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盘锦大洼: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坚持生态优先彰显特色

2016-07-25 10:41:34  来源:中国网  作者:SystemMaster

近年来,辽宁省盘锦大洼区加快宜居乡村建设步伐,以村屯和道路等绿化美化为重点,全面提高各项工程整体水平,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富民产业,走出一条宜居乡村与特色乡村旅游的创建之路。

盘锦市大洼区率先探索实践,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把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作为引领“三农”改革发展的有力抓手,严要求落实,高标准建设各行政村主街主路,采用生态砖、混凝土浇筑等方式硬化,兼具实用功能和美化效果,提升村屯整体环境水平 , 全力打造新阶段升级版新农村。

近日大洼 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晓敬 表示,为了充分释放宜居乡村建设成果,大洼区依托辽河入海口大片芦苇荡、红海滩、蟹田稻作文化、美丽村落等丰富旅游资源,提出发展“全域旅游”。“把大洼看成一个大的田园度假区,通过创意农业、文创包装、精品民宿等,把‘旅游’元素植入各个产业,使农业生产要素由静态变成动态,创造更多的价值,发挥美丽宜居乡村的富民效应。

关于 做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 宜居乡村建设要通过乡村旅游转化成经济效益,发挥全域的力量,做好全域旅游工作。二是要真正做到行动起来。在宜居乡村建设庭院治理上要结合一村一品,结合土地流转,结合认养农业,做好三个结合。在乡村民宿建设上要明确建设主题,明确特色,同时要把百姓、社会力量组织起来,做到全域全民的旅游态势。三是要加强各部门联动。

目前, 2015年完成10个示范村建设工作,2016年底前,完成红海滩沿线、苏五线、305国道中心线、沈西工业大道等道路两侧共44个行政村的示范村建设工作,2017年底前,全面完成剩余行政村的示范村建设任务,将所有行政村全部建成示范村,真正实现城乡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发展。

大洼区在石庙子村成立了认养农业总部基地。认养人可以选择喜欢的品种自己进行种植,体验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也可以托管认养,由基地专业人员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务,确保高质量农产品。托管期间,认养人可选择参与自己感兴趣的环节,体验农耕的乐趣。

目前,石庙子村被认养稻田1900亩。全区累计实现认养稻田面积5万亩,认养客户分布全国24个省市,基地接待来访3万余人次。基地可为客户提供农事体验、农情互动、可视化观测、全程溯源、免费仓储、个性化包装、按需独立加工、随时配送、分享传递等多项服务。

石庙子村把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实实在在地转化为群众致富的资源,建成集农业认养、稻田慢行、民宿乡村于一体的生态、文明、富庶、秀美、宜居的稻作文化旅游村,从2014年起,该村推出“互联网+认养农业”模式,打造生态认养基地,通过认养方式经营以盘锦“蟹田大米”为代表的系列农产品,以“我在大洼有亩田”为主题满足个体家庭和单位群体需求。

生态农业认养,既满足了城里人吃放心粮、放心蟹、放心豆的需求,又能吸引城里人来乡下休闲体验农村生活。认养业主可通过网络实时看到自己认养的稻田的生产情况,通过认养实现生态、优质、安全,实现了蟹田稻、稻田蟹、稻田泥鳅鱼、埝埂豆一地四收的多重受益。村民通过流转土地获得租金,农忙时节到“托管认养”的土地上打工,获得工资性收入,或开办农家乐,搞多种经营,实现几份收入。

独具特色的稻作文化是大洼区全域旅游发展的“文脉”,“精品民宿项目通过政府牵线搭桥,引进盘锦红湾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和紫澜门温泉,在村里打造民宿样板间,采用集中采购、集中配送、集中管理的模式,对乡村旅游业实行专业化运营。

坐落于石庙子村的稻田骑行系统沿线融入水稻种植的历史文化、休憩小品景观,配套单车驿站、咖啡厅、书吧等体验性活动设施,按照不同主题分区,形成以乡村稻田为背景,体验乡居生活为内容,集文化、度假、研学、康体、自然农学体验于一体的新型乡村旅游综合体。是中国第一个,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行走中的稻田博物馆”。沿途尽是无边的稻田,随着不同的季节景致各异;或见刚播种的嫩绿秧苗,或见随风翻飞的稻浪,或见饱满下垂的稻禾,或见收获的幸福喜悦。穿行于稻海、城市、村庄,流连其间久久不愿离去;与青翠麦浪一起舞蹈,与清风山雀一起歌唱,在稻田博物馆中感受稻耕文化的魅力。

运用“智慧农业”体系,搭建多品类认养平台,将“大洼认养农业”做成国字号品牌。在这里认养一亩地,看着他们春耕秋收,在给予我们安定之心的同时,更是为我们最平常却又最重要的主食买上了一份安全保险。在餐桌上,当闻到浓浓的米香时,眼前便会出现父母那健朗的身体,爱人那温暖的目光,孩子那灿烂的笑脸。看着他们一大口一大口地吃着自家蟹田里长出的大米,知道它没有那么多的农药,知道它并不是为了图产量的转基因食品,心里不仅仅是放心,更是给了自己一份安心和宁静。

在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实现城市建设的全域化步伐时, 大洼街道党工委书记宋康明表示, 要持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施安全饮水提升工程,实现全域24小时供水,推广燃气壁挂炉等清洁能源利用,保持超市、卫生室、澡堂良好运营,强化庭院环境治理,实现庭院内外环境同步规范、相得益彰。发展庭院经济、民宿等特色富民产业,重点培育“一村一品”。

在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打造“书香大洼”。 向海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卫兵介绍, “经营上采用农民所有、合作社使用、企业经营、政府监管服务‘四位一体’的运营机制”;我们要密切联系群众,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不懈地为群众、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谋福祉,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盘锦市大洼区建设宜居乡村走的是全域就地城镇化的道路,把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让农村变美、变富、变干净,变得让人舍不得离开,大洼区着力打造生态美、村容美、庭院美、生活美、田园美、产业美、乡风美、心情美“八美”宜居乡村;每个村建设一座金社裕农连锁超市、一个公立卫生所、一座燃气站、一个大众浴池、一个农家书屋、一个文化广场,实现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燃气入农家;群众不出村就能看小病、洗澡,买到新鲜的瓜果、蔬菜、副食品,全区108个行政村现已全域建成美丽乡村。

大洼区资源丰富,产业发达,是典型的北方“鱼米之乡”,素有“北国水乡、塞外江南”之美誉。盛产优质大米、河蟹、文蛤、对虾、海蜇、河豚等特色产品, 河豚专家刘烈 ,创办的中国第一家中日合资的河豚鱼餐馆于2013年在盘锦开业了,把美味健身的河豚鱼搬上了中国人的餐桌是他梦寐以求的夙愿,如今终于变成了现实,他说这不仅仅是解放了一个新的食源,也是把“敢为天下先”的勇气融入了中国人的性格。

据悉大洼区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东北部,是联结辽南、辽西与辽中三大经济板块的重要节点,与辽宁省内各大城市构成“2小时经济圈”,是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最前沿。沈大、京沈、盘海营高速公路,沈山铁路、沟海铁路和京沈高速铁路、疏港铁路,305国道以及跨越环渤海六市的滨海公路、东北第一景观桥---跨辽河大桥、年吞吐量亿吨的盘锦新港,以及近在咫尺的营口支线机场,构成了县域发达的水陆空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彰显了大洼独特的区位优势。

大洼区风光秀美,文化繁荣。天下奇观——红海滩嫣红似火,世界之最——绿苇荡苍翠欲滴,渤海金滩——蛤蜊岗溢彩流光,优越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丹顶鹤、黑嘴鸥等260多种珍惜鸟类在这里驻足繁衍,湿地生态体系完备,是国家级一类生态示范区,境内的辽河三角洲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被评为中国最美丽的六大沼泽湿地之一。这里是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的故里,是“感动中国人物”、“爱心大使”丛飞的家乡。这里有国家级、省级旅游景区景点20多处,被评为“辽宁省旅游强县”、“中国最具特色旅游目的地”和“中国旅游文化示范地”。

编辑:zhongbp 责任编辑:孙淑培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