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一直是“国际消贫日”,每年这一天,联合国都会选择一个国家作为主会场,开展不同的主题活动。从2007年至2013年连续7年,我国在“国际消贫日”与联合国驻华系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主办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各地也在同一天举办各种活动。今年8月1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扶贫日”的批复明确,从2014年起,将每年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郑文凯在14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设立“扶贫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充分体现了对于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格外关心,设立“扶贫日”是继续向贫困宣战的一个重要的举措,也是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们国家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扶贫开发以来,我国的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扶贫开发为促进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边疆巩固和社会和谐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全球的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数据显示,随着扶贫开发的深入推进,我国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按照我国扶贫标准,1978-2010年累计减少了2.5亿贫困人口,参考国际扶贫标准,我国共减少了6.6亿贫困人口,全球贫困人口数量减少的成就93.3%来自中国。
从1986年的人均年收入206元,提高到2010年的1274元,再到2011年底的2300元,我国扶贫标准实现“三级跳”。郑文凯介绍,这些年我国的社会扶贫初步形成了定点扶贫、东西扶贫协作和军队参与扶贫三方面的基本框架。目前,310个中央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全国59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定点扶贫实现了对重点县的全覆盖。2013年,地方层面组织的定点扶贫单位约13.5万个,帮扶13.6万多个贫困村。东部共有18个发达省市与西部10个省(区、市)建立扶贫协作关系,基本形成了政府援助、企业合作、社会帮扶和人才支持为主要内容的东西扶贫协作工作体系。军队和武警部队共帮扶了63个贫困县547个贫困乡。
专家指出,尽管减贫工作取得巨大成绩,但当前全国人均年收入低于2300元的人群还有8000多万人,参考国际标准则还有2亿多,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脆弱、生存条件艰苦的14个连片特困地区。我国扶贫工作已经进入“啃硬骨头”阶段。
“目前,全国扶贫开发工作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全力创新提高的新阶段。”郑文凯表示,今年我国力争减贫1000万人以上,国家设立首个“扶贫日”将是一个有利契机,通过各类宣传活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
这些年来,我们国家在实践中成功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政府主导是最鲜明的特色,生动体现了党的宗旨、政府的担当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有能力、有意愿参加扶贫济困的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越来越多,也确实需要一个平台来释放社会扶贫的巨大潜力,来凝聚各方面参与扶贫事业的巨大能量。所以设立“扶贫日”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引导社会各界关注贫困问题、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工作。核心内容就是要号召全社会来学习身边的榜样,宣传凡人善举,动员广泛参与,培育良好社会风尚。
西藏是我国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在全国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西藏是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的14个主战场之一,是唯一被列为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西藏的扶贫开发在全国扶贫开发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
目前,全区扶贫开发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的历史性转变。党中央、国务院及区党委政府更加重视扶贫开发,各行业部门、社会各界、对口援藏更加支持扶贫开发,扶贫开发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入,扶贫政策体系更加完善,扶贫氛围更加浓厚,扶贫力量更加凝聚。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在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西藏的扶贫开发工作一定会取得新的更大成就,西藏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今年是第一个“扶贫日”,开好头、起好步,对以后的“扶贫日”活动能够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所以我区将按照依法合规、公开透明、节俭务实、注重效果的原则,精心组织好、开展好今年的“扶贫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