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发展“三农”纪实

四川“三区”建设领“农”跑起来

2014-07-07 09:17:05  作者:SystemMaster

宣汉,国家级贫困县,四川最大的土家族聚居县,“七山一水二分田”是其自然条件的写照,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滞后。直到“十一五”,宣汉的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市也徘徊在中偏后;在全省59个扩权强县试点县中,发展十分缓慢。

“要实现130万人口全面小康,尤其是要带动近百万农村人口同步小康,若安于现状,缓慢发展,显然不行。要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全县干部群众要大力发扬以‘抢跑争先、领跑竞位、长跑跨越’为主要内容的奔跑精神,激活发展动力,开创县域经济发展新局面。”县委书记赵波说。

奔跑精神由此而生。宣汉以“三区”建设为抓手,即加快城区、园区、景区建设的战略决策,探索出了一条适合盆周山区发展的路子。2013年,宣汉县GDP突破231亿元,增速为10.7%,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增速为23.4%。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提升城市品位,扩大城市空间,为未来市民创造优美的人居环境

2011年前,宣汉城镇化率不足30%,宣汉“十二五”的城镇化目标是突破40%,到2020年“全面小康年”的目标是突破50%,这就意味着在10年间要让25万以上农民进入城镇实现市民化。

宣汉老县城处在两河交汇形成的半岛之上,人口密度早已超饱和。“增加市民休闲公共场所,增加生态绿化空间,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底蕴,提升城市品位,为未来的市民创造优美的人居环境。”县委、县政府深刻意识到这点。

于是,“西进东活、南延北扩、完善功能、提升形象”的城市规划建设思路出台:向西再建一座新城,同时把东部老城区做活,然后向南北方向跨河扩展;到2020年,把县城建成区扩大到25平方公里,这相当于2010年城区面积的近5倍。

决策既定,奔跑追梦。做活老城最得民心的是七大广场的建设。

其中的民歌广场从设计到建成仅花了几个月时间,绿化面积达50%以上,当地民歌雕塑与碑刻,使自然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一到黄昏,不少市民纷纷前来,伴随着宣汉民歌的节奏翩翩起舞。

沿着宽阔的景观大道往西,两旁高楼已竞相挺立,一个颇具“国际化的视野、现代化的标准、生态化的特征”的“宜居、宜业、宜游”的崭新城市综合体逐步成型。几年之后,这里将容纳16万人生活。

伴随着隆隆的机械声,这里曾演绎出不少宣汉奔跑速度: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完成500余农户房屋拆迁安置、补偿保障等工作;不到两年时间,相继入驻11个重大项目,推出新房源4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购房者半数以上是本县农民;不少政府工作人员吃住在工地……

西区新城最吸引眼球的是总造价达2亿元,占地1000亩的中央公园,目前正夜以继日地建设。这是一座展现宣汉独特个性与现代化发展理念的城市级公园,连接南北自然山体,形成一条纵向的绿色生态带,既是县城重要的生态廊道,同时又是居民休闲的重要场所。

除此以外,宣汉在农民工保障房建设、加强重点镇及小城镇体系建设等方面多点多极发力,进一步推动城镇化步伐。仅在南坝、胡家坝两个重点镇建设中,共成功转移7000名农业人口进入城镇。

做强工业园区,做大农业园区,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普光经济开发区是承载宣汉人工业强县梦的摇篮,真正快速发展是进入“十二五”后,目前已形成一区(普光经济开发区)四园(普光、柳池、南坝、胡家4个园区)的格局,入驻竣工投产企业20家,亿元以上企业15家。

去年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3.6亿元,较2010年的数字年均增幅高达40%,预计“十二五”末可解决上万人就业。2013年开发区管委会全力确保了10天一层楼的速度,不足两个月就全面完成了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主体工程,再次刷新了宣汉的奔跑速度。

围绕位于大成镇的蜀宣花牛科技园区,俊峰牧业有限公司等3家龙头企业带动附近30余家规模养殖场,并带动上万养殖户参与的蜀宣花牛产业园区足以为傲。

蜀宣花牛是通过引进国外牛种与载入中国牛种志的宣汉黄牛杂交,经30余年培育而成的乳肉兼用型新品种。2012年经农业部正式命名,被誉为中国南方第一牛。几年来,蜀宣花牛产业在宣汉快速发展,以每年存栏量净增1.5万头的速度增长,目前存栏量达9万余头。

峻峰牧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牧草种植、饲料加工、养殖、屠宰分割及冷藏等一体的企业。公司负责人说,他们一头牛养殖周期为一年半,除去所有成本,净利润在4000元以上,农户养殖利润更高,最高可达8000元。“一家人养五六头牛很轻松,一年可净赚四五万元。”

2011年才进入全面建设的方斗现代食用菌产业园区,目前入驻业主13个。其“小业主、大园区,园区带基地、基地载园区”的模式让人耳目一新。园区面积虽达3120亩,但13个业主各自投资均不大,可他们带动的300多农户形成的基地,更是蔓延至周边11个乡镇,这便构成了共同发展的“联合舰队”。

“首先,农民在我们这里学技术,购买菌袋回家自己种,然后将成品菌再卖给我们,一年纯收入至少在3万元以上。”业主张斌说。另一位业主罗仁炳说,农民与他合作,还可以完全由他出设备、技术、菌种,农民只出劳力,然后对半分利。

庙安乡的巴山脆红李产业园堪称名副其实的“万亩亿元产业园”,全乡1.5万亩耕地,仅脆红李就发展了1.1万多亩,另外还发展了2000亩西瓜、1000亩猕猴桃。

“庙安乡已是一座幸福花果山,每年3月的李花节,中秋前后的采摘节,不仅做活了乡村旅游,还让家家户户在产业发展中赚得盆满钵满。”庙安乡党委书记李海达自豪地说。

庙安水果产业大规模发展是2011年后,偌大的园区没有一个大业主,几乎是家家户户都参与,已投产的户人均收入超过了1万元,全部投产后甚至可高达四五万元。

李海达说,他们的党员服务队常年奔跑在李子园里。下一步他有个更大胆的想法,就是把周边几个乡镇的水果产业给“兼并”了,把园区的大饼摊得更大。

县委副书记、县长唐廷教说,做大做强园区经济是为了夯实底部基础,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目前增长能量正在释放。2013年,宣汉县农业总产值突破5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80亿元,增速均在10%以上。

挖掘生态优势,发展旅游产业,把新农村建设与景区打造相结合

赵波说,景区建设不仅与城区、园区建设同等重要,而且还要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树立大旅游、大景区、大产业的意识。

打造“一心五大精品景区”是宣汉的旅游发展蓝图。去年宣汉接待游客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带动服务业产值首次超过农业,旅游已成为又一支柱产业。

“七山一水”虽是农业生产条件的劣势,但却是旅游资源的优势。宣汉森林覆盖率达58%,被誉为“川东第一漂”的百里峡景区是一个尚藏深闺、开发价值极大的地方。

怎样开发,谁来开发,宣汉一直在寻找一个最适合的主儿。县委、县政府决策层期待的不仅仅是把景区开发出来,更盼望的是依靠景区开发,把一方土家百姓同时带富起来。因此政府在制订旅游发展规划的同时,规划了土家新寨建设及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规划。

不久前的渝洽会上,百里峡景区的招商橄榄枝吸引了重庆一家集团的青睐,双方签订20亿元的意向性投资计划。随着下游土溪口电站动工,景区升级打造工程也将启动。

“消息一出,就有60余户抢着报名土家新寨,但我们一期工程只建36户。”龙泉乡党委书记吴正鸿说,明年此时,一期将正式迎客,那种里面是砖混,外面全实木包装的吊脚楼,下面是商铺,上面是住房或客栈,住进这样的楼房,土家乡亲可谓一步跨千年。

君塘镇洋烈社区57岁的秦传吉无法忘记2010718日那次洪灾,一夜之间,洪水淹至三楼,100多户社区居民的房屋垮塌了80%。“废墟”之上11米是灾后重建的新洋烈。其理念是依托灾后重建,结合该地依山傍水、风光旖旎的自然优势,打造具有川东特色的新农村综合体。仅用了一年多时间,120余栋粉墙黛瓦的小楼拔地而起,304间店铺让搬进新居的受灾群众迅速恢复了生机。

这个有“川东第一村”之称的风情小镇,作为灾后重建的新村典型,开始释放人气凝聚力。来自各地的参观团激活了宣汉人的灵感:何不把洋烈新农村打造成洋烈水乡景区?

于是,政府请西南民族大学旅游规划设计院按照4A级景区标准做了规划,景区面积扩展到45.8平方公里,如今建设仍如火如荼。景区之一“花田迷宫”,30多种水生植物一年四季花开不断。

2011年秋,首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开幕式在洋烈举行;2012年夏天,一场龙舟赛拉开了洋烈旅游魅力的序幕;2013年的元宵巡游点燃了洋烈激情;今年424日,达州市旅游发展大会把洋烈旅游推上新台阶,“五一”期间,洋烈每日接待游客超过1.5万人……

36岁的当地农民廖小冬在洋烈开了一家农家乐,装修时县委书记赵波还亲临“指导”:风格上要体现民族风情,菜品要有足够的农家气息。今年“五一”期间,他每天挣一两万元,让廖老板乐得合不拢嘴。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