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开阳县立足民生项目,大力实施精准监督,不定期地开展专项监察,确保每一项民生工程、每一个民生项目、每一笔民生资金真正落到实处。尤其是在精准扶贫战略实施过程中,大力发挥精准监督的优势,让群众的幸福指数在惠民项目实施中得到大幅提升。
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监督,确保条件改善促发展、换穷貌。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监督作为工作的重点,确保“6个小康”顺利实施。全县建设小康路1968.2公里、乡村客运站8个,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水泥路,行政村客运通车率达100%;建成4座水库,全面实施9条河道治理,20户以上集中居住村寨安全饮水率达100%;完成5023户危房改造和500户小康房建设;新建及改造电网线路1092公里,农村一户一表率达到100%;行政村通电话、通宽带实现100%;建成农旅一体美丽乡村提高型示范点21个,小康示范寨23个;成功建成“十里画廊”美丽乡村示范带和一批美丽乡村示范点。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安置点9个,惠及1937户9009人。聚焦产业扶贫政策实施监督,确保产业发展落地促增收、脱穷帽。全县各项产业扶贫政策稳步实施,茶叶种植面积达17.3万亩,精品水果种植面积达14.7万亩,蔬菜种植32万亩。实现生猪出栏69万头;羊出栏4.8万只;家禽存栏175万羽。肉类总产量6.2万吨,禽蛋产量 1.75万吨。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全县乡村旅游扶贫带动直接就业约2.5万人,间接就业人数达12.5万人,景区内贫困农户人均收入达1.6万元,农家乐经营户人均增收2万元以上。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实施“雨露计划”培训1.2万人,贫困乡村干部培训500人,实现城乡统筹就业11.13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3.08万人。聚焦信贷扶贫资金实施监督,保证信贷扶贫资金真正惠需于民。全县组织开展了信贷扶贫资金专项监察,专项监察组进村入户进行调查,要求做到见受益农户,见扶贫项目,切实掌握信贷扶贫资金的惠农情况。确保县域各金融机构合为贫困户发放1.2亿元小额信用“特惠贷”,惠及于民。目前,县财政每年将70%以上的预算纳入精准扶贫,县级配套资金3.88亿元投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农业综合开发、财政“一事一议”等项目。聚焦公共服务领域实施监督,强化保障惠民生、增福祉。2015年,全县组织开展了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学生助学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监察,确保国家资助资金足额落实到位。截止目前,全县完成20个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改扩建幼儿园10所;落实民族乡贫困乡普通高中免学费和中等职业学校三年免学费政策;实施营养改善计划,解决1.8万名农村学生“营养午餐”问题;为6912名大学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同时,围绕惠民资金的管理使用开展了一系列的监督检查,确保农村合作医疗、民政低保、救助、优抚等资金真正惠及于民。为全县实施新农合“门诊+住院+大病统筹”模式、“三位一体”医疗服务新模式、医疗保障“四保兜底”等政策措施落实保驾护航。目前,全县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6所,卫生室102个,资助参合对象3.45万户、6.48万人,发放参合医疗救助资金261.22万元、重大疾病医疗救助金1948.49万元。加大民政兜底扶贫,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235元、五保供养提高到每人每年2900元现金供养,提标后的农村低保和五保供养对象实现了政策性脱贫。
编辑:zhongbp 责任编辑:孙淑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