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苏吉余 记者 王晓阳)日前,针对省委出台的干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作为国务院批准成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西安高新区紧锣密鼓地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理念,积极践行“三项机制”,激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活力,自觉肩负起国家赋予高新区打造“一带一路”创新之都和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大众创新创业生态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对外开放合作先行区的历史使命。
用“三项机制”激活高新区强大创新基因。25载风雨历练,西安高新区正是依托自主创新,充分发挥科教资源集聚优势,走出了一条内陆地区高新区实现跨越发展的成功之路,形成了“创新有为、开放包容、务实担当、追求卓越”的高新精神,将创新驱动发展融入了高新区的基因。高新精神与当前省委出台的“三项机制”紧密契合,因此,以贯彻落实“三项机制”作为新的起点,无疑将进一步激活高新区强大的创新基因,让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块金字招牌愈发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三项机制”的出台,必将形成让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高新区干部精神上受鼓舞、物质上得奖励、政治上有提升的鲜明导向。建区以来,高新区采取“封闭式管理、开放式运行”和“小机构、大服务”管理模式。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干部聘任制、绩效薪酬制,采取重创新、重突破、重实效的绩效考核制,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做到了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薪酬能高能低。省委“三项机制”出台以来,高新区立即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文件精神,全力推进“三项机制”落实,正在梳理优化原有的干部考核制度,使之更人性化、更科学化,迸发出新的能量,更能激发广大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下一步,高新区还将抓个案、树典型,让“为官不为”的个别领导干部看到党和政府惩治“不为”的决心,力促工作作风的转变,真正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坚决让乱作为、不作为、不善为的干部腾出位子。
管理体制机制新、发展环境优,是高新区的最大优势之一。西安高新区始终把体制机制创新放在首位,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富有自身特点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围绕“三项机制”的出台,高新区将结合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实际工作,完善制度配套、制定操作细则、优化制度设计,充分发挥资源集聚优势,积极开展创新政策先行先试,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在“一都四区”的建设中作出有益的探索,力争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为陕西建设西部强省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徐强 责任编辑:孙淑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