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总理的“新双引擎” 政策形成合力很关键

2015-04-22 09:05:28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SystemMaster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曾经大篇幅阐述刺激民间投资和大众创业对经济的助力,昨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促进就业鼓励创业工作,而会上通过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更被认为是用制度创新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的一大举措。借此,李克强也再度强化了“开展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经济发展“双引擎”的观点。

特许经营让PPP有章可循

常务会议指出,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开展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是重要的改革和制度创新,可以扩大民间投资领域,激发社会活力,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经济发展“双引擎”。

会议通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一是在能源、交通、水利、环保、市政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开展特许经营;二是境内外法人或其他组织均可通过公开竞争,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内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并获得收益;三是完善特许经营价格或收费机制,政府可根据协议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并简化规划选址、用地、项目核准等手续。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可给予差异化信贷支持,贷款期限最长可达30年;四是允许对特许经营项目开展预期收益质押贷款;五是严格履约监督,保障特许经营者合法权益,稳定市场预期,吸引和扩大社会有效投资。

“特许经营主要是指特殊领域的准入制度,从获批的管理办法来看,整体方向还是向市场自由化迈进,”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郑超愚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另一方面,特许经营也给PPP模式拓宽了道路,因为此前有些领域在采用PPP模式的时候,面临一些政策门槛限制,对于是否允许民资进入没有明确的说法,而此次通过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则可以让PPP发展更为有章可循。”

创业创新要带动就业

作为经济发展的另一部发动机, 创业创新也被赋予更大责任。常务会议提出,面对今年就业压力加大的形势,必须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

会议还给出了具体措施,包括将企业吸纳就业税收优惠的人员范围由失业一年以上调整为失业半年以上,把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创办个体工商户的税收减免政策扩展到个人独资企业;将小微企业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享受一年社保补贴政策,由原定执行到今年底改为长期执行;将失业保险基金支持企业稳岗政策扩大到所有依法参保缴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

同时,国家还将放宽新注册企业场所登记条件限制,推动“一址多照”、集群注册等改革。鼓励地方盘活闲置厂房等提供低成本的创业场所。

另外,将小额担保贷款调整为创业担保贷款,最高额由10万元或不足10万元统一调为10万元,个人贷款比基础利率上浮3%以内的部分由财政贴息并简化手续。总体来看,国家多次出招目的就是要力保完成全年就业目标。

对此,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宋立曾表示,过去靠出口拉动和投资驱动发展告一段落,下一段更加需要靠科技创新。不是靠几家大企业就能完成的,要更加发挥市场的作用,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要勇于自我革命,给市场和社会留足空间,为公平竞争搭好舞台。

多个政策形成合力很关键

事实上,无论政府拉动经济意愿多么强烈,最终还要市场买单才行。PPP模式、特许经营等新型投融资模式,既可以弥补财政投入不足,也能为民间资本开辟投资新渠道,对经济企稳回升、调动民资投资积极性都可产生积极影响。不过,以PPP模式为例,其实际落地情况并不乐观,最多只能算是“叫好不叫座”。

郑超愚也分析,从具体问题来看,目前,不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项目都呈现投资金额巨大、回报率低等特性,导致民资担忧风险缺乏参与主动性和积极性,折射出民资对政府诚信之忧。另一方面,从宏观经济来说,各方对经济增长前景也比较悲观,故整体投资都呈现低迷态势。

“不过,政府出台的多个政策对于刺激民间投资还是大有裨益的,但怎么使多个政策形成合力,促进各政府部门间相互协作才是关键,”郑超愚说,“只有打好政策组合拳,才能对投资起到最大刺激作用,保证中国经济在未来多年中持续上扬。”

北京商报记者 肖玮

编辑:豆豆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