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国家有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集中精力办大事、啃硬骨头。北京、天津等发达省市发展条件好,底子厚,脱贫攻坚难度相对较低。内蒙古、广西等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困难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这些地方是脱贫攻坚的短板,全面小康不能落下一个地区、一个人。中央作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的重大决策,就是希望东西部地区携起手来,群策群力,携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年来,在中央的统揽全局、统一指挥下,组织东部地区支援西部地区成果显著,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格局,这20年,东西部地区兄弟省市和谐互动,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逐步扭转,西部贫困地区、革命老区扶贫开发取得重大进展。在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的同时,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得到有效实施,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开创了优势互补、长期合作、聚焦扶贫、实现共赢的良好局面。铁一般地事实证明: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必须长期坚持下去。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到2020年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努力,我国已经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截至2015年底,全国仍有5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而这5000多万人口大部分都在中西部等贫困地区,剩下的都是硬骨头,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扶贫开发已经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此时此刻,我们更加需要东西部省市区携起手来,同舟共济,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共同打赢这场硬仗。
不容忽视的是,个别地方喜欢“夸海口”,不顾实际情况,纷纷喊出“提前一年”“提前两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等口号;个别地方落实上“空对空”,还停留在简单制订了所谓的脱贫工作计划,至于落实效果不怎么上心等状态;个别地方“等靠要”思维严重,心里老是想着有对口省份在协作帮扶,即便到时候完不成任务,也会有资金支持、政策托底等等,这些不良作风给保质保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埋下了隐患。本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脱贫攻坚必须“坚持时间服从质量,科学确定脱贫时间,不搞层层加码。要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这句话不仅说到了点子上,也是对脱贫攻坚种种不良作风开出的“预防针”“清醒剂”。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与其苦熬,不如苦干。各地必须理解好总书记的指示要求,拿出硬功夫、真本事、强作风,真正把脱贫攻坚作为当前乃至今后几年的首要任务,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劲头,不断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走出贫困的志向和内生动力,以更加振奋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以“钉钉子精神”一项一项抓好脱贫攻坚任务落实,奏好扶贫协作的“交响曲”,全力打赢这场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硬仗。
编辑:zhongbp 责任编辑:孙淑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