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份讲故事的报告。”昨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这样评价《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这份“讲故事的报告”究竟是怎么出炉的呢?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报告征求意见稿大幅精简字数。起草组把部分亮点工作的细节移入了附件,让附件“讲好中国法治故事”。
近年来修改次数最多
最高法的工作报告起草组成立于去年10月,以最高法办公厅领导及院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为主体。
起草组曾广泛收集资料,并深入北京、陕西等地法院进行调研,从全国各高院报送的工作总结、信息简报中挖掘素材,“力求把各地法院一年来最突出的工作写入报告,回应地方代表关切”。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本次报告定稿前共经过30次修改,这30次修改是起草组呈报至最高法主要领导的次数,而在起草组内部,反复打磨的次数至少要多2倍。这是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修改次数最多的一次。
最高法院长周强修改报告
“院长周强亲自主持了起草和修改工作。”在春节期间,周强仍利用休息时间修改报告,节后上班第一天,周强召集了起草组研究修改报告。此后,为确保报告起草工作顺利开展,在报告最终定稿前,周强共召集起草组研究报告数十次。
而在今年1月24日的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上,最高法常务副院长沈德咏曾要求各高院向人大报告工作后,把各高院工作报告报送最高法院起草组,以便起草组及时了解各地情况。在报告修改完善阶段,沈德咏利用一天时间,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与起草组逐字逐句讨论修改报告。
569条意见中吸收132条
据悉,在今年1月底至2月底,报告分别征求了有关领导、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特邀咨询员、各高院院长、机关各部门的意见。到两会召开前夕,起草组共收到569条意见,最终采纳132条。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报告中,曾4次提到有关妇女儿童权益的事项。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在有限篇幅中4次提及同一事项的情况并不多见。而该话题正是由于有人建议称“希望在维护妇女、儿童、老人合法权益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因此,对这一内容,最高法报告着墨很多。
9900余字36次提改革
最高法工作报告共18页,9900余字,全文36次提到了“改革”。据悉,将2015年法院推进司法改革情况作为报告中独立的部分,是本次报告中的重大体例创新。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在报告的附件中,共对39个用语进行了说明,并使用了14张图表和8处二维码。此外,本次报告还首次链接微视频和H5动图,最高法官网称,“力求全景呈现人民法院工作”。
文/本报记者 孟亚旭
编辑:古月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