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扬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扬州市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任务书”和“线路图”。
梅岭小学北校区占地近100亩,目前建筑主体已经全部完工,计划今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新建的梅岭小学北校区位于瘦西湖路东侧,花都汇以北,建筑面积约54000平米。学校教育装备按照《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一类要求配备。梅岭小学副校长胡金雪介绍,所有的教室都是100平方米,配有电子触摸屏,另外还有无线APP,同时教室最大的特点就是配有集中供暖的暖气片。
刚刚审议通过的《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0年底前,扬州市所有义务教育学校需达到省定办学标准,新建义务教育学校必须达到省现代化办学条件标准,完成新迁建中小学31所,计划投资35亿元,装备配备投入9.5亿元。扬州市教育局发展规划处处长房磊介绍,2016年扬州新建中小学12所,到今年底会完成8所,2017年会按照计划进一步推进。
《意见》还明确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对青少年“茁壮成长工程”的实施监管,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保证中小学生充足睡眠时间,确保学生每天在校锻炼一小时。扬州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杨广斌表示,扬州每年要举行10余项全市中小学生的阳光体育竞赛,营造浓厚的学生体育锻炼氛围,紧抓义务教育学生的体质监测,将监测的结果纳入到对各个县市区和各个学校的年度综合考评中。
《意见》还提出,要将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常态化、制度化、公开化。目前,扬州市各地已经开始教师轮岗试点,在汶河小学东区校就有不少汶河、育才、东关等名校的轮岗教师。汶河小学轮岗交流教师刘彦承说, 汶河小学和汶河东区校所有的老师都能够相互提高、互相促进,把每一堂课都打造成精品课,让学生和老师共同发展。扬州市教育局人事处负责人南方介绍,2016年扬州全市大约有2400多名教师,100多名校长,都已经进行了各种形式的交流。
此外,《意见》还明确,将规范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科学划定学校施教区;实施消除大班额、大轨制行动计划;着力提高薄弱学校教育质量;加强对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督管理;实施留守儿童54321关爱工程等,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进一步提升我市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