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板,今天的帐我们结算完了,再给你给1000元定金,还等20天我们又来你家买仔猪哈,你不要卖给别人,要讲诚信哟。”购买仔猪的猪贩子,在临上走时,对王志再三嘱咐道。7月12日上午,扶贫工作队员在进村入户走访时,亲眼目睹见到了这一幕。
天有不测风云,一场车祸如雪上加霜。
王志,太和乡太和社区1社人,家庭人口6人,上有父母,下有两个孩子,一个在读高中,一个在读小学。在2015年秋天,因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使本不富裕他,在家庭上犹如雪上加霜,在近一年的治疗中,不但花光了自家微薄积蓄,还负债近5万元。
经县人民医院鉴定,县残联核准,为一级残疾人,属因病致贫的贫困家庭。
身患残疾,敢问路在何方?
2016年底,王志病情虽有好转,确留下了下肢必能完全行走的残疾人,更不能从事体力劳动的一个“废人”。他日夜思虑,为了一家人还能继续生存下去,能让父母安度好晚年,让孩子完成学业,我不能坐吃俸禄,白痴白活,该想一个什么办法来支撑家庭的一切开支呢?
2017年年初,帮扶责任人走进了他家,了解其家庭现状和思想想法后,两人反复琢磨,仔细推敲,根据自己家庭实际,确定发展生猪养殖业。当一拍定案后,拦路虎又来了,投入资金从哪里来?
帮扶责任人想到了一条扶贫政策,利用金融贷款为他解决了5万元投入资金,家庭养殖场建设开始了,为了减少投入开销,他利用自己过去的旧宅基地和晾晒烟棚,短短3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养殖场建设。
仔猪、饲料、草料加工机械购买成本又缺资金,他不耻家贫,厚着脸皮又找亲戚朋友四处借债,筹集了10万元资金,2017年5月购买了第一批仔猪,
好事多磨,屋漏又逢连夜雨。
仔猪进圈后,他精心呵护,悉心饲养,由于没有防疫治疗能力,养殖不到3个月时间,就死去了三分之一,沉重的打击,犹如晴天霹雳,呼天不应,叫地不灵,使他晕天眩地,试问苍天?发家致富怎么就这么难啊!
加之缺乏科学养殖技术,养殖成本一直偏高。年终核算,亏损近3万元,父母埋怨,妻子谴责,他一声不吭。
性格倔强,光明大好显现。
憨厚朴实的王志,走路虽然一瘸一跛,性格却十分倔强,很多好心人劝他放弃生猪养殖,免得亏损太多,可他看准了的问题,九头黄牛也拉不回来他。他总结经验,盲目蛮干是失败的教训,他多方说服家人,要将养殖企业继续干下去。
去年冬天,他找来生猪养殖技术书籍,在理论上熟读熟记。又询问周边养殖大户,如何管理?如何防疫?如何配兑饲养饲料?获得了较为丰富的养殖、防疫、管理技能,还聘请了乡畜牧站高级技术师为防疫治疗顾问。
经过他半年不懈努力,笔者现场一一清点,王志养殖场饲养母猪13头,仔猪43头,尚未出栏的成品朱56头。每个角落都是嗡嗡直叫的猪声。
“有现在发自的今天,我要感谢党的政策,感谢扶贫工作队的精准帮扶,感谢我老婆给了我极大支持。”贫困户王志发自内心说道。我13头母猪,每头每年产仔猪18只,全年就有200余只仔猪,留存120只自己饲养,就不需拿钱去市场购买了,剩下的100只,就出售给刚才那些仔猪贩子,可获得纯利4万元,全年可出售肥猪120头,可获得纯利16万元,一年就能偿还过去的欠债和成本了,明年的收入就是我自己的了。
王志精神焕发,喜形于色,真是一位身残志不残的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