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江津:统筹破解师资短板难题 共建共享改革成果

2016-09-28 14:27:52  来源:华龙网  作者:何静

华龙网9月28日11时06分讯(通讯员 何静)作为全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江津区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畅通渠道补齐短板、建立机制强化保障、提升素质优化结构,让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教育均衡化,让农村学生逐步共同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孩子共享改革成果。

畅渠道补短板,师资源头更活质量更高

江津区先行先试、改革创新、精准施策,扩充“增量”补短板、盘活“存量”添活力,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方面对免费师范毕业生、特级教师、市级以上骨干教师等实行“零障碍”引进政策,实施范围从重点学校扩展到部分农村学校、新建学校;合理调整面试项目,全面考察专业水平,提高新进教师招聘质量。2011年以来利用“特岗教师”政策招聘音、体、美、心理健康、信息技术等紧缺学科教师270余名。另一方面用好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政策,3年来已申报培养计划190余名。与重庆师范大学共建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组建教师发展中心,搭建教师培训培养新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实现轮岗走教制,教师课程资源用好用足

为了应对教师资源不足,课程开设不全等教育难题,江津区采取让部分学科教师通过“轮岗”、“走教”等方式,到各个教学点轮流上课,从而使优秀教师资源流动起来,破解了乡村师资难题,为乡村课程资源开发提供了新思路。2015年起创新教师招聘形式,小学教师全部以中心校、完小为主体进行招聘,参加工作最初几年不安排到村校工作,村校师资则由中心校统筹安排轮岗、走教,不再由少数教师特别是新进教师长期坚守;同时开展“师徒结对”,促进新进教师成长。去年全区招聘新进教师269人,其中农村学校教师197人,全部到岗到位,为农村教师队伍注入了活力。

建机制强保障,城乡教师一体化发展

江津区采取了多种措施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破解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等难题,促进统筹城乡教师一体化发展。一是率先执行各项政策性补助,农村教师月补助最高达980元,累计发放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乡镇工作补助、农村学校教师津贴4660余万元。提高乡村学校中、高级岗位比例,对在农村或交流到农村学校任教的教师实行免论文、免考职称外语和计算机,每年定向推荐在山区村小任教满15年的教师评聘小学高级教师的“三免一定向”政策,降低农村教师评职称门槛。二是实施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以艰苦边远地区的学校、特岗教师和支教交流教师较集中的学校优先建设为原则,截至目前,覆盖城乡138所农村学校的2400套教师周转宿舍陆续建成投用。三是在绩效工资、职称晋升、评优选先、培训培养等方面向农村学校教师倾斜;推行学区制、“领雁工程”、办学联盟等新机制促进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教师交流互动;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搭建教育资源“云平台”、开展“一师一优课”活动,构建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体系。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