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度分析,截至10月8日,全国秋粮已收获6.4亿亩,完成种植面积的53.7%,收获进度同比慢4.1个百分点,原因在于9月上中旬黄淮、江淮、西南等部分地区持续降雨影响秋粮收获,加之今年初霜期推迟。不过,“十一”期间全国大部地区天气晴朗,有利于秋收,各地加强指导服务,抢晴收获秋粮。
秋冬播今年进度也慢于去年,据调度,截至10月8日,全国冬小麦已播4049万亩,完成计划的12.0%,慢4.6个百分点;全国已播冬油菜1931万亩,完成18.3%,慢3.1个百分点。据分析,小麦播种进度同比偏慢主要是由于黄淮、西北等地受9月上中旬持续降雨影响秋收进度推迟,加之黄淮海部分省份推广玉米适时晚收技术,但今年墒情普遍较好,小麦仍可种在适播期内。
另据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10天(10月8~17日),除西南局部地区降水偏多外,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正常或偏少;除新疆北部、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地区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1℃~3℃外,其余大部气温接近或略高于常年同期,气象条件总体有利于秋收作物成熟收晒和冬小麦播种出苗。
千方百计落实冬小麦面积奠定明年夏粮丰收基础
本报评论员
“寒露”已过,秋收秋播正如火如荼展开。据农业部农情调度,截至10月8日,冬小麦已完成计划的12%,进度比上年同期慢4.6个百分点。面积是产量的基础、质量是单产的保障,关键是加快播种进度、扩大适播面积、提高播种质量,确保一播全苗、壮苗安全越冬,才能赢得明年夏粮丰收的主动权。
重在抓面积落实。这是秋冬种生产的首要任务。没有面积的稳定,就没有产量的增加。从意向调查看,今年冬小麦面积是稳定的趋势,但要把种植意向落实到田头还要做很多工作。要加强政策宣传和信息引导,指导农民安排好种植结构,鼓励农民多种麦、种好麦,努力扩大小麦播种面积。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把退出的棉田,尽量扩种小麦;西北西南地区要适度推进压夏扩秋、压麦扩油,保持小麦面积的基本稳定,力争今年冬小麦面积稳定在3.38亿亩以上。
重在抓播种质量。这是秋冬种生产的关键环节。要狠抓整地质量,大力开展深耕深松,采取旋耕整地、秸秆还田的一定要镇压,防止土壤旋松、透风跑墒,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要严把播种关,根据品种特性、地力水平和播期早晚,确定适宜的播量。尽可能地推广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保证基本苗、培育壮苗。
重在抓冬前管理。这是确保安全越冬的重要保障。种子下地,管字上马。要及时查苗补苗,确保苗全苗齐。要搞好肥水调控,促早生快发,促弱转壮,浇好越冬水,确保壮苗安全越冬。要加强苗期病虫防控,指导农民适时开展喷施作业,消除田间杂草,做到春病秋防、春草秋治。
秋冬播农时紧、任务重。当前秋播刚起步,进度略慢,回旋余地很大。各地必须把抓好秋冬播生产摆在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强化指导,环环紧扣,一着不让,力度再加大,措施再加强,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今年秋冬播任务,奠定明年夏粮丰收基础。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