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花溪工业园的一座巨大车间里,机器轰鸣,各式空心半轴、转向轴、空心齿轮轴等产品陈列有序。在“共处一室”的另一侧,是特种产品的生产线。据陪同采访的巴南区经信委负责人介绍,这一切都是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建设工业”)转型升级成就的见证。
2009年,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建设工业与建设股份分立。历史负担沉重,民品低端、结构单一,亏损超过亿元,重重困难集中压在了这家老牌军工企业身上。
为破解难题,2014年,建设工业与全球领先的汽车转向系统集成专家美国耐世特合资成立重庆耐世特转向系统有限公司。“借助耐世特全球领先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技术,结合建设工业特品精密加工技术和长风公司的民品优势,做优做强汽车零部件产业,以转向系统、制动系统、传动轴为主,打造汽车零部件自主品牌。”建设工业公司相关负责人解释说。
同年,该公司又与长风公司整体合并,成立新的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合资合作,建设工业全面提升民品业务,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民品发展之路。
2016年,重庆耐世特成功获得长安乘用车P3平台最热销的逸动和CS35换代车型、长安商用车重点项目R111和通用汽车9BUX中间轴项目的开发权,并完成EPS产品在主机厂的谱系布局,成功进入蒂森克虏伯、通用、博世、长安、吉利等全球知名品牌配套体系。目前,该公司自主研发的“EM12”猎枪改进款在美国市场打响了第一枪,在国内训练器材市场实现了首批销售;EM332、比赛枪、电动M4等新品实现了首批量产。“持续优化民用枪产品结构,由单一的玩具枪调整为以猎枪为主,玩具枪、运动枪为辅的产品结构,降低了经营风险,提升了盈利能力。”该公司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2017年,建设工业实现产值19亿元,同比增长22.9%,其中,民品销售额达6.4亿元。
一次次“自我革命”,一次次“全力转型”,建设工业在转型升级之路上不断前行,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