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新闻11月3日讯(记者戚易斌 实习记者欧阳啸鸿)今年,北京的冬天格外寒冷。冷空气频繁来袭,气温也一再降至冰点以下,是否提前供暖成为了大众热议的话题。
“看天供暖”已有先例
北京于2010年开始形成气象会商机制,“看天供暖”的标准也随之正式出台。《北京市供热采暖管理办法》规定,市政府可根据气象等实际情况调整采暖时间。在供暖开始前,供热主管部门将同相关部门进行气象协商,如果在法定供暖日11月15日之前连续5天平均气温低于5摄氏度,有可能施行提前供暖。
“看天供暖”的标准正式形成后,仅在2012年至2013年施行过。当时北京受强冷空气影响,遭遇极端低温天气,北京市提前七天开始供暖。
此外,根据相关规定,医院、敬老院、幼儿园等特殊场所可提前供热,其他有特殊需求的单位要求提前供热,须与供热单位协商并支付额外的热费。
当地时间2013年8月7日,德国Guelzow,一家新建成的秸秆供暖厂投入运营。它将主要供热办公楼、实验室、车间以及温室大棚。(东方IC)
看外国如何供暖
纵观世界各国的冬季取暖模式,尚没有像中国这样以地理界限划分供暖区域的其他例子。有的国家即使在夏季出现了天气骤然变冷的情况,室内也能随时根据需要供暖。而且,除个别国家的供暖模式较为单一外,多数国家都有不止一种的冬季取暖方法。
韩国
韩国纬度偏高,且韩国民众普遍“嗜暖”,因此韩国采取单独供暖的方式,只要民众愿意支付费用,一年四季都可以享受暖气。
此外,根据气候条件,韩国政府也会实行集中供暖。按照南北部实际的天气情况,供暖时间略有不同,南部地区供暖大约在11月份至第二年的3月份,首尔等北部地区的供暖周期在11月初至第二年的4月中旬。
英国
英国主要的供暖模式为电供暖,民众可以自行选择供电公司,每家公司的收费都有所不同,一些公司会采取分时段收费的方法吸引顾客。
英国也有集中供暖的模式,主要使用天然气做为供暖原料。但集中供暖仅存在于少量高档社区和学生宿舍中。一些普通家庭为节省开销,会使用一种可充电式的经济型储热器。
芬兰
在芬兰,几乎所有的城镇和人口稠密区都实行集中供暖,而集中供暖是通过热电联产方式实现的。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热电厂利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将水加热,并通过密布在城市地下的供暖管道向用户供暖。这种供暖方式不仅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更重要的是把环境污染降到了最低限度。
芬兰每个物业管理的小区均有中小型的集中供暖自动控制调节中心,集中供暖的事务性工作均由物业管理公司负责。供暖费用平摊在物业管理费中,一栋80平米左右的住宅大概每月需要缴纳200欧元的物业管理费。
俄罗斯
俄罗斯气候寒冷,供暖系统对于俄民众来说尤为重要。俄罗斯的供暖制度类似于我国北方,绝大部分家庭都享受集体供暖,供暖时间根据实际的天气情况调整,通常不少于6个月。
俄罗斯供暖大部分依靠天然气,而俄罗斯政府对于供暖的补贴力度也很大,供暖费用很少,约合每平米3元人民币,而且对于困难家庭、士兵家属,政府给予减半或者免收的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