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川大与牛津在成都高新区共建国际联合创新中心)
甲子重逢承文翁之教,百川又汇创世界一流。跨越三个世纪的风雨,四川大学迎来了建校120周年华诞。昨日上午,数万川大师生、校友、各界嘉宾欢聚一堂,一同回味川大120年光荣历史,并见证了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大学开启共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根据三方签署的《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大学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共建世界一流大学战略合作协议》,省市校三方将主要从五个领域发力,共同将川大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据了解,这是全国第一个“省市校共建世界一流大学”战略合作协议。
【共建主要内容】
1
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领域
共同打造一批国际领先的一流学科。重点支持川大化学、材料科学、口腔医学、中国语言文学等特色优势学科,率先建成世界一流学科。
共同打造以“双创”人才为引导、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体系。共建川大国家级首批“双创”示范基地。
面向地方发展需求科学调整学校生源结构。
共同打造高层次、多样化的师资和干部培训交流体系。
2
科技创新领域
共同打造一批世界前沿科技创新中心和颠覆性技术探索平台。支持、加快建设川大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优先支持川大在生物治疗、深地科学、先进功能材料等领域建设国家实验室和相关基地,重点支持川大建设国家数学中心、绿色能源与低碳技术研究中心、国际口腔医学研究诊疗中心等一批引领未来成都科学城建设的国际高端研究中心。在国际精准医学、模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等领域布局建设5-10个颠覆性创新平台。
共同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创新论坛。
3
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领域
共同打造一批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在生物医用材料、石墨烯新型复合材料、网络空间安全、智能制造、重大新药创制等领域,打造一批集技术研发、中试熟化、成果转化、孵化投资一体化的产业技术研究院。
共同建立校地协同创新机制。
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省、市、校协同推进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实践,创新科研人员分类考核与评价体系,扩大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比例。
共同打造“校地协同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4
发展战略决策咨询和高端智库领域
共同打造一批高端智库平台。重点支持川大围绕国家重要战略关切和重大现实问题,建立一批具有国际影响、西部特色的高端智库平台。
协同建立支持川大深度参与地方重大决策咨询机制。探索建立智库人才“旋转门”制度。
共同打造一批引领西部、辐射全国、影响世界的区域高端发展论坛。
5
高端国际化
合作领域
共同打造未来全球优秀人才来华首选地和汇聚地。
全面助推区域外向型发展和引领开放格局。
协同引进海内外高端创新创业人才。以“企业提需求、高校出编制、政府给支持”的模式,面向全球“靶”向引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高端人才。
支持川大建立海外办学体系。支持川大与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在成都市共建“中德学院”;支持川大与牛津大学在成都高新区共建“川大―牛津国际联合创新中心”。
编辑:徐强 责任编辑:孙淑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