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贵州省黔东南州创新旅游扶贫发展模式观察

2018-07-17 08:45:25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做大美丽文章谋赶超

漫步在黔东南的村村寨寨,每一个村寨给心灵是不一样的新鲜,不一样的体验。

独特的异地民俗风情,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求趣、求知”的多方面心理需求,这让黔东南成为旅游的新高地。

做大美丽文章谋求新跨越,让更多的游客向往黔东南,通过旅游业带动精准扶贫,这是黔东南共同的认识,共同努力的目标。

围绕建设“原生态苗侗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和“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目标,紧扣原生民族文化资源,着力在文化旅游融合上做文章,在文化挖掘与传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营销、培育精品景区、开发旅游产品等方面发力,酿制了一坛香醇的旅游“美酒”。

顶层设计先行。一张蓝图徐徐展开——黔东南旅游发展的品牌形象、空间格局、战略举措及支撑项目擘画凝聚在《关于加快黔东南州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上。突出“一村一品一游、一县一特色一亮点”,形成“歌舞为沸点、美食为吃点、文化为看点、山水为玩点”的旅游产品体系。

为加快中国苗侗风情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创建步伐,黔东南以建设“中国民族乡村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州委、州政府明确提出“一县一品一特”的发展战略,成立了领导小组、制订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定制了时间表,完善投融资体制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出台扶持政策,切实抓好旅游安全等,为各项相关工作稳步开展制定了严密保障措施,在2年内成功创建中国苗侗风情国际旅游目的地。

抓建设只是手段,促进发展才是核心。

黔东南已经列出发展的目标表:到2020年,黔东南基本形成全区域全产业链的旅游产业体系,全州内外接待游客达到1亿人次左右,游客平均停留天数达到2.5天以上,人均消费达到1000元以上,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000亿元,打造成以生态文化和民族文化为支撑的休闲、养身、度假胜地。

贵广高铁、沪昆高铁陆续通车,黔东南州境内高铁通车里程接近全省一半,迈入了高铁时代。

随着交通网的密集布局,旅游产业借势起飞。

让世界旅游向往美丽之州

2016年1月,贵州入选《纽约时报》全球最值得到访的52个旅游目的地,入选理由是苗家山寨和侗家山寨保留了不紧不慢的舒适节奏和最淳朴的真实感,黔东南州正是贵州这方面的代表。

2016年4月12日,法国知名电视纪录片栏目《相约未知地带——贵州篇》在法国电视台二台开播,展示了黔东南州榕江县开阳苗寨淳朴自然的生活场景,吸引了法国523万观众。

今年初,作为春晚分会场的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彻底“火了一把”,一场流光溢彩的歌舞表演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目光。春节期间,肇兴景区接待游客数量超12万人次,同比增长85%。

“创建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中国民族旅游乡村旅游示范区,必须要突出黔东南核心吸引物,用最炫产品吸引国际游客。”州旅发委主任王建华说,“文化与旅游融合生辉,大美黔东南正逐步向世人展现,让世界看见,让旅游体验得到,推动全州旅游产业井喷式增长。”

山水为韵、文化为魂、产业为基。黔东南通过文旅融合大做文章,美丽黔东南的形象被雕琢得更加立体、生动,往昔动人的面庞如今更加红润。

要让海内外的游客到黔东南进行深度体验游,感悟最炫的苗乡侗寨情,在黔东南寻找到乡愁,让游客爱上黔东南,在黔东南消费,促进全州发展,除了抓好产品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关键是要让游客知道黔东南旅游的个性、看点、吃点、玩点。

于是,强势推广“苗乡侗寨情·大美黔东南”旅游品牌成为重要利器:

——围绕“苗年苗节”“侗族大歌”求突破,通过“中国传统村落·凯里峰会”等重要载体,宣传和展示“苗乡铜寨情·大美黔东南”旅游品牌,让黔东南的美飘起来,响起来。

——按照“高端展示、受众对外”的思路,加强媒体合作,策划一系列苗侗风情高端活动,做到“月月有主题,天天有新闻”,让黔东南旅游高频率、多密度地出现在游客眼中。

——黔东南州还针对旅游市场特点,为广大游客准备了丰富的文化节庆活动,有宝库偶苗族姊妹节、苗年、侗年、龙舟文化节、仰阿莎文化艺术节、侗族大歌节等,有效撬动市场,拓展了旅游扶贫市场新局面。

数据显示:2017年,黔东南州接待旅游总人数9351.53万人次,同比增长39.49%,旅游总收入777.75亿元,同比增长40.47%。

“独特的旅游产品加上高密度的精准营销,让黔东南成为更多游客心中首选目的地。”王建华说:“游客纷至沓来,为全州盛开旅游扶贫‘幸福花’,输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源源不断的游客来到大美黔东南休闲度假,全面带动了以民族工艺为主的服务业发展,全州以服饰、刺绣、银饰、蜡染等传统手工技艺为主的工艺美术品生产服务单位共有4798个,个体工商户4106户,直接催生了100余家民族民间文化工艺品生产企业,解决了2.5万当地人就业,间接带动就业人员10余万人,实现收入174496万元。

共享旅游发展大红利

盛夏时季,走在苗乡侗寨,处处荡漾着生机。

山坡蓝莓飘香,小院游客熙攘。麻江县宣威镇翁保村乌羊麻寨靠发展蓝莓产业和乡村旅游,全寨34户贫困户125人2015年全部实现脱贫。

乌羊麻寨只是黔东南乡村旅游扶贫体制机制改革和“三变”改革的一个缩影。

如何让人民共享旅游发展大红利?黔东南给出了答案。

抓培训,让村民参与到旅游服务中。建设16个县级文化产业园区,完成绣娘、工匠艺人等文化传承人培训5000人以上,建成10个以上绣娘产业园、10个以上绣娘专业合作社、1000个以上锦绣坊,培育10户以上文化扶贫龙头企业。2017年共开展推动乡村旅游组织化经营,积极开展乡村旅游人才培训68期,培训1.3万多人次。

“往年,云雾缭绕的茶园美景只有茶农们自己欣赏,今年却‘卖’出了钱!”大塘镇党委书记张洪智高兴地说。

作为雷山县的茶产业核心示范基地,坐拥2.84万亩茶的大塘镇,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茶叶销售,与贵州瓮福集团签订茶叶产业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投入3600万元新建茶叶深加工厂、茶吧、低产茶园改造等,发展集观光、休闲、娱乐、旅游、文化、体验互动为一体的生态茶观光园,让“茶文化”带动“茶经济”。

“茶旅”融合发展仅是大塘镇由极贫乡镇向旅游风情小镇转型升级,以卖“旅游饭”实现脱贫摘帽的路径之一。

丹寨是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能否利用资源优势,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带动当地群众脱贫?对此,万达创造性地提出了以旅游景点为基础,引入非遗文化和苗族特色项目为核心的旅游小镇方案——捐赠8亿元建设丹寨万达小镇。

2017年7月3日,丹寨万达小镇正式开业,独具特色的苗侗文化建筑、神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世界上最大的水车以及其他完善的配套设施为小镇吸引了众多游客。

“我们做这个旅游小镇,是要搭建一个平台,把整个丹寨县所有的旅游资源嫁接进来,把周边的旅游景点集合起来,把目的地变成了集散地,目前我们已经签约了131家旅行社。”在贵州省丹寨旅游小镇项目负责人陈洪涛看来,万达旅游小镇给了丹寨一个发展经济的支点。

在万达小镇的带动下,丹寨县2017年接待游客总人数达310万人次,同比增长24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356%,实现了“井喷式”增长。

黔东南在发展总结探索出了“三共三带”(共建、共管、共建;合作社带户、景区带区、企业带县),形成了“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户”“贫户+合作社”“景区+农户”“合作社+众多村民”“企业带县”“旅游+民族工艺”“党社联建”。

通过“三共三带”模式式的带动,全州发展乡村旅游带动1.5万余个农村劳动力就业,助推旅游脱贫1.98万户达59438人。

亮眼的成绩单是对山水与文化交相辉映,是对“以美丽回答一切”的黔东南最好回馈。

固“根”守“魂”留住乡愁

在这里歌唱不是什么余兴节目,而是全部生活的起点和终点,全部都是历史的凝炼和传承,文化的贮存和展开。这里跳舞没有华丽的舞台,是一类人的文化情结,是一个民族赞美生活、讴歌生活的情调,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依托。

权威数字显示,黔东南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79.3%,其中苗族人口占42.2%,侗族人口占29.7%,是全国苗族侗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且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成了多彩绚丽的民族风情。苗族服饰、侗族服饰、银饰等服饰民俗,台江苗族姐妹节等节日民俗,雷公山地区、都柳江沿岸的苗族吊脚楼、侗族鼓楼等建筑民俗都富有民族性。

作为脱贫攻坚主场战略,全州有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4个,目前贫困人口55.6万人,贫困户15.2万户,共有342个村被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

如何让342个村村民都吃旅游饭,让旅游大发展的红利惠及众多村民?

“民族文化是黔东南文化的‘根’和‘魂’,而民族文化的‘根’和‘魂’就在几千个古村落里。”黔东南州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王建华认为,关键是突出用好用足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两个宝贝”,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坚守“三共三带”发展模式,让村民笑起来、富起来。

近年来,黔东南先后“诞生”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保护办法》等一系列地方性政策法规,使民族文化保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黔东南将充分利用便捷的交通优势,将一个个独具特色的各族村寨串成美丽动人的项链,让游客体验“时光边缘的村落”的神韵,让村民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快速富起来,保护好民族文化的“精气神”。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