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下午,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B20)主旨演讲中阐释他对G20与世界关系的看法时,真诚呼吁“我们希望向国际社会传递这样一个信号:二十国集团不仅属于二十个成员国,也属于全世界”,站在历史新起点上的中国,“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习近平主席高屋建瓴的讲话在清晰描绘全球经济治理“中国设计”的同时,也折射出“中国主张”的世界主义情怀。
共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是一项宏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它具有极为广泛的实际利益。在过去的八年里,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新兴经济体力量不断增强,推动国际秩序加速向多元中心的方向演变。与此同时,最初因金融危机而诞生的G20高效协作渐渐消退,各国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和投资低迷,多边贸易体制发展面临瓶颈,区域贸易安排丛生。面对眼下遭遇的全球化危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领导者,习近平主席以其全球视野,呼吁包容各方利益,用行动的力量来树立权威,努力把世界拉回联动协作的大轨迹,与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和世界分享“共赢观”。把全体人类视作一个共同体的思想,是世界主义最核心的传统。基于这种世界主义的意识,习近平主席继承了邓小平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判断,认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时代潮流。“我们的目标是让增长和发展惠及所有国家和人民,让各国人民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日子都一天天好起来!”杭州峰会希冀搭建面向未来的共赢之桥,B20主旨演讲中无处不在的“共赢共享”理念是中国倡导的“新全球主义”的一以贯之,意在推动各国摒弃传统的二元对立和零和思维,尊重各自利益关切,加强协调合作,让发展成果能普遍平衡地惠及世界各国。
发扬共商共建的“伙伴精神”。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动力、增长活力和治理能力均显不足,现有经济治理机制和架构的缺陷逐渐显现。面对发展不平衡和国际竞争进入“囚徒困境”式博弈,习近平主席开出药方——“伙伴精神是二十国集团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选择。”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与世隔绝的孤岛,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等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机制,G20连接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努力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各施所长、各尽所能。面对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的挑战,杭州峰会致力于打破各色壁垒,制定全球贸易增长战略与全球投资政策指导原则,确保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为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杭州峰会制定集体行动计划,发起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合作倡议,力求缩小发展鸿沟,推动构建包容型世界经济。
为全球提供发展样本。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专注于国家建设和发展,经济成就举世瞩目——在经济体量上,继2007年超越德国后,中国在2010年又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对外贸易指标上,截至2015年,中国在商品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方面分别位居世界第1、第1和第2位,连续多年成为与美并驾齐驱的商品贸易大国。世界期待倾听中国故事,中国期待分享发展梦想。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坚定有力地表示,中国应该对人类社会有更大的贡献,更大的担当:“中国的发展前景一定会越来越好,对世界的贡献一定会越来越大!”“十三五”规划开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付诸实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升级战略初现成效,中国理念、中国行动同杭州峰会主题议题高度契合、相连互通。前所未有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用调控与改革收获的“钥匙”,为全球走出“发展的焦虑”提供了可行的路径与变革的样本,让杭州峰会成为“中国故事”新的解码器,“全球发展”新的风向标。(王晓伟 中央党校政治学博士后、国立莫斯科大学外籍教授;周青 《中国信息安全》编辑部)
编辑:zhongbp 责任编辑:孙淑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