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大足:贫困村靠山吃山 石头里淘金奔富路

2016-09-14 10:23:21  来源:华龙网  作者:邓小强

大足区古龙镇白石村是大足的边界村,往南即是铜梁区围龙镇六一村。村里山高石头多,耕地很少,土地贫瘠,在农业社会一直是个吃不饱的贫困村。
过去30多年来,白石村人靠山吃山,深挖山石富矿,在白石里取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靠石头起家
白石村党支部书记刘明远还记得他少年时代的苦日子。
“我们这里是大山区,山又是石头山,耕地少。那时大家日子过得紧巴巴,一亩田才产400斤稻谷,再种点玉米、红苕、麦子,但是产量都不高,填饱肚子很是艰难。”在上世纪70年代,不仅缺吃少穿,村民手里也没什么钱,唯一挣钱的来源就是去山上砍竹子、木料,扛到镇上去卖点现钱。
农耕时代,人均只有三分耕地的白石村人,对山多地少的自然现状深恶痛绝,“要是大山变成良田就好了”。那时,谁也没想到,他们厌恶的大山实际上是一座财富宝藏。
村里的发展机遇始于上世纪70年代大足修建登云机场。当时,机场需要大量的砂石,部队在全县范围考察后,认为白石村的石头质地很好,量又大,很符合机场建设需要。白石村大队便组织村民捡石头,用手工打磨成砂石后,用拖拉机运送到登云机场建设工地,换回一叠叠钞票。村民这才相信,这些石头真的可以换钱。有了机场专用砂石的名号,“白石村的砂石好”被社会逐渐熟知。
转眼间进入改革开放年代,城乡建设加快,盖房子、修路都要用到砂石。白石村的砂石越来越走俏。捡完了石头,村里人开始在山上用手工打钻、爆破挖石块,最初沿用以往用人力碎石,后来开始用机器加工碎石,这种生产方式延续至今。生产的砂石主要用于大足区内建房和修路,多数时候供不应求。
这三十来年,全村人靠山吃山,村民赚钱方式多样。有的承包大山自己当老板开碎石场,有的村民用自然归属的责任山场入股,有的直接卖掉山场,有的在碎石场打工,在周边村子都外出打工的时候,村里出去的人很少,90%的家庭都住上了气派的楼房。
如今,白石村8个社,每个社都有一家大型碎石场,维持着村里人的富裕生活。
新时期谋转型
几年前,由于铜梁永川等地的砂石进入大足市场,以及本地房地产行业发展速度降下来后,比起前几年,这两年白石村的砂石销量下滑了不少,这让此前一直不愁销路的白石村人明显感受到了危机。
早在2012年,村里就成立了产业发展办公室,定期地召集碎石场负责人开会,研究市场形势,探讨升级转型发展的策略。大家认识到,随着道路建设标准的提高,高速公路和炒油路对精打细磨的机砂需求量大,以前粗加工的砂石必须精加工成机砂。
观念一转,行动跟进,多个碎石场引入了专门加工机砂的机器设备,开始生产标准化的机砂。
“目前渝蓉高速四川段正在建设,南大泸高速也将开工,这几年大足乡村基础设施也越来越多的开始修建炒油路,转型生产机砂已经尝到了甜头。”刘明远欣喜地看到,最近往外拉砂石的货车明显增多了。
去年,村里对4.5公里的村道和出村大道兴黄路进行了硬化,并修了炒油路,这下运输更加方便了。
“道路好了,以后采石业不兴旺了,或者山挖光了,村里发展其他行业也有了基础。”刘明远说,目前村里一些人在发展养殖业,已经有了些气候。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