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2018-08-06 14:57:29  来源:光明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对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助推农业现代化

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我们党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问题。新中国早期我们党就确定了包括农业在内的“四个现代化”基本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今年年初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题,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这一系列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形成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框架,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要做大做强高效绿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乡村服务业、乡土特色产业、乡村信息产业,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适应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要求,不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集体所有制有效实现形式,盘活农村集体资产,构建集体经济治理体系,形成既体现集体优越性又调动个人积极性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如引入产业化经营的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家庭农场等经营模式和“互联网+农业”、大数据农业等新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实行所有权归集体、使用和收益权归农户的制度。为适应农业现代化、规模化发展需要,在保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需要进一步探索土地流转机制、宅基地使用机制,实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当前,有些地方存在农村集体产权混乱的现象,为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要探索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健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登记备案机制,确定集体收益分配权,落实农民对集体经济活动的民主管理权利,进行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要构建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治理现代化

我国生产力布局不平衡,城乡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农村治理现代化的水平相对较低。乡村振兴战略是富农兴农的重要战略,是促进农村治理更加公平的有效举措,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村治理现代化。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坚持自治为基,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推动乡村法治现代化,坚持法治为本,树立依法治理理念,强化法律在维护农民权益、规范市场运行、农业支持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等方面的权威地位;要提升乡村德治水平,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此外,构建平安乡村也是农村治理现代化不可或缺的方面。

实现乡村振兴,要着力建设生态宜居型乡村。由于大部分农村地区长期以来采取粗放的发展方式,有些地区生态平衡被打破。为此,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实行集约化经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村水土,改进农村厕所,科学规划生产、居住区域,使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建设乡风文明村镇。农村精神文明是农村发展的血脉,只有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美丽乡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三农”问题才能有根有魂。对此,在振兴乡村战略中,要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农村科技发展、农村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农村法制建设、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农村文化体制建设等。建设公共设施齐全的乡村。农村公共设施短缺是农村发展的短板。在城乡融合的机制下,解决农村公共设施滞后问题,要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加快农村公路、供水、供气、环保、电网、物流、信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乡村振兴战略有效提高农民收入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提升农民素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解决好人的问题。要适应建设现代化农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需要,就必须大力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当前,农民的科技、文化及受教育水平不高,直接制约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要努力提升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和职业素养,提高他们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

促进农民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改革户籍制度,打通城乡之间的区隔。解决返乡农民工和沉淀在农村的农民就业问题,需要政府创造条件,实行农村工业化,延长产业链,发展农村容纳劳动力强的第三产业。适应国家提出的“双创”要求,农民要增加收入、获得富裕的生活,就需要在第一产业创业方面主要着眼于产业化规模化,第二产业方面主要集中于延长农产品加工链条,第三产业方面主要是涉农服务。

加大对农民的支持力度。在城镇化过程中,我国已经发展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历史新阶段,需要城市、工业给予农村、农业支持,需要国家给予农业补贴和其他如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等政策性支持。对于农村基础设施长期滞后的现状,需要政府补短板,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农村贫困地区,需要通过精准脱贫政策,如期在2020年使农村摆脱贫困。

总之,我们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充分认识乡村振兴战略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作用,适应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有力推动“三农”问题有效解决。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