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绿色经济遂宁会议11月6日-7日在四川省遂宁市召开。本次会议聚焦“绿色经济·生态农业”,并通过了《2014绿色经济遂宁共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张宝文出席会议并讲话。
张宝文说,继2012绿色经济遂宁会议之后,遂宁绿色发展又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正在创造一套绿色发展模式,加快走出一条以生态、循环、低碳、高效为特征的绿色发展新路子。这种模式成就了遂宁的跨越和变迁,绿色发展为这方水土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2014绿色经济遂宁会议以“绿色经济·生态农业”为主题,体现了特色鲜明的现实意义,会议立足于绿色经济这个核心,对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向纵深发展,为各地交流分享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经验提供很好的平台。历史表明,人类的发展必须与生态的发展平衡共进,绿色经济实际上是通过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对资源的有序利用,使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持续提高。因此,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潮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的绿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主导性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资源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重大瓶颈之一。不解决这些问题,资源承受不住,环境容纳不下,发展不可持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难以实现。”
张宝文说,我国已经把推进绿色经济发展上升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国家战略,作为解决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结构调整等客观现实问题的必然路径。
就如何更好实现绿色发展,张宝文强调,一要加强环境保护的立法和执法,使生态文明建设走上法治管理轨道。要建立健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修订完善现有法律法规,清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冲突的法律法规。要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准体系,提高产业准入的能耗标准,提高建筑物、道路、桥梁的建设标准,延长使用寿命。要强化执法监督,围绕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城市环境保护、农村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等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严格执法。二要提升环境与经济综合决策水平,实行环境保护问责制。在经济决策中要强化环境保护的把关和引导作用,把环境保护作为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主要标准和重要手段,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决策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论证,建立科学规范的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制度。三要提高环境的准入门槛,构建覆盖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全过程的环境政策体系。要根据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确定污染排放量的总量控制计划,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实施环境准入制度,限制高消耗、高污染行业的盲目扩展,给绿色生产企业税收优惠,引导企业节能降耗减排,加大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投入,开发推广循环利用、清洁生产、先进实用技术。完善生态省市、生态示范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创建活动,将绿色发展不断推向深入。
“‘千年原生态,绿色新遂宁’,张宝文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遂宁的绿色发展给予高度评价和肯定。他说,这里绿色发展先行,人与自然友好共生,青山绿水养眼,传统美食养颜,蓝天净土养身,观音文化养心。遂宁根据自身实际探索出的绿色经济“遂宁道路”,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辐射意义。
2014绿色经济遂宁会议由民盟中央、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共同主办,民盟四川省委、中共遂宁市委、遂宁市人民政府、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具体承办。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围绕“打造绿色经济典范,深化绿色发展共识”的主题,通过高层峰会、专家对话、校地企交流合作会等形式就探索绿色经济发展路径对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并达成广泛共识,通过了《2014绿色经济遂宁共识》。
据悉,绿色经济遂宁会议是“盟遂合作”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是探讨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在倡导绿色理念、探索发展路径、交流实践经验、推进改革创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绿色发展。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刘家强,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龙庄伟,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陶武先、马大龙及驻会副主任凌振国,民盟中央副主席王光谦,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柯尊平,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晏永和等出席会议。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