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武隆 打一场“不脱贫誓不罢休”的决战

2016-10-17 16:58:53  来源:重庆日报  作者:刘茂娇

武隆已建成集休闲、观光、养生、教育于一体的7条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线。图为土地乡古村落犀牛寨开寨。

全县建设68个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图为土坎牌晶丝苕粉。

全力实施基础设施等“十大攻坚行动”,“社社通达、村村通客”。

电子商务市场主体达441家,游客正在电商体验馆购买土特产。摄/湛伟

数据》》

旅游公路盘山而上,仙女山景区美如大片,白马山片区已拉开战场……2015年7月,脱贫攻坚启动以来,国家级贫困县武隆悄然“蝶变”。

与“颜值”提升相匹配的是,武隆县内在结构也发生变化:区域性贫困有效缓解,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贫困人口收入显著增长。数据最有说服力:2015年,武隆13个乡镇整体“摘帽”,48个贫困村实现“销号”,8418户29524名贫困人口“越线”;2016年,预计将圆满完成13个乡镇、27个贫困村脱贫“销号”、2.6万名贫困人口“越线”。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武隆县委、县政府深刻意识到,要限时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远比一般区县艰难。

为此,从2015年7月,脱贫攻坚启动以来,武隆县委书记何平就明确要求,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政治责任,以“不脱贫誓不罢休”的决战精神,做到用心、用情、用力推进脱贫攻坚。

状态决定战斗力。一年多时间,立足于精准滴灌,武隆县已进入“弯道超车”的加速模式。

绘制“路线图”完善政策体系

路线决定方向。县长卢红表示,为确保对症下药,精准帮扶,该县挨户走访,摸清家底。在此基础上,明确“靶向”:提出了“脱贫摘帽、巩固提升、全面小康、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拟定了“两年摘帽、三年巩固、五年小康”三步走的攻坚时序,制定出台了“1+11”攻坚方案,提出了实施十大扶贫攻坚行动,为全面实现精准脱贫与持续发展绘制了“路线图”。

有了路线图,该县结合全市“1+1+13”政策体系,制定出台了五大政策体系,为脱贫攻坚提供政策支撑。

落实生态扶贫搬迁差异化补助政策。全面提高建卡贫困户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补助标准,对深度贫困户、农村C级D级危房贫困户分类确定补助标准,确保在两年内全面消除无房户、窝棚户和危房户。

盯准产业发展这一关键,落实产业扶贫精准到户全覆盖政策,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贴息贷款、种养补助等。

对特殊困难群众,实施政策兜底。将不具有开发和脱贫能力的孤寡、老弱、病残等“能力性”贫困对象全部纳入低保兜底覆盖范围,对因灾、因病致贫群众给予特殊困难救助,全县“三留守”和残疾人员纳入关爱行动覆盖范围。

落实教育培训扶贫资助全覆盖政策,设立县级财政专项助学基金,将国家和市上教育扶贫政策未能覆盖到的贫困家庭学生全部列入资助覆盖范围,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家庭的面貌。

落实扶贫保险精准到人全覆盖政策,提供贫困群众抗风险能力。

啃“硬骨头”十大行动结硕果

有了系列政策保障,武隆县整合各部门行业资金17.34亿元,实施十大行动,对准问题难题,攻坚克难,取得了积极成效。

基础设施、生态修复、扶贫搬迁三大攻坚行动全面改善了贫困村软硬条件。其中,新建和改扩建村社公路963.41公里、人饮水池417口73598立方米,48个贫困村水电交通问题全部解决。

旅游富民、特色产业发展、金融扶贫三大攻坚行动带动贫困户提升发展能力,实现从“输血”向“造血”转变。其中,依托武隆旅游业引擎驱动,建成乡村旅游示范村(点)15个,扶持发展乡村旅游接待户2014户,接待床位30655张,接待乡村游客330万人次,实现收入3.5亿元,带动5000余名贫困人口通过创业就业实现增收脱贫。建设68个特色产业示范基地,着力打造高山蔬菜、草食牲畜、有机茶叶、乡村旅游5个“十亿”级产业链,带动一产业增速全市第7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全市第二位。

社会救助、教育扶贫、社会扶贫三大攻坚行动整合了各界资源,引导全社会参与脱贫攻坚,形成了强大合力。比如,制定特殊救助扶持办法,将全县163名困境(失依)儿童、47名孤儿、338名留守妇女和5005名留守儿童列入救助覆盖范围;争取各类社会帮扶投入8.46亿元,实现全县8912名干部对接帮扶1.6万户贫困户全覆盖等。

此外,扎实推进基层建设攻坚行动,在脱贫中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精准督导逗硬考核

为确保脱贫攻坚成效,武隆县还在考核制度上做文章。

一开始,该县就围绕目标定责到人,将精准脱贫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到乡镇、县级各单位和各扶贫集团,签订脱贫目标责任书和脱贫攻坚承诺书,建立完善了“不脱贫困帽、就脱乌纱帽”的目标考核机制,督促每名干部立下限期脱贫的“军令状”。随后,391名干部组建75个驻村扶贫工作队,75名县管领导后备干部入驻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由县委督查室牵头的5个专项督导小组、县纪委牵头的暗访督查组,武隆不曾放松过明察暗访。

武隆县扶贫办主任沈江涛表示,最关键是加大了扶贫攻坚目标考核力度,建立完善正向激励和精准问责机制。该县对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并经验收合格的贫困村、乡镇、帮扶集团和单位部门给予工作奖励,对表现突出的干部予以提拔重用;对脱贫验收不合格的贫困村、乡镇、帮扶集团和单位部门,一律给予“一票否决”,并对主要负责人作出就地免职处理。

如此举措之下,武隆县脱贫攻坚加速推进,经受住了市政府2次督查暗访、国务院扶贫办专项督查检验,并得到了充分肯定。

新鲜经验》》

“五个+”精准扶贫 开辟脱贫发展新路径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在于“精准”二字。

武隆县针对贫困村资源禀赋、环境条件及贫困户自身条件、能力的不同,探索实施“生态+精准扶贫”、“旅游+精准扶贫”、“电商+精准扶贫”、“金融+精准扶贫”、“股权+精准扶贫”这“五个+”精准扶贫模式,开辟了脱贫发展的新路径。

作为全市唯一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3块金字招牌的区县,武隆走“旅游+精准扶贫”路线顺其自然。

该县专门制定出台《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围绕旅游景区周边、旅游环道沿线、乡村旅游示范村(点)等区域,打造旅游扶贫示范线路和乡村旅游示范村(点),带动农户在乡村旅游中受益。

“生态+”则刚好相反。该县针对水土流失、石漠化严重的贫困村,实施退耕还林、天然保护林、水土保持林、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工程,发展特色林果、高山茶叶、中药材等特色生态产业6.5万亩,带动1.2万户建卡贫困农户实现持续增收和稳定脱贫。

“金融+”模式从加大金融支持的角度为脱贫注入了强劲动力。该县建构以县级总会为支撑,乡镇分会+村级中心+互助小组为网点的金融互助扶贫网络体系,缓解贫困人口贷款难、借款贵的问题。目前,该县正建立完善贫困人口借款担保体系,针对不同贫困户的现实需求,量身订制生态搬迁贷、乡村旅游贷、特色农业贷等多种精准对接需求的服务产品,受到了贫困户欢迎。

“电商+”模式为农村脱贫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该县已包装推出了羊角豆腐干、羊角老醋、仙女红茶叶、芙蓉江野鱼、土坎苕粉、野生蜂蜜、汉平蜜柚、猪腰枣等多个品牌产品。目前,正围绕扶贫与农业6条精品示范线路和68个产业示范基地,合理布局和精心培育乡村旅游、绿色蔬菜、有机茶叶、特色林果和配套加工等绿色产业体系,为电商平台提供强力支撑。

“股权+”模式则从制度上建立起了贫困户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联接机制。该县引导贫困农户将土地、林地、闲置房产、劳动力等要素资源,通过股权量化方式与市场主体进行捆绑发展,从而提高了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的能力。当地双河乡264户贫困农户以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入股龙头企业渝蔬农业公司,发展高山蔬菜产业,既有劳务、土地租金收入,又有长效分红,顺利实现了脱贫。

典型个案》》

武隆县火炉镇:

以产业为支点 撬动贫困村“蝶变”

水泥路修好了,自来水接进了家门,新房子焕然一新,致富产业多起来了……说起武隆县火炉镇保峰村的变化,当地贫困户王坤扳起手指都数不完。他说,由于地处万峰林海的腹地,不通水电,保峰村曾落后得像个原始部落,而现在像自己这样的贫困户都盖起了新房、添置了家电,年收入近万元。

作为火炉镇较为偏远和贫穷的一个村,保峰村的蜕变是火炉镇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该镇辖15个行政村(居),其中市级贫困村7个。2015年脱贫攻坚启动以来,该镇强化组织保障,大力探索实践,尤其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实现了7个贫困村整村脱贫并通过市、县级验收,1052户4008人实现减贫越线,被评为重庆市扶贫开发工作年度先进集体。

变化随处可见。该镇木水村在党支部书记罗小洪的带领下建成大闸蟹养殖基地93亩、生态鱼塘77亩、莲藕500亩,64户贫困户208人全部加入专业合作社,每户贫困户每年有1500元保底收益;筏子村在能人申建忠、杨顺友等土专家的带领下种植脆桃3500亩、脆甜蜜李2000亩,同时发展蔬菜1000亩、烤烟800亩,成立了10个专业合作社,59户贫困户202人全部入社;凉水井在返乡能人杨东的带领下完成1000亩土地的量化确权,将土地全部用于花卉苗木等产业发展;车坝村新增林果种植面积700亩,梦冲塘村修建人行便道5公里,新增养殖水面100亩,改造低产值老果园200亩……“可以说,每个人都满怀激情,创业谋发展。”王坤说。

“通过能人示范,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该镇负责人表示,火炉镇紧紧抓住发展产业这个关键,让群众尝到了脱贫致富的甜头,从而激发了其要求脱贫的动力。在此之前,该镇花了相当长的时间,理清贫困村脱贫思路,结合农业与扶贫示范基地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规划了“特渔”、“特烟”、“特花”、“特果”、“特畜”五大产业区。针对贫困户,则按照“一户一策、因户施策”,因地制宜、长短结合、农户自愿的原则量身定制1235户精准脱贫规划,注重通过“土专家带头+外来专家培训+专业合作社(公司)+农户”等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

声音》》

用心、用情、用力推进脱贫攻坚

武隆县委书记 何平

武隆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政治责任,以“不脱贫誓不罢休”的决战精神,做到了用心、用情、用力推进脱贫攻坚。县里精准制订了“1+11”工作方案,针对乡镇、村、农户因地制宜推进扶贫。同时,强力实施“基础设施、生态修复、扶贫搬迁、旅游富民、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社会救助、教育扶贫、社会扶贫、基层建设”十大攻坚行动,大力实施“乡村旅游富农村、农村电商活农村、产业基地强农村”三大工程,实现了整合资源,集中攻坚。在健全机制,完善政策方面,建立了“县级统筹、乡镇落实、工作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对接帮扶机制等。在考评上则从严问责追责,将脱贫攻坚纳入“一票否决”。目前全县75个贫困村、5.5万贫困人口有望今年全部通过评估验收,如期实现“脱贫摘帽”。

文/刘茂娇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