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璧山:大山里的脱贫户 把“羊娃娃”养成了“金娃娃”

2016-08-11 14:26:10  来源:璧山网  作者:张承刚

没有资金,没有经验,没有渠道,贫困户该如何摘下贫困帽?在璧山区大路街道大沟村,贫困户熊志均通过街道人大工委送给他的6只山羊,硬是把“羊娃娃”养成了“金娃娃”,走上了养羊致富的道路。
送羊上山 贫困户有了希望
熊志均是大沟村出了名的贫困户,他的家位于“五虎石”山顶,翻过这座山,就到了璧山毗邻的铜梁。从大路场镇到熊志均的家,只有唯一的一条十多公里崎岖的山路,上山下山要走近两个小时。以前,熊志均老两口,一直靠山上的几亩贫瘠田地为生,种的粮食连自己吃都不够,生活相当封闭和拮据。
2015年8月,大路街道人大工委扶贫,来到大沟村,实地了解熊志均的情况,建议他利用山中的地形,发展生态养殖:养羊!
没有资金,没有经验,没有渠道,养羊?熊志均以前想都不敢想。
几天后,熊志军就得到大沟村书记通知,下山牵羊!
“那是6只‘半大’的山羊,是人大工委的领导亲自牵来的。”熊志均记得很清楚,当他拿着绳索,驱着羊儿往山上赶的时候,才发现幸福竟来得如此突然!
那天,熊志均和老伴儿兴奋得整夜未睡。他们一会儿去给羊儿添水,一会儿去割把草来喂,又或者静静地守在羊儿身旁。看着这群活蹦乱跳的“羊娃娃”,就像看到了希望。
养羊一年 收入将超万元
“送来的6只羊,不久就死了一只,老伴儿心疼得直掉眼泪。”熊志均说,他们没有养羊的经验,不知道该喂什么,什么时候喂,得了病用什么药,脑袋里是一片空白。
熊志均把自己的情况告诉给村里,村里又反映到人大工委。第二天,街道兽医站的同志就来了。
“羊儿要放养,每天上午一次,下午一次,一次2到3个小时;得了病,要对症下药,要把病情先告诉给我们,我们再给你支招……”那天,兽医站的同志教了熊志均很多,怕他搞忘,还写了一张字条,上面留有兽医站的电话号码。
逐渐地,熊志均和老伴儿也摸到了养羊的些许门道,他们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每一只羊羔。渴了添水、累了歇凉、饿了喂草,羊舍里保持干燥、冬暖夏凉。
功夫不负有心人,剩下的五只山羊都茁壮成长,还给他们生下了几个“羊宝宝”。
熊志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只羊大约能长到100斤,1斤按15元算,现在有11只羊,全部养大了卖,至少能卖1万多元!
扩大规模养羊走出致富路
在熊志均的家里,记者看到了他用木栅栏修的羊舍,占地约20多平方米。熊志均告诉记者,等母羊再生几个崽崽,他就要把羊舍扩大。
“羊生羊崽,生生不息。”熊志均抱着小山羊,像抱着祖传的宝贝。
“山里的环境好,适合放养。放养的羊儿肉质好,能卖个好价钱。”熊志均说,他的羊是正宗的“土山羊”,现在已经有好几家餐饮店预订了,他断不会卖种羊,反而要更加扩大规模,走出一条致富路。
“现在熊志均的销路主要是场镇的餐馆,下一步准备把他的羊推介到网上去卖。”大路街道人大工委主任严灿丰告诉记者,他现在正在联系农业公司,希望通过包装策划,把熊志均的“土山羊”推销出去,卖出好价钱,而不是与普通养殖场的羊相同的价格!

编辑:毛豆 责任编辑:颜劲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