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出台的《关于加快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涉及了10项重点任务,市交委对其中一部分进行了解读。
交通网络
加快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形成内畅外联、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
高铁:推进渝万、郑万、渝昆等高铁建设,构建“米”字形高铁客运通道;加快推进渝怀二线、枢纽东环线和成渝铁路、达万铁路扩能改造等骨干货运铁路通道。
高速公路:加快成渝、渝黔、渝长、渝遂高速公路扩能和江津至习水等高速公路对外通道建设。
航空:投用江北机场东航站区及第三跑道,建成巫山神女峰、武隆仙女山支线机场,加快通用机场建设。
目标:结合高速公路网、铁路网、航空枢纽建设,加快推进江津珞璜、涪陵龙头、万州新田、合川渭沱、忠县新生等港口进港铁路和公路集疏运通道建设,形成无缝衔接的集疏运体系。到2020年,港口集疏运体系逐步完善,主要港口与铁路、高速公路衔接高效,铁水联运货运量比例达到10%。
航道体系
推动干支航道整治,构建干支联动、畅通高效的航道体系。
三峡水运新通道:积极争取国家及早决策,启动三峡新通道建设,尽快解决三峡瓶颈制约。
长江干线航道整治:大力推动长江干线涪陵到朝天门段、朝天门到九龙坡段、九龙坡到永川段航道整治。
两支航道整治:加快推进嘉陵江利泽、乌江白马枢纽和库尾航道整治,加强省际间协作联动,全面畅通嘉陵江、乌江骨架支流航道等。同时,完成三峡库区小江、汤溪河等6条重要支流航道开发利用,积极推进渠江航道整治、涪江梯级渠化,开展嘉陵江井口枢纽、乌江航道提档升级、大宁河航电开发等前期研究,大力延伸支流航道通达深度。
目标:到2020年,基本形成“一干两支十线”(一干:长江;两支:嘉陵江、乌江;十线:渠江、涪江、綦江、大宁河、小江、梅溪河、抱龙河、东溪河、磨刀溪、汤溪河)的航道体系,航道整体通过能力明显提升。
港口集群
加快“四枢纽九重点”港口群建设,打造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港口集群。
按照“港口、物流、产业”三结合和铁公水联运的原则,打造“四枢纽九重点”港口群,建成主城果园、江津珞璜、涪陵龙头、万州新田4个铁公水联运的枢纽型港口,打造主城寸滩、永川朱沱、渝北洛碛、长寿胡家坪、丰都水天坪、忠县新生、奉节夔门、合川渭沱、武隆白马等9大专业化重点港口。
目标:到2020年,基本形成“四枢纽九重点”的规模化、专业化港口群,货物吞吐能力达到2.2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500万标箱。
服务体系
创新机制、优化服务,提升航运金融服务功能,建设要素集聚、功能完善的服务体系。
建设航运(物流)信息中心、航运交易中心、航运结算中心和航运人才中心,形成长江上游航运要素集聚、功能完善、市场繁荣的航运服务集聚区。
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成现代航运服务体系,水路货运量超过2亿吨,周边省市货物经重庆港中转比重达到50%以上,长江上游地区航运货运量的50%、集装箱的80%、长江中上游地区船舶交易的70%以上通过重庆航运交易所完成,航运交易结算额超过100亿元。
市场体系
推动构建长江大通关体制,争取国家将保税港区功能,向果园港拓展,打造协调联动、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积极促进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和检验检疫一体化,推动构建长江大通关体制。升级完善重庆交通电子口岸平台,与上海等长江沿线省市建立长江航运服务联合机制,推进沿江统一市场的建立,促进水铁空口岸间互联互通、协调联动。
向国家争取保税港区功能向果园港拓展,并将果园港、珞璜港、龙头港、新田港等主要港口纳入启运港退税试点范围。
三峡旅游
加快沿江景点旅游码头提档升级,发展服务优质、便捷舒适的三峡旅游。
对涪陵白鹤梁、丰都名山、忠县石宝寨、云阳张飞庙、开县汉丰湖等景点旅游码头提档升级,建设现代化邮轮母港。加快传统水上客运向高品质旅游客运转型,推动“互联网+邮轮旅游”,建设三峡邮轮旅游交易服务信息平台,支持开设豪华邮轮免税商店。
目标:到2020年,三峡邮轮年旅客运量达到100万人次以上。
制图/李梦妮
打造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重庆路径
寸滩港码头作业区。 (本报资料图片)
今年,江津珞璜港和涪陵龙头港,将迎来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进港铁路年内正式开建,打通多式联运“最后一公里”瓶颈,实现水铁公无缝对接。这两条进港铁路专用线建成后,珞璜港和龙头港将跻身重庆枢纽港口“大家族”。
发挥长江黄金水道更大经济效应,提升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运行效率,从多式联运破题,把传统港口升级为多式联运枢纽港口,这只是我市加快推进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
按照《关于加快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到2020年,我市将形成以“一干两支”航道体系和“四枢纽九重点”港口集群为构架,现代化船队为载体,航运服务集聚区为支撑的航运体系,建成“服务+辐射”型长江上游航运中心。
全面融入国家战略
世界经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规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通常从沿海起步先行、溯内河向纵深腹地梯度发展。
“一带一路”战略和建设长江经济带,是我国深入推进中国经济由沿海向内陆、沿长江向纵深腹地梯度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即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构建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形成沿海、沿江、沿边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并通过改革开放和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促进东中西三个“板块”产业实现有效的梯度转移。
重庆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接点上,具有承启东西、沟通南北的区位优势:长江横贯境内679公里,约占长江通航总里程的四分之一,嘉陵江、乌江相偎左右。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目前已具雏形,但还存在一些“瓶颈”:受长江三峡船闸通过能力制约,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低;长江航道不畅,通过能力弱,对周边辐射不强;向东向西铁路通道不畅,铁水联运优势难以发挥等。
“长江黄金水道航运具有低成本、大批量、远距离的优势,重庆要进一步发挥区域优势,只有顺势而为,牢牢把握住国家的战略机遇,积极参与其中,才能深度融入到国家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新战略新格局中。”市社科院一专家表示。
构建大通关和大开放市场体系
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把加快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作为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部署推动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市领导多次专题调研。市委、市政府多次组织相关部门和企业召开座谈会,征求各方意见,最终形成《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
特别是今年1月4日至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渝视察后,我市又根据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对《实施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增加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航道畅通、枢纽互通、江海联通、关检直通”、“大力推动航运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航运供给质量效率,降低运输服务成本”、“建立统筹协调、规划引领、市场运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体制”和“市场、开放是推动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动力”等内容。
投资180亿元推动航运中心建设
重庆要全力以赴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如何定位?如何建设?
根据《实施意见》,我市将共计投入180亿元建成“服务+辐射”型长江上游航运中心。
“这个定位符合市情,可以更好地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市交委相关人士表示, 建成“服务+辐射”型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是根据重庆实际,从“航运人、航道、港口、船舶、支持保障系统、航运市场”六个基本要素,结合航运中心必须具备的强大聚集和辐射功能,同时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航运发展的要求,以及结合航运在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提出的。
据介绍,世界上其他国家国际航运中心,主要是依托海港完成,且主要有三种模式:
一是以市场交易和提供航运服务为主,如伦敦,全球有1750多家从事航运事务的公司与机构在此设有办事处,涉及船级管理机构、油轮租船业务、散货船业务和航运保险等。
二是以中转为主,如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突出转口贸易及中转运输,其集装箱吞吐量均位居世界前列。
三是以腹地货物集散服务为主,如鹿特丹和纽约,纽约曾一度承担了美国外贸运输量的40%。
市交委称,重庆是内陆港口,如果按照这三种模式中的任何一种来打造,都不能发挥其最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