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中的突出问题。目前,无论是能源产业、加工制造业,还是建筑建材业,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产能过剩形成大量积压的过剩产品。消化过剩产能,为过剩产品提供消费需求空间,是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扩大消费需求,要把着力点放在扩大农村需求上。
一、农村需求是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消化过剩产能,要把淘汰过剩产能和消费过剩产品结合起来。一方面要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压缩或淘汰过剩产能;另一方面要通过挖掘社会消费需求,消费或消化过剩产品。我国农村蕴藏着巨大的消费需求。如果我们能够扩大农村市场消费需求,就可以促进过剩产能或产品的消化,为产业和企业消化包袱、轻装上阵创造转型升级的市场空间。因此,扩大农村需求,既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大举措,又是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新挑战、消化过剩产能和产品、促进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扩大农村需求,有着巨大的潜力和现实可能性。我国农业农村仍然是“四化同步”发展的短板。短板既是差距,更是需求和发展的动力。近些年来,我国实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实施城乡统筹发展的方针,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有力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积累和拓展了农业农村发展需求规模。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们既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同时也要实行农业消化过剩产能、农村提供转型升级的空间。
现阶段的农村需求,是我国农村改革发展长期积累和形成的。我们既要看到粮食生产“十一连增”,农民增收“十一连快”,更要看到农村消费需求“十一连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实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仅有力有效扶持了农业农村发展,而且还培育了农村的巨大消费需求。现在看来,实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培育、积累和形成农村需求的过程,恰逢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到来。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仅促进了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积累和提供了需求动力。现在,到了把农村需求“十一连扩”挖掘和发挥出来的时候,以此带动过剩产能和产品的消化,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拉动经济持续增长。
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黄金期,正是扩大农村需求、释放消费潜能的最佳期和关键期。应该看到,我国农村工业品和日用品消费方面有着巨大需求,而有些过剩的产品,正是适应农村现阶段需求的。把一些过剩产能或产品,以市场为基础、以需求为导向、以政策为纽带,输送到农业和农村去,就可以利剩利旧、变废为宝、节约资源。这既是新常态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重要举措,又是农业消化过剩产能、农村提供转型空间的新措施。要把可以利用的过剩产能或产品作为一笔宝贵的社会财富,用于反哺农业和带动农村,发挥物尽其用的作用;同时要把农村潜在的巨大消费需求,用于消化过剩产能和带动企业转型升级,使之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二、创新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理念
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实行扩大内需的策略,首先要以更宽阔的视野,重新审视和对待农村的消费需求。现阶段农村消费需求,比以往更显现出鲜明的特征,比以往更加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农村需求是个宝,发挥出来不得了。
农村需求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潜在经济资源,具有阶段性、潜在性、持续性和多元性。农村需求潜力和推动力巨大,不可估量。农村需求的形成和变化,取决于农业农村政策的取向,以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正因为我国农业农村政策的成功和有力有效的宏观调控,培育、积累和形成了农村消费需求潜力。我国农村需求基础坚实,领域广泛,种类繁多,规模巨大。无论是现代农业建设、农村居民住房建设、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以及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都蕴藏着巨大的消费需求潜力。我们对农村消费需求这种宝贵资源,要在培育中开发,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扩大,发挥其对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推动力作用。
当前,我国农村消费需求已发生“量”和“质”两方面的深刻变化。随着城乡发展一体化稳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加快,农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农村需求的消费水平和质量同步提高,农村消费需求构成较传统消费需求更加多元化、多样化,消费领域日益拓宽,消费品种不断增加,消费档次明显提升。在现代农业消费方面,传统的技术装备应用正在向现代的物质技术装备转变,农业技术由单项应用向组装集成转变;在农民生活消费方面,由低层次的生活保障向营养健康等高层次转变;在居民住房消费方面,由土木结构向砖瓦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转变,由分散零散居住向集中农村社区转变;在村庄建设消费方面,由简单的乡村乡路建设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转变,向美化绿化、治理污染转变。这些农村需求质和量的深刻变化表明,农村需求总量不断扩张,需求对经济的拉动力逐步增强。农村释放出经济转型升级的消费需求,恰恰是我国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的空间和市场。我们抓住农村消费需求的变化,就可以创造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新动力和新机遇。
农村巨大的消费需求,是我国特有的、一些国家无法比拟的经济优势。我国块头大,其中农业农村块头大,农业农村需求块头大。我国农村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生活消费多元化多样化势头强劲;我国农业领域广阔深厚,传统农业正在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比传统农业释放出更大更持久的消费需求;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需求巨大;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经营体系,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的新型经营体系逐步建立,必将释放出新的消费需求。所有这些,将构成现阶段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消费需求。这是一些产业和企业应对国际化竞争挑战,克服面临的市场、资源和环境压力,获得转型升级、重振发展的极为有利条件。
三、用政策把产能过剩与农村需求对接起来
政策是挖掘和释放农村需求的保证。目前,一方面我国过剩的产能和产品急需寻找出路,另一方面农业农村的巨大需求得不到满足。解决出路与需求的断层,关键要制定一系列释放农村需求潜力的政策措施,把过剩产能和消费需求有效对接起来。通过有效的扩需政策措施,把农村需求转化为应对国际经济下滑、需求不足的举措和力量,把农村需求转化为经济转型升级的引擎,把农村需求转化为新常态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要创新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政策和措施。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农业农村发展都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重要的是要制定挖掘和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政策措施。近些年来,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和国内需求不足,相继制定了一些扩大内需的政策。但是应该看到,挖掘和扩大农村需求的政策措施力度还不够,有些政策措施还不完全适应当前扩大农村需求的需要。应该从当前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根据农村需求的结构变化和特征,制定和出台一些扩大农村需求的政策措施。
要把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政策作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也进入新常态,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农业生产“成本地板”、农业补贴“黄箱政策”封顶、农业资源生态“红灯”等制约加大,这些方面的政策空间已很有限。在这样情况下,建议研究制定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新政策新措施,这不失为一个拓展农村政策发展空间的重要选择。一是研究制定扶持农村居民住房改造和建设的政策措施。支持农村居民改善居住条件和环境,引导农民新建住房、合理规划、节约资源、少占耕地、节能减排。二是研究制定乡村公路和田间道路建设扶持政策。农村乡到村屯的公路建设和农村田间道路建设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仍未解决,应作为国家交通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给予专项投入和支持。三是研究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政策。加强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强农田水利灌溉技术装备投入和节水设施投入,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四是研究制定设施农业建设扶持政策。把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重点,支持设施蔬菜、设施园艺发展,增加现代农业示范区与设施基地建设投入。五是研究制定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扶持政策。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滞后。从目前看,农产品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流通能力增长缓慢,严重制约产、加、销一体化水平。应制定扶持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政策措施,促进产销有效对接,实现农产品均衡上市。六是研究制定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扶持农业发展政策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加大对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股份经济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七是研究制定支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措施。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组成。我国农业生产、加工、管理、流通等环节信息化及物联网应用需求巨大。要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决策能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增强农业竞争力。八是研究制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政策。扶持绿色农业发展,鼓励应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实行耕地、淡水资源保护和补偿。用政策引导农村垃圾和污染处理,支持农村“四改”(改水、改灶、改厕、改圈)。引导农作物秸秆综合加工利用,大力发展农业生物质能源。
编辑:豆豆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