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的就业矛盾不仅是“就业难”,也是“招工难”。“就业难”是由于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工业结构偏重,非公经济不发达等原因,缺少就业岗位。另一方面还存在有岗位但招不到合适工人的情况,即“招工难”。原因包括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的语言障碍、生活习俗、宗教习俗、劳动技能低、就业观念陈旧等。
相较“就业难”,我认为民族地区“招工难”问题更突出。比如,工资水平是由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决定的,但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比内地要高,这是因为那个地区的劳动力有效供给不足,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工人,这恰恰也说明“招工难”问题比“就业难”问题更突出。所以,解决劳动力有效供给不足,就要下大力气培养合格的劳动者。
对此,提出四点建议:
一、民族地区的企业家要有社会责任感,多招一些少数民族员工。从国家角度讲,这是长治久安的需要。从企业角度讲,在民族地区办企业,不招收当地的人,对企业长远发展也不利。企业家要有耐心,带着感情做工作,多吸纳少数民族群众就业。
二、为推动企业在民族地区吸纳少数民族员工就业,国家的就业支持政策要与企业是否吸纳少数民族员工挂钩。
三、中央财政加大对民族地区就业专项资金投入。我认为目前财政对民族地区的倾斜程度还不够。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中央财政还要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四、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中推行订单培训和定岗培训。推动内地职业院校和民族地区的职业院校联合办学,把内地的就业岗位需求带进少数民族地区,增加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