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化过程中,处于流动中的群体很多是社会的底层群体,对于这些底层群体而言,靠教育改变命运尤为重要。教育不能成为城市化的软肋,这是城市管理者必须面对及解决的问题。
湖北十堰东方小学血案的更多切面正在逐步呈现。据《新京报》报道,当地一些人士分析,现在城区的班级很多都“超载”,教师的压力和责任越来越重,对成绩不好的学生,难免会出现不给报名的情况。犯罪嫌疑人陈严富的女儿成绩不好,暑期作业又没有完成,所以被老师列为了“被吓唬”的对象。在这个“吓唬”的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快速的城镇化正加剧城市学位资源稀缺。
当然,不管因为什么原因,陈严富去学校行凶杀人,都是不可原谅的。因为自家的问题,而把其他家庭推入更悲惨的境地,必须受到谴责。只是在这恶性事件之外,关注当地教育资源分配的问题,仍有现实意义。因为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涌入城市上学,加剧了城市教育资源的紧缺,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而不仅仅存在于血案发生地湖北十堰。
农村孩子涌入城市求学,并不仅仅是因为农村居民已经开始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他们不惜将所有积蓄投资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也和农村撤点并校不无关系。陈严富女儿在农村就读的小学已被撤并,唯一的一所小学离他们也有15里多,所以他们不得不来城市求学。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城区教育资源越来越紧缺的矛盾也将更加突出。
让人费解的是,城市的学校为什么总是这么少?是城市里没有地方没有空间建学校吗?可是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不少房子都成了空置房。是师资力量无法配备吗?可是很多师范类院校毕业的大学生都找不到对口工作。在城市里多建学校到底有多难?从旁观者的角度看,地方政府投入不足是重要原因。但是,为何投入不足,又为何没有动力投入,恐怕远远就不是政府财力不足这样的原因了。
应当看到的是,在城市化过程中,处于流动中的群体很多是社会的底层群体,对于这些底层群体而言,靠教育改变命运尤为重要。底层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往往会影响到他们几代人的生活。所以,无论是城市管理者还是教育行政主管者,绝不能等到大量农村人口进城了孩子无学可上了,再去考虑新增教育资源的问题。
前段时间,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曾表示,要按照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校的人数来拨付教育经费,要加大中央财政对各地接收随迁子女学校的专项奖励力度。在这一制度的激励之下,地方政府投入到义务教育领域的支出也许会有大幅度增加。制度激励固然有助于提升义务教育公平,但与制度激励同样重要的是,城市管理者和教育主管者从内心能认识到教育以及底层群体受教育权的重要性。
别让教育拖了城市化的后腿——十堰东方小学的血案以一种极端恶性的姿态,又为这一命题敲了警钟。教育不能成为城市化的软肋,这是城市管理者和教育行政主管者必须要面对及解决的问题。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