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立镇文笔社区、桂花村的柑橘果园里,柑橘树郁郁葱葱。柑橘树下,一种在当地从未见过的“野草”倒伏于地上,一片枯黄色,大多数已经开始腐烂。
这个季节,本应是杂草疯长的时节,为何这些果园里的这种“野草”却成片死去,且不见其他杂草呢?
前不久,记者走进文笔社区和桂花村的柑橘果园打探后发现,这种“懒汉式”管理果园的方式大有来头——这些果园,是县农委农业科技推广中心推广“绿肥+”技术模式的实验田。而这一技术的核心,就是种植一种名为苕子的植物。
从化学除草,到“以草治草”
我县有30多万亩柑橘果园。许多果农和种植业主都遇到同一个困惑:果园里长满的杂草,与柑橘树抢营养,无论是人工清除、机械清除,还是施用除草剂,都需要不少成本。
经过摸索,人们发现,相比前面两种办法,用除草剂还较为省事,成本也相对较低。然而,施用多年除草剂后,不少人发现,地里曾经随地可见的蚯蚓不见了,原来蓬松的土地板结了,昔日四处可见的麻雀很少了,甚至柑橘也没有以前好吃了。
无论怎样,草不能不除。但怎么除,成为摆在全县数万果农和种植业主面前的一道难题。没有其他办法的情况下,果农和种植企业不得不施用除草剂。
能不能找到一条更好的治草办法?这成为县农委农业科技推广中心一班人思考的问题。
从2010年起,该中心探索以油菜青、胡豆为主的绿肥种植技术,采取多种方式控制杂草生长,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旧存在成本高、效果不佳的问题。
2017年,国家在100个县实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忠县成为全市6个项目实施县之一,也是全国23个柑橘项目示范县之一。
项目启动后,县农委农业科技推广中心继续探索绿肥种植技术,在油菜青、胡豆绿肥品种的基础上,增加了苕子、紫云英、三叶草绿肥品种。实践证明,苕子绿肥是所有试种品种中最适合我县种植的绿肥品种。今年3月,该中心将此技术模式命名为“绿肥+”模式,作为我县柑橘有机肥替代化肥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此技术模式得到了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国家绿肥产业体系科学家石孝均女士的高度评价,她多次带领研究生团队、课题组、其他省市农科院专家到我县调研。
苕子,为一年生或越年生豆科草本植物。在全国许多地方,苕子主要是作为牧草进行种植,但一般都是单家独户种植,未发现成片种植情况。
2017年,我县实施面积为3万亩的柑橘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为稳妥起见,县农委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决定采取多条腿走路的方式探索:油菜青9500亩、苕叶5000亩、三叶草2000亩……
首次计划种植的5000亩苕子,成为县农委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关注的重中之重。去年10月,该中心引进苕子种子,在技术员指导下,播撒到了新立镇部分柑橘果园里。
杂草不见了,蚯蚓“回家”了
以前想方设法除草,现在反而要大张旗鼓种草,这一“剧情反转”,在项目实施之初,让许多果农和业主接受不了。
果园种满了草,会不会影响柑橘树生长?同其他人一样,苕子播种后,重庆市沃柑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基地负责人周健有些不放心,隔三岔五到果园查看苕子的长势。
在技术人员的呵护下,像油菜等其他作物一样,苕子顺利生根发芽。今年春节前,苕子普遍长到了10厘米高,基本上将柑橘树下的空地给遮住了。
进入3月后,苕子进入生长旺季,匍匐在地的藤蔓平均长到了1米多长,上下好几层交错盘踞,将柑橘林的地面遮得严严实实,犹如铺上一层10多厘米厚的绿地毯。
周健惊喜地发现,由于苕子的长势凶猛,原来那些(下转第3版)(上接第1版)让人痛恨的杂草几乎很难看到了。工人在柑橘树周围开沟施有机肥时,还经常会发现蚯蚓。柑橘林里,不时可以看见小鸟的身影。
杂草虽然没有了,但周健还是有些不放心:苕子长得这么旺,它们会不会像杂草一样与柑橘树抢水分和营养?不过,专家的解释让他信服了。
从项目实施后,县农委农业科技推广中心技术员多次到文笔社区和桂花村,观察记录和研究苕子的生长情况以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等。
课题组发现,相对于油菜青、三叶草等绿肥植物,苕子种植所产生的效果更明显。县农委农业科技推广中心技术员根据近半年时间的实地调查研究结果,回答了周健的疑问:
苕子是豆科植物,根部长有根瘤菌,能将土壤中的氮元素保留下来,不仅不会造成氮元素的丢失,反而会营养土壤;苕子植株腐烂后,能产生丰富的磷、钾等元素;收割后的苕子植株富含蛋白质,可以作为马、牛、羊的青饲料;苕子花是蜜源,可填补其他花花期已过的蜜源空档期;苕子能起到土壤保温、保湿等作用;苕子的地下根系发达,能有效保持水土不流失;在春节前后,苕子的嫩尖还可以作为蔬菜食用,特别适合烫火锅……
实施“绿肥+”计划,苕子将覆盖30万亩果园
县农委副主任、县农委农业科技推广中心主任李华明结合人工除草和用苕子“以草治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用除草剂除草,一年至少需除4次,每亩每次需除草剂约15元,人工费约20元。综合测算,每亩果园全年除草需要直接成本140元。种植苕子,每亩仅需种子成本50元,基本上无人工费等其他开支。
县农委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土肥科科长刘正兰认为,相比于成本账来说,种苕子带来的效益更可观:苕子藤蔓平均亩产可达3000公斤,分解为肥料后,其富含的各类有机肥元素,理论上相当于每亩节约了价值168元的化肥。
“通过观察和对比试验,我们发现,苕子具有‘三耐’‘三强’‘两高’的特性。”刘正兰告诉记者,苕子具有耐酸碱、耐干旱、耐贫瘠的特性,有根部吸收能力强、根瘤菌固氮能力强、主茎分枝能力强的特性,还有地表覆盖率高,产生的氮、磷、钾元素高等特性。
按照县农委农业科技推广中心的“绿肥+”实施计划,今年秋季,我县将把苕子的种植面积扩大到3万亩至10万亩。未来3年,苕子种植将覆盖全县所有种植柑橘的乡镇(街道),种植面积30万亩。
该中心实施这个计划是有底气的:文笔社区、桂花村种植的苕子,不仅让像周健一样的种植业主决定继续扩大种植面积,而且周边果农和种植业主也前来取经,强烈要求种植苕子;在前不久举行的现场会上,来自全县各相关乡镇(街道)柑橘办工作人员、柑橘种植业主和部分果农现场参观苕子的生长情况,了解其生长特性及多重效益后,纷纷表示将引种种植。
不仅如此,忠县的苕子种植也引起了市农委的关注。市农技总站、市农委肥料科相关负责人多次到忠县实地调研,认为这是治理农村面源污染的有效方式,具有推广价值,要求忠县农委总结经验,为在全市推广作准备。 记者 毛世洲