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全市扶贫攻坚大计,市农委以重点产业链建设为重要抓手,深化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特色效益农业,促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如期脱贫。
一是突出特色效益,推进链式开发。培育壮大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引导农户联合合作,促进产业集约高效经营,推动产加销一体发展,着力提升产业链建设质量效益。重点打造柑橘、榨菜、草食牲畜、生态渔、调味品等特色产业,进一步丰富产品线,提升价值链。支持贫困区县发展乡村旅游。因地制宜开发贫困地区高山资源和特色民俗文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特别是在精品线路培育推广、“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等方面,对贫困区县给予倾斜支持。做好贫困户和重点产业链的对接。积极引导贫困村、贫困户与重点产业链充分对接,精心设计规模适宜、贫困户干得了的产业扶贫“项目菜单”,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看单点
菜”、自主选择,做到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
二是培育新型主体,强化引导带动。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和模式,优化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和农户等主体在产业链建设中的功能定位,实行分类发展,形成以企业为引领、合作组织为纽带、农户为基础的产业化经营机制。探索推行股份合作、订单收购、全程服务等方式,鼓励企业与合作组织、农户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鼓励农业企业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农业投资,推行“零首付”托养、“大基地、小单元”等模式,带动贫困户创业,与贫困村开展村企联建,在用工上优先聘用贫困劳动力。
三是坚持综合施策,突破薄弱环节。强化基础配套。统筹推进农业综合开发、耕地质量提升、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配套,支持规模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建设,继续强化农机具研发推广,以种植标准化基地和畜禽渔业养殖标准园等为重点,支持建设村社便道。强化科技支撑。分产业建设现代农业特色产业技术体系,加强农业重大新技术、新品种的研发培育,探索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激励和奖励等收益分配机制。加强贫困户技能培训,开展“一对一”、“保姆式”的技术指导。强化产销对接。深化产销联动,加强农产品销售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农社、农超对接,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育农产品流通主体,壮大营销队伍。
四是深化改革创新,增强发展活力。创新投入机制。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向贫困区县倾斜。探索建立财政支农资金与脱贫任务完成绩效挂钩的预算分配机制。对新增高山生态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继续安排产业扶持资金。强化股份合作。在贫困区县开展财政农业项目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试点,将财政支持农业企业的涉农产业发展资金,按一定比例以股权形式,量化给流转土地的农户和所在地集体经济组织,让农户实现租金、薪金、股金等多重收益。扩大农业保险。探索特色产业政策性农业保险新产品,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推进现有险种在贫困区县全覆盖,贫困户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实行保费全额补助。优化担保服务。加强新型主体金融支持,重点发展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在贫困地区开展产权抵押融资和担保贷款创新试点,对符合条件的抵押担保贷款申请人,财政优先贴息,免除担保费用,助推新型主体加快发展,帮助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
编辑:小波 责任编辑:颜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