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高校“超长寒假” 多数大学生无特别规划

2015-01-05 11:04:42  来源:新京报  作者:SystemMaster

本周,北京各高校大学生将陆续进入为期两周的“考试周”,考试结束后,北京高校学子将迎来38年一遇的超长。近日,“超长假期”已成为网络热门话题。面对如此长的假期,大学生们将如何度过?

最长寒假60天

此次网上公布的各高校假期名单里,北京35所高校也榜上有名。根据榜单,中央戏剧学院位居榜首,假期长达60天。35所高校中假期总天数超40天的学校共17所。

据悉,按照中国传统阴历的算法,2014年有个“闰九月”,即一年中出现两个九月,使2015年春节比去年晚十多天,而寒假放假通常视春节时间来定。

北京建筑大学今年寒假放假六周。该校学工部部长黄尚荣表示,对比往年,今年寒假的时间也就比去年多出5天左右,变化不太大,所以也不会影响学生下学期的正常课时。而在如何有计划地安排假期问题上,非毕业生明显没有毕业生的紧迫感。玩乐、旅游,几乎是多数的选择。

旅游度假占主流

多数大一、大二的学生表示,要好好利用此寒假出去游玩一番。北京农学院食品系一位大二学生表示,已和同宿舍同学商量好,要利用寒假去南方几个城市旅游一圈。而面临快毕业的学生则多选择实习和找工作。

一些高校则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提出指导性意见。黄尚荣表示,该校将针对不同年级,给学生布置不同的实践任务:如要求大一学生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去找一些用人单位进行参观、了解;大二学生要直接找单位进行实习;大三学生则要求他们结合专业搞一些课题项目;大四的学生则主要面临找工作。

■ 个案

个案1 放弃旅游留下实习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研二学生兰晶

兰晶目前正在一家影视公司实习。白天,兰晶在公司主要进行整理资料,了解目前有什么作品正在上映、播出等工作。晚上回到学校后,还要写毕业论文,参加学校一些活动,“每天整个人都比较忙碌。”

兰晶说,她在网上也看到了“最长”的帖子,但是目前还没接到学校的具体放假通知。兰晶记得,往年的寒假也就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除了过年回老家陪伴家人过节外,剩下的20多天日子也干不了什么,就是在家休息、写作业。

这个寒假,兰晶打算继续在影视公司实习,尽管她的很多同学都决定利用这个最长寒假到处去旅游,但兰晶说,这个寒假出去玩的可能性不太大,她更愿意利用这个假期专心实习,多学习一些东西,为2016年毕业做准备。

个案2 奋力考证兼顾实习

人民大学金融系研一学生 祁奥楠

祁奥楠已经为自己的寒假做好了规划,实习和考证。

上本科时,祁奥楠的寒假生活一直很潇洒:去琴房练琴、跳跳舞,看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一心读研的她,并未直面就业的压力。

但研究生毕业后,她不会继续考博,而会选择直接就业,所以从研一开始,她就为自己做了简单的职业规划。这个寒假她首先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单位去实习。祁奥楠之前一直青睐银行的工作,经过一段接触后,她发现信托、投资之类的职业未来发展前景也很不错。“我们现在实习不是为了实习而实习,必须慎重选择。”祁奥楠说,她现在已经有了几个实习单位,但她会选择一家资本公司去实习,拓宽自己的视野。

这个寒假,祁奥楠只为自己留了半个月的休息时间,除了实习外,她剩余的时间要面临考证。因为学习金融专业,CPA注册会计师的证书对于她未来就业非常重要。目前她已经考过了两门科目,这个寒假还要准备另外四门的考试。

个案3 规划在先补充学习

北京工业大学樊恭烋学院大一学生刘雨菡

刘雨菡本来打算这个寒假跟同学去杭州玩,但是当她听说寒假假期长达40多天时,又舍不得将时间浪费在游玩上。准备大学本科毕业后就选择出国留学的刘雨菡决定利用寒假报一个英语补习班,然后参加下学期的。

刘雨菡对学校的活动也充满热情,因为学校开设了各种各样的科技项目,这个寒假刘雨菡已经跟其他3个学院的同学组成一个科技项目组参加开学后的机器人大赛。“所以这个寒假,我还是挺忙的。”为了应对这次的机器人大赛,刘雨菡决定利用这个寒假自学两门编程语言和单片机等知识。

中学时的刘雨菡的寒假就是在各种补习班度过的,进入大学后的她并不愿意彻底放松自己。刘雨菡说,也许是习惯了这种进度,感觉寒假不做点事情很可惜。

■ 建议

结合专业做些社会调研

北京建筑大学部长黄尚荣提醒学生,可以利用这个寒假做一些跟自己专业相关、社会关注的事,诸如回家乡做一些类似于“家乡变化”的调研,调研的成果未来可作为学生的论文素材,也可在老师指导下,今后做更深的调查。

他建议,们寒假不能完全放松自己,应该利用假期读一些人文社科类的书籍,“假期读书会给学生一些思考。”黄尚荣说,这个寒假时间比较长,学生也可根据个人爱好参加一些课外辅导班、听一些讲座、看一些演出等,丰富自己的假期生活。(记者 杜丁)

编辑:微知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