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烟台高新区:高端产业领航 打造科技创新引擎

2016-12-19 10:25:42  来源:中国工业园网  作者:SystemMaster


滨海高新网讯 寒风凛冽却难阻热忱,驰骋在创新发展的大道上,烟台高新区干劲十足: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特色主导产业齐头并进,成为驱动烟台高新区经济蓬勃发展的“四驾马车”。

今年以来,高新区紧紧围绕烟台市“一二三四五”总目标,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定标明责、狠抓落实”“六个破除、六个落实”等系列重要部署,抢抓建设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重大机遇,深入实施“产业立区、科技兴区、人才强区”三大战略,倾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自主创新高地和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加快创建国内一流国际化蓝色经济创新型特色园区。全年预计实现生产总值21.1亿元、增长1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5亿元、增长60.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9亿元、增长35%,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保持全市领先。



创新运作模式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与一般意义上政府建设的孵化器不同,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是由烟台高新区管委和绿叶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政产学研金”一体的创新创业环境是一个资源丰富的“朋友圈”,背后是技术、产业、经济要素深度整融合发展的完整生态。园区的分析测试中心、生物技术中心等九大中心是共享的。另外,园区吸引了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等国内外最优秀的院所、大学和机构,形成以创新药物等生物科技新产品研发为目标的企业化研发大平台。在这样的园区里,无论是科研还是推广,都省去很多后顾之忧。

“生物园采用”产品开发为核心,市场为导向,政府支持,企业运行’的创新型运作模式,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生物科技园副总经理、留日博士杨小平介绍,“围绕新药研发,我们构建了九大公共技术平台,入驻孵化企业都可以用。入驻项目若有技术需求,我们可以联合开发,也可以直接入股,互为”朋友圈’的深度合作,大大提高了孵化成功率。”杨小平说,目前已有20多家国内外相关知名研究院所和高校与园区签订入园协议,50余个创业项目已入园发展。涵盖了治疗性蛋白、多肽、单克隆抗体、基因治疗、干细胞等多个国家重点发展的生物产业领域。园区目前引进“千人计划”专家5名、“泰山学者”14名,海归高层次人才50多名,形成了强大的智力资源保障。



高端装备制造,引领“大国制造”升级

在培育生物医药产业同时,烟台高新区还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产业。10月20日,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与乌克兰巴顿焊接技术研究所合作成立中集巴顿焊接技术研究院签约,将打造国际一流焊接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公共服务平台;与德国西门子联合打造了“DP3闭环数字实验室”,实现了西门子数字化技术与中集来福士集成设计建造的相互融合与联合研发。11月28日,烟台市经信委、高新区管委、烟台市广智微芯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共同建设烟台市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园区合作协议,工信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市经信委、高新区管委签署共同建设国家机器人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合作协议。这意味着,烟台高新区“机器换人”的步伐开始加快,高新区制造业有望借力腾飞。“高新区发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有基础,有技术,完全有能力实现新突破。”区经发局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怀。

通过产业园的世界级的人才管理战略、技术战略,可以将国内乃至世界上的优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人才吸引到烟台,不仅对于提升高新区的产业层次,壮大产业规模实力、延伸产业链条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能够形成良好的洼地效应,加速技术、人才和资源的集聚,实现双赢增值、综合效应的最大化。



培育“孵化生态”,共享优质发展资源

与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有所不同,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则为烟台高新区转型注入“智造因子”。11月25日,软通动力烟台创新综合体正式启用,海涛科技、京通网络、恒高技术等20多家创新型企业争相入驻。与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类似,这个综合体也是以企业为依托打造的。有了软通这棵“大树”,企业发展有了诸多便利。

软通动力借助深厚的行业资源,打造了“通力平台”和“通软中小企业云服务平台”,将上下游2万多家中小企业整合起来,“我们从抱团”吃低保’式的孵化器升级为”朋友圈’式的孵化器,共享行业优质资源,以系统的成功带动企业的成功。”山东软通动力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林说。

“在由企业主导的”孵化器’系统中,政府要做的就是”服务员’,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打造好了,优秀企业自然被吸引来了。”烟台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为给企业提供强劲的资金支持,烟台高新区设立首家科技银行、首家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培育基地,集聚银行、保险、创投、证券等各类金融及中介机构70多家,建立科技信贷补偿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知识产权质押等金融产品96个,形成了20亿元规模的融资服务能力,帮助各类企业融资达14亿元。



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增长新亮点

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烟台高新区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与优化升级的“新引擎”、新动力。

11月15日,烟台高新区管委与香港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双方携手打造烟台高新区同方电子商务产业园,创建烟台乃至山东半岛区域最大规模的电子商务创业基地,促进区域电商产业经济的发展。

“产业园内,将建立跨境电商培训学院,针对跨境电商业务进行专业性培训;设立”网货博览中心’,使远程网上选货成为现实;同时国内进出口业务在全国前列的电商总部企业也将进驻产业园内。”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局长曲宁接受采访时表示。

该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依托烟台高新区蓝色智谷,成立“烟台蓝色智谷同方电商运营孵化有限公司”及“烟台蓝色智谷同方电商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开展园区建设招商运营;项目二期投资约8亿元,主要建设电商总部中心、电商孵化中心、电商SOHO中心、电商培训中心、仓储物流中心、网货博览中心等模块,形成以电子商务为核心,集物流、仓储、商务、金融等一系列功能于一体的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建成后将在五年内引入电商总部企业30家以上,中小电商企业100家以上,培训电商专门人才5000人以上,实现产值突破30亿元、利税6000万元,带动就业1.5万人以上。

目前,烟台高新区已累计引进培育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型科技小微企业4000多家、年均增长40%,华鼎伟业、方硕电子等40家企业先后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从无到有,目前总量达到8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1%,高于全市平均增幅10个百分点以上。(张靖雯)


编辑:徐强 责任编辑:孙淑培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