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齐庆锋 贾荣革 陈建旭 贾维维)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
如何在经济下行和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下,使科技创新成果更多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邸义认为,唯有以创新驱动强区、新兴产业立区、人才汇集兴区,才能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
瞄准京津冀协同发展,激活创新要素,搭建双创平台,厚植创新沃土,构建产业发展高地,让高新区聚集了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基因:牵头成立了京津冀石墨烯产业发展联盟、中国电影衍生品产业联盟;拥有市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民营特色研发机构69家,总量位居全市之首;培育了机器人、高端装备制造、石墨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不同领域开创了40余项“全国第一”;建成了“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平台,各类孵化器、加速器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规模为全省领先、全市第一……
奔腾不息的活力、源源不竭的动力、赶超制胜的实力,高新区已然擎起创新驱动发展的大旗。
激活科技创新全要素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为构建区域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业活力,高新区紧盯新业态、新模式,并致力于营造人才自由流动、资本自由融通的发展环境,实现了让创新要素“活”起来、“动”起来的目标。
作为全市科技创新的主阵地,高新区始终瞄准科技创新前沿趋势进行超前布局,抢占科技竞争的制高点。着眼于石墨烯产业发展,发起成立“京津冀石墨烯产业发展联盟”,助推石墨烯研发、孵化、加速和产业化步伐。着眼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中国版权保护中心联合发起成立了中国电影衍生品产业联盟,构建以电影衍生品为核心元素的版权运营、研发设计、生产营销的全链条式电影文化产业链。目前,联盟已有成员单位125家,涵盖了电影衍生品产业的版权交易、投融资、创意设计、制造生产、市场营销等相关国内外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社会团体,并完成了与美国电影衍生品生产商ICC公司、荷兰Sunset Internation等国际机构和海外企业的合作签约,构建了中国电影衍生品的国际推广渠道。同时,进一步深化了与中科院唐山转化中心的全方位对接合作,与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共建工业研究院、研发中心和产学研转化基地,先后引进了清华大学陆建华院士团队磁传感器、美国主动电磁散热装置等前沿科技项目。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的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为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创业活力,高新区全面启动了“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特区”建设,设立了1000万元的人才基金,引进了包括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一大批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创新人才,总人数达8500人。大量创新人才的引进,带动了前沿产业的快速发展:国际知名机器人专家、日本立命馆大学教授马书根在高新区创办了新禾智能科技公司,将面向制造业企业提供机器人技术研发与应用、机器人技术培训、机器人系统集成等服务,并致力建成京津冀地区的机器人示范应用公共服务平台、人才培训教育基地和自主科技研发工作站;留法学者、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杨光华在高新区注册成立了比昂生物科技公司,就肿瘤免疫治疗技术进行研究;王琳博士领衔的研发团队,攻克了多项难题,其多向模锻技术开创了我国大型多向模锻技术的先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吴洪鹏博士入驻建华集团,主持研发石墨烯规模化生产技术,并建成了国内第一条百吨级石墨烯生产线……
对企业而言,科技成果的转化投入往往很大。特别是一些科研项目持续时间长、见效慢、风险大,这使得许多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心有余而力不足。为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瓶颈,高新区成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金,专门给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雪中送炭的支持。加强与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通过杠杆作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释放了科研人员、大学生等创业创新主体的活力,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进程。特别是今年5月25日,高新区与建行唐山分行正式签订产业基金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发起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产业基金,为区内重点建设项目和大型骨干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提供金融支持。同时,积极推进金融创新,通过项目路演等形式,帮助艾米科技、朴能科技等企业获得股权投资和银行融资租赁支持。引导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加速发展,今年5月31日,拥有“中国钢铁产业网”“中国钢铁人才网”“中国钢铁科技网”“中国钢铁进出口网”四大垂直门户网站的唐宋大数据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上市,使高新区的上市企业达到9家,总量位居全市第一。
构建产业发展新高地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
“唐山市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依靠创新创业聚集要素、培育动力。”在2016年唐山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就这样写道。转型倒逼局势严峻,却也正好是高新技术产业逆势上扬的大好契机。
“要奋力开拓、改革创新,当好构建新的产业体系的示范区”“构筑与国家级高新区相匹配的产业高地”是市领导对高新区的厚望与嘱托。从过去亦步亦趋的“追赶者”,到今天阔步前行的“同行者”,甚至在某些领域成为“领跑者”,创新使唐山国家高新区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机器人产业发展优势凸显。唐山松下制造的国内首台多功能六关节工业机器人本体正式下线,并以此为起点,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工业机器人。中信重工开诚智能在率先研发矿用抢险机器人的基础上,又加速推进特种机器人产业化进程,今年以来仅消防机器人就已销售近500台,合同额约4亿元,实现了爆发式增长。拓又达成功研发七轴陶瓷喷釉机器人……目前,高新区已形成集机器人产业研究院、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视觉跟踪、机器人系统、机器人生产线和机器人本体研发、生产、销售、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机器人产业链。
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高新区领军企业辈出、异彩纷呈。开元集团与国内知名企业振华重工共同承担的国家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海上钻井平台装备制造智能焊接车间”项目通过验收,成为国内首个海工装备制造智能化车间。在轨道机车检测领域,百川集团是目前国内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企业。在我国350公里动车组生产线上,百川提供的工艺装备达300台以上,均为自主创新产品。今年4月,百川集团又以1.7亿元成功中标巴基斯坦拉合尔轨道交通项目,这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框架下“中巴经济走廊”首个签约的基础设施项目。奥特斯科技有限公司与伊朗最大的矿业公司签订了外热反应罐流程服务外包项目,合同定单达1100万美元。5月24日,盾石磁能科技公司凭借国际领先的GTR飞轮储能技术与产品,荣获第六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中国储能产品最佳飞轮储能技术研究进步奖”。
石墨烯衍生产业加速发展。石墨烯滑润油、空气净化器,氧化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等石墨烯衍生品产业化加速推进,其中石墨烯润滑油将在全国最大的汽车销售企业庞大集团1400多个4S店推广,预计年营业收入达2亿元以上。
在信息服务业方面,高新区紧紧抓住“中国制造2025”行动的重大机遇,以“互联网+”为核心手段,充分发挥制造业基础优势,导入新经济、切入新技术,推动产业产品向高端迈进,打造了“中国物流官网”“中国耐材之窗网”“中国陶瓷官网”三大官网平台,启奥科技的第三代血液管理系统、汇中仪表的“智慧供水3.0”、现代工控的水资源管理、中软智通的健康管理和“宝宝云”的园务管理等大数据服务也风生水起。
如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小巨人企业“顶天立地”,成为高新区产业发展新高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搭建创新创业大平台
“技术只有起点,创新没有终点。”在高新区创业中心,一行大字醒目地印在墙上。作为我市第一家为中小科技企业提供创新创业服务的公益性机构,创业中心为企业发展初期提供各种帮助和支持,被誉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摇篮”。
创新从这里起步,创业从这里启程。据创业中心负责同志介绍,就是这里孵化出了唐山市四分之一的高新技术企业和近50%的双软企业。从这里孵化出的汇中仪表、开诚智能、陆凯科技、国华科技、启奥科技等企业已经成为高新区乃至唐山市的标杆性高新技术企业。
多种孵化模式并行使高新区成为创客沃土。音乐、咖啡,从表面上看,这里与其他咖啡厅并无区别,唯一的不同在于这里的“顾客”是渴望一展拳脚的创业者和投资人。咖啡厅所在的唐山科技中心,自去年7月运营以来立即成为了唐山市又一地标性建筑。唐山科技中心由百川集团投资建设,是全市首个“一站式”科技服务综合体。以风投、入股、租赁多种形式吸纳创业者、小微企业入驻,并提供技术研发、科技金融、物资供应、设备加工等超五星级的服务,一次性解决入驻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预计到2019年,将打造一支上千人的研发团队,成为河北省最大、功能最完善的科技研发服务平台。
“我们之所以愿意为创客零成本入驻买单,是因为我们相信企业通过科技创新终有厚积薄发的一天,我们更愿意以发展的眼光耐心呵护一颗颗萌芽的种子。”百川集团副总经理刘玉存认为,“企业家敢于拿出真金白银,帮助更多创客实现梦想,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更多像百川这样的企业,正在以先人一步的洞察力,为助力低成本创新创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壮大,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科技型企业孵化成长、创新性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支撑。区内的联东U谷唐山产业园、唐山科技中心、建华科技企业孵化器、唐山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羽翼渐丰,唐联电商众创空间、石墨烯家、新百工、睡着的斑马等国家和省级众创空间不断壮大。同时,高新区还与北京启迪控股就共建启迪之星(唐山)孵化器、清华大学启迪创新研究院(唐山)分院等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借助北京的创新资源打造全链条的孵化网络。如今,以国家级创业中心为核心,集合归国留学人员创业园、高校科技园、软件园构筑起高新区“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平台,同时通过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形成了大中小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创客多方协同的新型创业创新机制。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厚植的沃土上创新之风洋溢,点燃每个怀揣梦想的人心中的火苗。丛丛火苗聚集成焰,照亮着高新区人拼命奔跑、创新发展的铿锵脚步!
编辑:徐强 责任编辑:孙淑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