开启也并不轻松。
就在甘肃以祁连山整改为契机,全面筛查省内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对其中的矿业权、水电站等建设项目进行甄别、全面整改的时候,经济指标出现了下滑。
去年,甘肃经济增速仅为3.6%,投资下降40.3%,在全国31个省区市GDP增速排名中倒数第一。近日,甘肃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0%,增速仍然低于全国6.8%的平均水平。
不过,在有关专家看来,去年的3.6%和今年上半年的5.0%,都承载着“绿意满满”的新希望。
就去年而言,甘肃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在逐步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了一倍多,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1.3%,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长8.7%,三产增加值占比提高到52.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比例都高于经济增速,民生事业没有受到影响,这为今年全面实施十大生态产业体系提供了条件。
今年上半年,甘肃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2.5%,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6.7%。其中有两大看点值得关注:一是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长3.6%,呈现出工业企业效益持续向好、生态产业成效明显的特征;二是全省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200亿元,同比增长40.2%,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41.7% ,这表明甘肃在“一带一路”上的黄金通道优势和中欧、中亚、南亚、中新南向的通道优势都在转化为对外贸易优势。
有关专家指出,“这些数据表明,甘肃已开始摆脱过去那种大量消耗资源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十大生态产业体系正在重塑甘肃开放发展的新优势,展现出新的发展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