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我国每年倒掉约两亿人一年口粮 价值达2000亿

2014-07-02 08:50:16  来源:央视

【一个仍处在发展中的大国,奢华浪费之风却开始蔓延,从好端端的食物到厨余垃圾,我国每年就要倒掉约两亿人一年的口粮。难道是国人真的都富裕到这种地步了吗?】而就目前而言,我国仍然还有一部分人营养不良,更有一部分人吃不饱。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严重的食物浪费现象?

谁“思”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伴随着从“吃饱”到“吃得营养”的过程,我国餐饮消费以惊人的速度增长:1988年全国餐饮消费大约360亿元,2008年增至1.6万亿元,2010年达2.3万亿~2.5万亿元。随之而来的却是大量的浪费,中科院院士王志珍曾经指出,近年来,全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可养活约2.5亿人,折合粮食约800亿公斤,相当于我们粮食总产量的15%。在中央倡导“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以来,全社会在餐饮消费方面,节俭意识有多大程度的改善?我的同事在南京跟拍了泔水工人普通的一天,从他们的角度看看,近两年来,餐厨垃圾剩余量有没有变化?

六月的南京已是酷热难耐,下午一点,老裴做着出发前的准备。

老裴:东西都还在吧?

小田:东西都在!

和他搭档的小田37岁,安徽亳州人,他们是两名泔水收集工人。泔水,学名餐厨废弃物,指居民日常生活以外的食品加工、餐饮服务等活动中产生的食物残余和废弃食用油脂等废弃物。老裴和小田所在的南京立升废油脂回收处理中心,是南京市江宁区唯一的一家有资质的回收、加工废弃食用油脂的单位,处理中心的六条废弃食用油脂收集线路覆盖江宁区370多家单位,包括酒店宾馆、餐饮企业、食品加工企业、机关学校食堂等,回收的废弃食用油脂加工成工业原料油脂用于工业生产。

老裴:走吧!在这里等着,我来开门。

打开厂门,拉泔水的车顺着一段颠簸的山路开出,这一天的泔水收集工作就算正式开始了。老裴今年46岁,南京本地人,2007年工厂下岗后,来到这家废油脂回收处理中心工作,2010年与刚入厂的小田成为搭档。从周一到周日,一周七天,一天两趟,他们开着车按照事先划定好的路线收集泔水。午餐和晚餐后,是一天中他们最忙碌的时候。今天的第一站是一家工厂的职工食堂,做完登记后,车辆停在了食堂的隔油池旁。老裴从车后取下收集桶,小田从一侧取下掏泔水用的漏勺。夏天的下水道旁恶臭难当,蚊蝇滋生,这却是他们最熟悉不过的工作场景。小田先用漏勺搅拌泔水池,让下面暗红色的油脂浮上来,然后用漏勺一勺一勺的舀进收集桶中,收集桶快满时,老裴用事先准备好的塑料泡沫将桶身稍加擦拭,然后将泔水倒入车斗内的收集箱,来回反复,直到漂浮于水面的油脂收集干净才离开。一路上,腼腆的小田很少主动说话,几乎每次都是老裴问一句,小田回一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泔水工老裴与同事正在捞泔水

老裴:你媳妇什么时候回家?

小田:过段时间。

老裴:过段时间回家?

小田:恩

老裴:过段时间回家,小孩就放假了。

小田:回去把小孩接过来

老裴:把小孩接过来玩玩。

因为泔水每天都需要有人收集,小田很少有时间回老家,而家里的农活和照顾老人和孩子都是由小田妻子一人承担。这两天,小田的妻子从安徽老家来南京看他,老裴为了让小田早点回去陪家人,今天的泔水收集工作也进展得比平时更快些。第二个泔水收集点是大学食堂,打开井盖,一股刺鼻的恶臭铺面而来。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你们戴过口罩吗?

老裴:我们也想戴口罩,有时候戴口罩,有的太热,也不方便,摘上、摘下手脏,也不方便,戴口罩,那是最好的,习惯了也无所谓了,不管什么工作,干一行,就爱一行吧,不是太喜欢,不管脏不脏,这工作没有人干怎么行,掏大粪的也不是得有人干?

隔油池除了废油脂,还有大量的食物残渣,不但恶臭扑鼻,工作量也大了许多。

经济半小时记者:你这个一天大概要提多少桶?

老裴:我们正常一般下来,正常的话,大概一天下来,一天下来六七十桶这样子。

经济半小时记者:你们是周一到周五,还是一周七天全部上班?

老裴:我们一周上六天。

经济半小时记者:六天。

老裴:有一个休息,大半天,就跟服务行业一样,你想休,休不了,餐饮行业……自己调节一下,休息一下,正常休息不了,自己时间自己安排,安排休息的。

每到一个泔水收集点,都是小田一勺一勺地舀,老裴一桶一桶地提。作为泔水收集的工人,老裴对于餐饮企业泔水的变化感受很明显,他告诉我们,虽然现在每天的工作量不小,但是和前两年比起来,每个点收集的泔水量比过去减少很多,工作也就轻松多了。

老裴:我们这个……我们自己干活都有亲身体会,现在政府抓这一块,现在量少多了,减少了最起码有一半50%,这个量,这个看出来。

经济半小时记者:像以前这个井大概能弄多少?

老裴:现在这个井我们桶弄出来……两桶都捞不着,能捞到两桶就是好的。

下午三点半,小田将今天收集到的泔水倒入收集池中,今天下午的泔水收集工作就结束了, 从下午四点到晚上七点,小田可以好好陪陪妻子,这是他们一年难得相聚的时间,而老裴则走到休息区旁的绩效栏前查看每次收集泔水的量,平均每个人每个月20多桶油,这些油都是泔水经过单位隔油池过滤收集后被他们运送到这里。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正规泔水回收公司收不到泔水

学生浪费触目惊心,不当家不知茶米贵

老裴和小田收集的主要是废弃油脂,看着成箱的油桶往车里装,可以想见这些舌尖上的浪费依然严重,近段时间由于国家相关部委的严格要求,公务用餐明显减少,一线泔水工人老裴自己也明显地感受到了,但是目前,餐饮企业点餐浪费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记者随机走进了一些餐饮单位和部门,一起来看看现在什么样的企业或者单位浪费还比较严重。

这是一家位于位于南京市雨花区的中餐厅,中餐厅所在地二层小楼墙体为青砖砌筑,形体整洁,属于中档消费水平。顺着台阶记者走进餐厅,表明来意后,记者向厨师长询问餐厅泔水的产生量。厨师长指了指旁边的泔水桶表示午饭后泔水也只有桶底那么一点。

厨师长:现在吃得浪费也不是很多,以前多,现在也不多了,我们现在点菜不建议点多,够吃就行。

记者随后来到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的一家四星级的酒店,正好碰到酒店后勤人员在搬运午餐后产生泔水。

记者:这个是厨余垃圾,这个是餐厨垃圾。

负责人一:昨天晚上加今天的早餐和中餐的量。

负责人二:现在生意不好。

记者:你们现在收得多吗?

后勤人员:不多。

负责人一:现在光盘行动,他们收不到了。搞得以前收泔水的人给我们提意见了,说收不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食堂内满溢的泔水桶

调查中记者发现,随着“光盘行动”日渐深入人心,餐饮企业的食物残余量也明显减少,但是在大学食堂,记者却有意外发现 。在这所大学餐厅进门处的收餐台,服务人员正熟练的将同学们送来的餐具进行分类,然后将剩余的饭菜倒进泔水桶中,收餐台旁摆放着一大一小两个泔水桶已经装满。记者查看了泔水桶,基本上是同学们没吃完的米饭,肉类和蔬菜,像这样的收餐台一楼就有三个,二楼有两个, 在前往食堂二楼的楼道内帖着光盘行动的海报,上面写着“先光盘后清桌、节俭文明你我”的宣传标语。二楼的炒菜区,这三位女同学吃完饭正在聊天,餐盘里却剩下大量未吃完的饭菜。旁边的餐桌,就餐的同学留下吃剩的菜和大半盘米饭就离开了。很多学生都把装着剩菜剩饭的餐盘放在收餐台,记者观察一段时间后发现,多数女生都会剩下一些米饭,而且几乎所有人的饭盘内都剩有没吃完的食物。米饭、白菜、蒜苔、冬瓜汤、香肠,鱼,几乎每一种食材都有剩下的。记者仔细查看一楼和二楼的五个泔水桶,每一个泔水桶基本上都快装满了,记者粗略地估算了一下,一个盛满的泔水桶以最少的100斤计算,一顿晚餐最少要浪费至少500斤的食物。在一旁清理餐台的服务员说,学生们就餐时浪费很严重。

经济半小时记者:现在一顿的话,能剩这样的桶几桶啊?这个已经满一桶。

服务员:这是今天这一顿。

经济半小时记者:今天这一顿?这已经一桶多了。

服务员:一顿要一桶多。

这名服务员熟练的将一盘盘剩下的米饭和蔬菜倒进泔水桶中,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这些没吃完的食物就变成了泔水 。

经济半小时记者:你们这个餐饮垃圾是怎么处理的?

服务员:每天都有专门的人过来拖呀。

经济半小时记者:就是泔水。

服务员:都有人拖。

当记者询问泔水收集人员的电话时,餐饮单位的后勤人员均表示不清楚,对于每天泔水的产生量也从未统计过。

服务员:我还真不知道他的电话号码。

记者:他每次怎么来的呢?

服务员:他有时偶尔来一次。

记者:你们一天多少量?

服务员:这个谁知道,从那知道?

随着调查的深入,记者发现,除了大学食堂浪费现象严重外,一些工厂的职工餐厅的食物浪费的现象更为严重。这是一家空调制造企业。记者午餐时间进入职工餐厅,就看到四个已经装满的泔水桶,装的基本上都是未吃完的饭菜,在这里就餐的工人,将吃剩下的饭菜倒入收餐台中,记者留意到,大部分工人都会剩下饭菜。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大学食堂内几乎没动过的食物成了厨余垃圾

记者:这么多没吃完不浪费啊?我看你们都没吃完,不浪费啊?

面对记者的疑问,就餐的工人都默不作答。随后记者找到了该职工餐厅的负责人。

记者:你们现在有多少员工就餐呢?

餐厅负责人:大概七八百人。

记者粗略计算了一下,以每桶泔水80斤计算,四桶泔水320斤,以800人就餐算的话,平均每人产生的泔水就高达0.4斤。为何职工餐厅会产生如此之多的泔水?在另外一家工厂食堂,记者找到了答案。

记者:你们一天能收多少泔水?

餐厅员工:你看。

记者:一桶是吧?

餐厅员工:对,已经满了。

记者留意到,这个直径接近半米,高接近一米的圆桶已经基本装满,靠近窗口的圆桶也装了一大半,但是餐厅的员工告诉记者,因为是周末,吃饭的工人少,今天的泔水量已经比平时少多了。

/Page/

餐厅员工:我跟你讲,我们这个食堂泔水很多,一上午就4桶。

记者:为什么这么多?

餐厅员工:还有时候6桶。为什么这么多!我们这的饭免费,尽管吃,5块钱3个菜一个荤两个素,七块盖浇饭什么的。

记者:因为免费,所以大家吃不完就多打一些。

餐厅员工:你说管着他不让他多打,不行,说吃不饱。打多了吃不掉就往这里面倒。

记者:这真可惜。

餐厅员工:你看这可惜。有管理员管也管不住。

这名餐厅员工告诉记者,她经历过非常艰苦的日子,每天看着这么多新鲜的食物直接就变成了泔水,又心疼又着急,可是食堂没有相应的措施来管理,她也无可奈何。

餐厅员工:有点干饭盛这么高,就吃这么一点。倒了。

记者:打饭是自己打啊?

餐厅员工:是啊。

记者:那为什么要盛那么多呢?

餐厅员工:小孩子,没办法啊。他吃够了,米饭就不吃了。

记者:这可以养活多少人?

餐厅员工:我们看着都可惜。我们是过来人,过过穷日子,看着心疼。

回收中心原料不足,“泔水”都去哪了?

在过去,公款消费的餐厅,尤其是高档餐厅,是餐饮浪费的重灾区,而在各部门的严格整治下,这个歪风是暂时刹住了,现在,低价,免费供应的集体食堂,却成了餐饮浪费的新主角,而这样的浪费所白白消耗的资源,并不仅仅体现在餐桌上。

为了避免泔水产生后直接的浪费,十二五期间,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进行餐厨垃圾的回收利用,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方面是,大学和工厂食堂因为不该有的浪费产生了大量的泔水,另一方面,以泔水为生产原料的回收中心却面临生产原料不足的困境,其中的缘由是什么呢?

点击图片进入第一页

只有四分之一的泔水被正规公司回收

南京立升废油脂回收处理中心负责人丁平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从事采购收集废弃油脂的工作,见证了泔水收集从无序到如今渐渐有序,有法可依的过程。

南京立升废油脂回收处理中心丁平:我们通过这个搜集泔水,也就是居民剩余的废弃物,作为供应原料生产出来的工业产品,现阶段销售,这个问题还是不大的,还是可以的,有市场的。现在制约我们企业发展的就是量的问题,缺少这个这个量,所以吧,统一化管理收集对我们企业来说是必要的。

丁平给记者翻阅了回收销售报表, 记者看到,从2013年1月到2014年5月,废油脂每月回收量最低为18.413吨,最高为32.085吨,2013年每月平均回收24.82吨,这个数量其实只是处理中心日处理废油脂吨数的三分之一,不光是南京,北京市政市容委固体废物管理处负责人也曾在媒体坦言,北京餐厨垃圾管理现实是,无资质的泔水车满街跑,正规回收处理企业却吃不饱。为何泔水收集中心会遇到这样的尴尬?

为了弄清情况,记者随后来到小吃街进行暗访。 到了晚上10点,一辆脏得都看不出本来颜色的小卡车停放在饭馆后门,车上竖立着几个肮脏的塑料桶,已经被数层厚厚油泥覆盖,一位中年男子和他的妻子不断进进出出将饭店内的“泔水”倒进车上的桶内,就在他们不断运送途中,不少“泔水”洒漏得满地油污。记者留意到车上的17个泔水桶已经全部装满。

记者:你们是往厂里送还是?

中年男子:自己养猪。现在生意难做。

记者:这家店不止给你一个人吧?

中年男子:就我一个人啊。

记者:开业时时候就来谈了?

中年男子:七八年了!

记者:你们这还给费用啊?

中年男子:给得少。

记者:像这个一个月给多少啊?

中年男子:100。

中年男子表示自己并非在本地养猪,而是要连夜将泔水拖回老家。

记者:夜里一点往回走?一天就只能搞一车。

中年男子:对,到家经常四点。

记者:你养了多少头猪?

中年男子:几百条。

记者:拖泔水基本上都是养猪啊?

中年女子:只有养猪才拉这个,不养猪谁拉这个?

这样的情形对记者而言并不陌生,不断被媒体爆出的“泔水猪”“泔水鸭”“泔水牛”,一直都在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近几年,全国各地加强了对这种行为的查处,对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餐厨废弃物喂养畜禽的行为严令禁止,但是依然有不少私自买卖的现象存在。

点击图片进入第一页

私人泔水车夜色中横行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城市管理局环境卫生管理科科长付为民:私自收购这个现象比较复杂,它更多的有经济利益在里面。第一个它这个有这个需求,那么就是说这一块我们这个以前养猪的,它通过这个泔水来获得饲料。第二个,确实我们收购泔水的时候,他也会给饭店一定的经济补偿,这样长期的形成了利益关系。

早在2011年6月江苏省就施行了《江苏省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其中明确规定,在餐厨废弃物产生后24小时内将餐厨废弃物交给与其签订协议的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服务企业。若将餐厨废弃物排入雨水管道、污水排水管道和公共厕所,或将餐厨废弃物交给没有资质的单位或个人收集、运输、处置,除了在限期内改正外,还要面临5000-30000元的罚款。对于饭店及单位食堂来说,卖泔水,一则有钱赚,二则可以卸去负担,自然有动力。而按照《江苏省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规定,不让这些大饭店、小吃店、食堂卖泔水,而要交给指定的收集、运输企业,他们能愿意吗?南京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陈雷参与建设南京市首个餐厨垃圾处理厂,一直在积极的寻找突破口解决城市餐厨垃圾再回收利用的问题。

南京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陈雷:国家的有关规定里面,尤其是生活垃圾管理规定里面讲,就是我们的生活,生活垃圾谁产生,谁付费,这个目的是为了这个降低我们的生活废弃物的产生量,用经济的杠杆进行制约,就是说你产生的越多,你必须承担的,运输的费用就越多,这样子引导我们的市民,我们每一个消费者,包括企业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这个既对我们的全社会的环境资源有效的保障,减少环境的污染,同时也会减少我们的资源浪费。

陈雷表示,虽然管理办法规定生活垃圾谁产生,谁付费,但是现实执行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

南京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陈雷:厨余垃圾的处置,我们大部分的城市还没有建立起收费的制度,没有建立起收费的制度,因为过去的这一部分的厨余垃圾,有些单位是拿出去卖钱的,拿出去卖钱的,卖过喂猪户,卖给泔水的收运企业,它是能够获得利益的。而且从现在我们餐厨垃圾的规范处置上,政府要建立这样一个处置体系,要把产生的餐厨垃圾无害化的处理,要把它处理掉,是要付出一定的费用,这样我们对餐厨垃圾的产生单位要收取费用,这样一个是引导,餐厨垃圾的产生单位能够减少餐厨垃圾的产生量,同时也使得我们餐厨垃圾的处理和收运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的体系。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在陈雷看来这价值2000亿元的粮食只是显性浪费,政府为了防止这些餐厨垃圾通过非法手段流回餐桌所需要的花费,却是很少有人注意到。餐厨垃圾虽然属于生活垃圾的范畴,但它具有高油量、高盐分、成分复杂等特点,不能像生活垃圾一样简单进行填埋或焚烧处理。国家为此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在仔细翻阅《江苏省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后记者发现,费用保障方面有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餐厨废弃物治理资金的投入。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和处置费用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中列支,不足部分由当地人民政府适当补贴。

南京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陈雷:我们每一个人废弃的这一部分多余的餐厨垃圾,实际上对个人也是一种损失,我们多点了,多做了,没有吃掉,没有消费掉,实际上我们个人有一定的损失除此之外我们政府部门还要为餐厨垃圾的处理废除更多的费用,因为在整个的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置过程中,政府都要给收运单位和处置单位一定的补贴,这一部分的补贴,实际上要从政府的财政里面支出,最后也是要每个纳税人,纳税人进行支付的,所以也增加了我们,从这方面也增加了我们每个人的这个负担。

记者查阅《江苏省餐厨废弃物处理规划(2012-2020)》后发现,在“十二五”期间,江苏省仅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理设施建设的投入资金就达到30.6亿元。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主管部门对餐厨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公害处理也达成共识,多年来一直在从事北京餐厨废弃物治理工作的邓俊看来,政府对餐厨垃圾处理进行的补贴力度是越来越大的。

北京市市容管理委员会固体废弃物管理处副处长邓俊:在北京非居民生活垃圾收费300元/吨 餐厨垃圾收费100元/吨,餐厨垃圾相比生活垃圾收集和处理上的花费其实更高,政府为了鼓励泔水产生单位将泔水交给有资质的处理单位,将收费降下来,缺少的那部分是由政府承担的。

【半小时观察】 一粥一饭 当思来之不易

在节俭之风下,公务消费受到明显遏制,酒店、餐馆以企业和散客为主,大众消费成为新的消费主力, 这也直接促使浪费现象有所遏制,遗憾的是, 有一些免费或是有补贴的集体餐厅,浪费现象依然存在。不掏钱,难道能成为浪费的理由?中科院报告指出,生产1公斤土豆释放的温室气体量相当于轿车行驶1.2公里,而生产1公斤牛肉,释放的温室气体量相当于轿车行驶69.6公里,而生产1.17公斤粮食,大约需要消耗1吨水资源,无论是花谁的钱,我们浪费的资源总有一天会让我们自己来买单。所幸的是, 在中央倡导“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以来,浪费奢靡之风正在刹车,而相关的泔水回收处理得补贴政策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具体的实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希望全社会都积极地响应,参与“光盘行动”,从自己做起。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