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张学锋调研产业扶贫和健康扶贫时强调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加强监管优化服务
云阳网讯(记者 杨梅娜)2月6日,县委书记张学锋率队到双土镇、云安镇调研贫困村主导产业培育情况和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大病临时医疗救助情况,他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产业,让群众利益最大化,加强监管优化服务,让大病医疗临时救助政策惠及更多贫困群众。
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产业扶贫至关重要。对此,张学锋十分关心。当天,他到双土镇双土社区油桃种植基地、古佛村黄花种植基地、云安镇毛坝村红心蜜柚园、云安镇铜鼓村黄桃种植园,和负责人亲切交谈,详细交流,询问各个基地种植规模,股权化改革中贫困户受益情况等,他希望各地党委政府要加强资金监管,因地制宜发展好产业。
去年9月,我县出台相关政策,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实施大病临时医疗救助。目前试运行4个月,共筛查核实最新一轮因病致贫、返贫患者8543人,并将其全部纳入健康管理或管理型治疗,落实居家康复治疗救助2236人,落实住院及特病门诊治疗救助2446人。贫困患者基层首诊个人自付费用的比例由17.05%降至7.35%,转诊县级医疗机构个人自付费用的比例由37.43%降至23.59%。我县贫困大病患者病有所医、轻松就医变成了现实,大病临时医疗救助政策深得民心。调研中,张学锋走访了贫困户覃吉庆、龚胜祥和李继安,询问他们身体状况、享受大病临时医疗救助帮扶情况,叮嘱他们要保重身体,对未来生活要充满信心。
座谈会上,张学锋指出,今年是全县脱贫攻坚决胜年,事关云阳能否整县脱贫摘帽,任务很重,做好再动员、再部署尤为重要。他说,培育贫困村产业是贫困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云阳各乡镇培育主导产业很不平衡,农委等部门要对全县150多个项目进行评估,要通过培育产业带动更多贫困户增收。要结合各自产业发展传统优势培育产业,尤其是老百姓曾经做过的事;只要能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式都可运用到产业发展中来,要让群众利益最大化。要加强监管,防止产业淘汰时出现各类信访问题。要将贫困村的产业培育和到户的产业扶持结合起来,新发展产业要与村里发展的主导产业要有可持续性和带动性,防止“一锤子买卖”。
就如何落实好大病医疗临时救助政策,张学锋强调,一是要定好位。大病医疗临时救助政策是一种补助性政策,不是兜底政策。二是要精准对象,不合格的对象坚决不纳入到政策中来。三是乡镇卫生院要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要让患者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四是要加强监管,防止作假。五是要建立评估评价机制,研究享受大病医疗临时救助政策的贫困户的退出机制,扎实开展好工作。
县委副书记王光荣,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李学义,副县长刘新民一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