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转型升级 崛起“中国钉枪大王”

2018-01-26 11:17:51  来源:本网  作者:姚小娟

2017年12月底,当记者走入重庆花溪工业园的一座现代化工业企业里,只见道路两旁绿树成荫,生产车间井然有序,厂区环境干净整洁,工人们正将一件件产品送上货运车辆,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就是国内最大的集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气动工具专业厂家和行业领先的生产企业,被国内外业界誉为“中国钉枪大王”的重庆弘愿工具(集团)有限公司。
这家土生土长的巴南企业,是老板朱益民1993年在朋友资助下成立的,最初只有20名工人。靠着过硬的质量和价格优势,到2010年,企业产品覆盖全国40多个大中城市,国内市场占有率多年稳居首位,并已批量出口欧美、东南亚等国家,成为国内最大的集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气动工具专业企业。


2010年,公司员工达到1300余人,规模达到最大化。随着人力成本的攀升,企业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压。如何降低企业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增强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朱益民告诉记者:“2010年底,弘愿确定了10年发展战略,第一个5年实现加工设备自动化,第二个5年实现生产管理智能化。”


2010年,公司员工达到1300余人,规模达到最大化。随着人力成本的攀升,企业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压。如何降低企业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增强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朱益民告诉记者:“2010年底,弘愿确定了10年发展战略,第一个5年实现加工设备自动化,第二个5年实现生产管理智能化。”
2015年,公司实现了加工设备自动化,第一个5年战略已经实现。朱益民打开手机视频拍摄显示,以前22个工人要20多分钟才能生产10个钉枪壳体,现在用了自动化生产设备后,1个工人18分钟可生产出70个壳体,生产工人从1300多人降到700多人。
“生产设备自动化升级后,企业不仅每年节约了上千万人力成本,还大大提升了产品质量!”朱益民告诉记者,弘愿2015年八成以上产品出口,转型升级给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朱益民说,作为气动工具业的标杆企业,弘愿将继续转型升级,加快智能化进程。2017年,弘愿率先引入瑞士ABB机器人、日本安川机器人等世界知名智能设备,积极构建智能制造指挥中心,实现了整体提质增效,全年销售额达到1.2亿元以上。朱益民相信:2020年,他可以在手机上遥控指挥他的“气动工具世界”。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