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潼南区党政考察团考察潘婆婆莼菜公司

2016-05-25 14:29:49  来源: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网  作者:田共

潘婆婆董事长潘慧中(右一)陪同辛国荣书记(左一)考察莼菜种植基地

潘婆婆董事长潘慧中(左二)与辛国荣书记(左三)、王志杰区长(右二)交流莼菜特性和市场应用前景

潘婆婆董事长潘慧中(右一)向潼南区委书记辛国荣(右二)、区长王志杰(右三)和石柱县长左军(左二)、政协主席李燕明(左一)介绍莼菜系列产品

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网讯(记者 田共)近日,重庆潼南区委书记辛国荣率潼南区党政考察团,专程来到重庆石柱县潘婆婆莼菜科技有限公司种植基地和生产车间,实地考察享有“水中人参,植物胎盘”美名的莼菜种植及产业发展状况。考察团认为,潘婆婆莼菜公司立足石柱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开发新产品,不断延伸产业链,努力做大规模、做强产品、做响品牌,既丰富了市场供给,满足了人民群众需要,又能带动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借势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有益探索,值得学习、借鉴和吸收。

据悉,石柱县有着天然无污染的生态环境,水质优良,黄水、冷水、枫木、沙子、六塘、石家、洗新7个海拔在1000-2000米的乡镇,年平均气温在12℃以下,非常适合莼菜生长。该县从1991年开始种植莼菜,常年在地面积1.3万亩,年产量1.3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球第一,享有“中国莼菜之乡”的美誉。

辛国荣书记一行人来到潘婆婆公司石柱莼菜育苗基地后,冒着蒙蒙小雨实地察看莼菜种植、管理和采摘,仔细聆听公司董事长潘慧中的情况介绍。潘慧中说:“潘婆婆莼菜科技公司2013年落户石柱,采取‘公司+股份制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致力于莼菜全产业链发展,已成为一家集莼菜品种研究、种苗繁育、种植基地建设、精深加工、产品研发、销售、配送等为一体的现代高科技农业企业。公司现有莼菜基地2000亩,占全国莼菜有效种植面积的20%,预计2019年将建成10000亩核心基地。”辛国荣书记随手拿起一颗刚从水中采摘起来的莼菜叶片,向在田里劳作的农民了解收入情况。他说:“潘婆婆公司依托石柱特有的自然资源,通过发展莼菜加工扩大原材料需求,带动农民每亩增收1万多元,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为少数民族地区农民脱贫增收寻找到了一条好路子!”他希望公司能稳定莼菜加工和销售,保证农民持续增收持续受益。

随后,辛国荣书记一行人参观了公司莼菜粉加工线、莼菜饮料灌装线、传统莼菜加工线,并来到研发实验室和产品展示区,详细了解由莼菜系列产品的功效、销售等情况。展厅里,各种包装精美的莼菜产品琳琅满目,井然有序地摆放在货架上,刚刚生产出来的各类莼菜食品,散发出着淡淡清香。潘慧中介绍说:“潘婆婆公司已开发出食品、美容护肤、保健养生等3大类27种产品,完成了‘智慧农业系统’一期,初步实现了莼菜产品质量的全程品控与可追溯;注册了‘百年潘婆婆’、‘石柱莼’两个商标,申请专利技术6项,初步选育出5个优良品种。未来几年,公司加大科技投入与品牌建设,计划投资10亿元人民币,建成年产值15亿元以上的特色高效产业,助推莼菜产业成为石柱的全国名片。"

辛国荣书记高度赞扬说:“潘婆婆公司不断延伸产业链,奋力做大规模、做强产品、做响品牌,既丰富了市场供给,满足了人民群众需要,又带动了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是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借势发展的有益探索,值得学习和借鉴!”他还希望公司与潼南加强合作,共同发展。

潼南区长王志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德勋,区政协主席张彬,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胡显键,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曾荣,区政府副区长朱福荣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考察;石柱县委书记蹇泽西、县长左军、政协主席李燕明,县委常委、纪委书记何涛,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向东,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肖龙明,副县长陆俊昌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考察并介绍相关工作。

链接:

莼菜:水中人参 植物胎盘

有一种植物,享有“水中人参,植物胎盘”的美名,那便是莼菜。野生莼菜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仅在高海拔、水质优良的地区才能生长,全世界仅石柱、杭州、韩国、日本等极少数地区有少量栽培。

莼菜带动大批农民增收

“很多人问过我,莼菜是什么菜?怎么没见过?”成功研发莼菜面膜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潘婆婆莼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潘慧中说,“莼菜是一种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都非常高的蔬菜,石柱人工栽培出来的莼菜因为主要销往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很少出现在国内市场上,所以很多人对它了解不多。"

自1991年开始发展莼菜种植业以来,石柱已在黄水、冷水、沙子等7个乡镇常年种植莼菜1.3万亩,成为全球最大的莼菜基地。近年来,石柱莼菜收购价格一路上涨,2013年收购价仅为2—3元/斤,到了2015年涨至6元/斤,同期上涨80%以上,每亩收入超过万元,莼农积极性空前高涨。

现在,全县有莼菜种植农民4000多户、20家莼菜专业合作社和7家莼菜县级龙头企业,多家企业获得了有机食品证书和AA级绿色食品证书,有3家企业取得了出口权,年产值达2亿元。

纯物理加工 山泉水自来水纯净水齐上阵

作为世界上珍稀的名贵鲜食蔬菜,石柱以往都是采取传统的醋酸保鲜法,让莼菜的保质期可达1年时间。而为了让莼菜保持新鲜口感,潘婆婆公司率先引进纯净水处理设备,将莼菜杀青、漂洗、加冰再装瓶,用纯物理加工方法使其“原生态”品质保持一周左右。

据潘慧中介绍,莼菜前期主要通过原料池、定量池、杀青池、漂洗池进行加工。由于对水质要求特别高,首先从山泉水中采摘莼菜,然后以自来水漂洗,深加工时则需要纯净水。若是要加工饮料,还需要使用蒸馏水。盛装饮料的瓶子也必须用纯净水洗净并通过灭菌柜。整个过程都是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的纯物理加工,来不得半点马虎。

莼菜提取物可制作美“黑”面膜

潘慧中称,潘婆婆公司近年来对莼菜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新研发成功了以莼菜为主要原料的补锌产品、美容面膜、保健胶囊等高端产品,莼菜抗癌提取物也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其中,最特别的当数美“黑”面膜。

都知道面膜能美白,美“黑”是怎么一回事?原来,莼菜丰富的胶质蛋白有很好的补水作用,但正宗莼菜呈茶色,长期涂抹于皮肤表面会使皮肤变黑。结合这两个特点,潘婆婆公司研发了美“黑”面膜,补水的同时,使肌肤呈色变深。“这主要提供给那些想要晒出健康肤色的顾客!”潘慧中进一步解释说。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