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断货危机持续施压海正药业 业绩骤降未来走向不乐观

2016-05-19 11:12:00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SystemMaster

    主打产品的供货问题依旧没有解决,海正药业今年的业绩格外令人担忧。昨日,海正药业发布公告回应监管层问询,对业绩骤降以及未来走向仍然不乐观。

    因控股子公司海正辉瑞的原研产品特治星供货不足,部分抗肿瘤类产品销量下滑及部分原料药因FDA进口警示而暂时不能进入美国市场等原因,海正药业去年业绩严重承压,净利润0.14亿元,较2014年大跌95.59%。

    海正辉瑞由中国制药企业海正药业和全球制药巨头辉瑞公司合资组建。去年以来,由于辉瑞方面对海外原料药工厂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导致海正辉瑞原研产品特治星供货不足、销售收入减少。而特治星对于海正药业来讲意义重大。海正药业在对监管层的回复函中表示,特治星产品原定在2015年会为公司带来16亿元的营收,因断货导致超过15亿元营业收入的减少,另由于抗生素销售队伍缩编,特治星产品销售人员减少3/4,大型学术活动减少,对抗生素及其他协同推广产品带来负面影响。此外,在特治星断货的同时,海正药业其他营收占比大、毛利率高的药品贡献度也在走低:抗肿瘤药、抗寄生虫及兽药等产品均出现超过10个百分点的营收降幅。

    尽管去年11月,海正药业曾发布公告称该产品预计会在2016年上半年全面恢复生产并保证供货,但就目前情况来看,特治星在今年仍无法实现足量供货。在本次回复函中,海正药业表示,海正辉瑞预计在2017年早期恢复特治星在中国市场的供应。目前,海正辉瑞按目前库存维持医院最低供应,预计在恢复正常供货后,2017年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的35%,2018年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的70%,2019年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

    就目前核心产品特治星的供货难题来看,海正药业今年的业绩格外令人担忧。海正药业今年的一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勉强收获了607.26万元、同比增幅20.06%的净利润成绩,但扣非净利润却只有56.13万元,较2015年同期下降91.45%。

    中外合资药企其中的一方因供货不足影响另一方业绩的情况在业内极为少见,这也反映出海正辉瑞作为中外合资药企在供货渠道管理上确实存在信息交流不对称的问题。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表示,这实际上是在考验双方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针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企业应当及时预见并做出相应调整,最大程度规避风险。(记者 钱瑜 王潇立)

编辑:徐强 责任编辑:孙淑培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